史保玲

摘要:目的:研究中線導管護理中運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意義。方法:本組實驗中研究62例使用中線導管的患者臨床資料,研究組運用臨床護理路徑,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方面效果。結果:對比對照組得出,研究組護理工作滿意度、并發癥、護理后VAS評分均明顯改善,P<0.05;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VAS評分,P>0.05。結論:中線導管護理中運用臨床護理路徑,患者護理效果理想。
關鍵詞:中線導管;臨床護理路徑;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4--01
臨床分析中線導管,是一條靜脈通路,尖端靠近患者肩下部,或者靠近患者腋窩水平,可以在患者治療過程中應用,特點是無痛,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患者因為反復穿刺或者輸入刺激性較強藥物而出現局部組織刺激或者血管損傷,為了將中短期輸液順利完成,可以應用中線導管[1],能夠發揮良好保障作用。對于使用中線導管的患者來說,因為不了解這一輸液方式或者擔憂生活、治療效果等,其中很多患者存在緊張情緒,護理人員應充足重視這一情況,將自己護理服務水準明顯提高,將患者內心疑慮有效解答,確?;颊唔樌_展這一治療方案,可以避免患者出現不良事件。臨床探討得出,對于使用中線導管的患者來說,若采用常規護理,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有效避免以上問題發生,因此臨床對如何有效護理使用中線導管的患者進行了深入探究。此次實驗選擇62例患者,研究中線導管護理中運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臨床數據
于我院2021年4-9月將42例使用中線導管的患者臨床資料隨機選擇并查閱,分組時采用隨機數字表法,研究組21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齡35-61歲,均(48.1±3.2)歲,對照組21例,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齡34-62歲,均(48.2±3.1)歲。兩組以上資料對比結果是P>0.05。
1.2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護理人員要為患者提供預防感染方面護理干預,確保管路密封、無菌操作,將各項護理工作做好。
研究組運用臨床護理路徑:(1)在患者入院時,詳細為患者以及家屬介紹醫療團隊、治療環境,結合患者輸液方式,將中線導管穿刺置管方式合理選擇,對患者實際病情進行充分了解,然后對患者血管狀況進行全面評估,為患者實施穿刺操作,詳細告知患者穿刺辦法,將患者認知程度明顯提高,有助于患者順利開展后續治療。根據患者輸液方案,合理開展患者中線導管穿刺置管,穿刺之前,了解患者靜脈導管狀況以及血管狀況等[2],仔細講解中線導管穿刺方法,簽訂知情同意書。(2)在置管前一天,為患者詳細講解注意事項以及置管方法,涉及麻醉方式以及手術體位等,有效溝通患者,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幫助患者做好準備工作。護理人員應通知患者置管時間以及地點,對患者情緒進行穩定。(3)在置管期間,叮囑患者平臥,充分評估患者上肢血管情況,向外延伸穿刺患者一側上臂,確保垂直軀干,穿刺置管之后,對穿刺點進行加壓包扎,按壓5分鐘左右,叮囑患者及其家屬在導管走向位置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3],時間為一周,可以將患者置管側手臂用力有效減少。在穿刺置管過程中使用塞丁格技術,在加壓包扎穿刺點之后使用指腹對穿刺點進行3~5分鐘按壓,有助于穿刺點止血愈合,將健康教育手冊發放。(4)在置管24小時后,指導患者鍛煉手臂,酌情將貼膜更換,更換后,利用自制襪套對其進行妥善牢固固定,溝通患者過程中,對重點信息進行提取,了解患者主觀感受,為患者開展針對性健康宣教,指導患者如何對并發癥先兆進行自我觀察,告知患者避免劇烈咳嗽,否則會升高靜脈壓力,導致回血,從而發生堵管事件。在日常護理過程中,將護患溝通加強,了解患者帶管后主觀感受,加強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盡量避免過度活動帶管側肢體。在輸液結束之后,首先使用生理鹽水實施脈沖式沖管[4],然后使用肝素鹽水進行正壓封管。靜脈輸入腸外營養過程中,在4小時之內為患者實施脈沖式沖管,將白蛋白、血漿等大分子液體輸注時,在輸注前后均需要開展脈沖式沖管。治療完成后,利用超聲評估患者導管狀況,然后拔管,若患者沒有癥狀,可以不開展影像學方面篩查。(5)出院患者在一周后實施隨訪。
1.3效果判定[5]
護理工作滿意度:科室對相關問卷進行擬定,包括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人數占比+一般人數占比。
VAS評分: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0-10分判定。
1.4統計分析辦法
相關數據以SPSS25.0統計學軟件計算,計數資料行X2檢驗,表現形式是率(%),計量資料行t檢驗,表現形式是(x±s),α=0.05是檢驗標準。
2 結果
研究組護理工作滿意度、并發癥(導管感染、過敏)、護理后VAS評分均明顯改善,對比對照組得出,P<0.05;將兩組患者護理前VAS評分進行對比研究,P>0.05。
3 討論
臨床實踐證實,中線導管護理過程中運用臨床護理路徑,意義重大,可行性較高,可對患者自我保護意識以及能力進行有效提升,同時提升導管使用壽命,避免患者因為反復穿刺而出現機體不同程度損傷,提高患者遵醫囑行為,糾正患者錯誤行為認知,可以將患者治療依從性明顯提升,將導管感染、過敏等不良情況發生率有效下降,提高患者治療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節省患者開支,避免耗材浪費,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會明顯提高。臨床探討發現,利用臨床護理路徑對使用中線導管患者進行護理[6],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并發癥發生,患者會更高程度評價護理服務。
對于部分中線導管患者來說,不夠信任中線導管所發揮作用,不滿意臨床護理工作,為了將患者護理滿意度提高,將患者并發癥減少,應為患者提供科學護理,目前臨床廣泛應用臨床護理路徑,這一護理模式在臨床上應用價值較高,針對使用中線導管患者進行護理,可以針對患者置管前后不同階段實施針對性護理,在入院時將護患關系拉近,溝通患者,將患者恐懼感有效減輕,在置管時以及置管后確?;颊咧霉馨踩玔7],出院后為患者提供隨訪,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自我護理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及時為其提供指導以及干預,聯合應用各項護理措施,將患者預后效果明顯改善,確?;颊呱踩畲蟪潭葘颊吲R床護理方法進行優化,最終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質量。
臨床探討可以發現,將中線導管應用,可以避免重復穿刺以及輸注刺激性藥物導致的不良刺激發生,可以發揮預防作用,確?;颊咧委熯^程順利完成。多數患者由于不了解中線導管作用[8],對其護理也不夠了解,容易出現不良事件,對正常治療造成影響,因此應為患者提供科學護理,將患者導管護理質量有效提高,才能有效預防患者發生不良事件,確?;颊咴谥委熎陂g生命安全。在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實施過程中,首先護士長負責牽頭,將專業護理小組構建,選擇護理人員5名,保證技術過硬、經驗豐富,對中線導管置管前后的護理干預要點進行科學分析并結合患者病情將臨床護理路徑工作做好。在入院介紹過程中,主動溝通患者,帶領患者參觀環境,為患者介紹醫療團隊,將護患關系和諧,幫助患者認識本科室的專業實力,將患者治療疾病信心相應提高,在置管前做好患者溝通工作,詳細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必要情況下可以配合體位選擇等動作指導,對患者提出疑問進行耐心解答,在置管時,選擇穿刺點之后,伸直穿刺一側手臂并垂直軀干,在穿刺完成之后,為患者提供包扎處理,叮囑患者家屬在患者導管周圍將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涂抹,以避免不良情況發生,置管之后,詳細為患者講解回血堵管發生原因等,告知患者避免出現劇烈咳嗽,定時為患者實施導管情況細致觀察。在患者出院后為患者提供隨訪,保證定期了解患者導管護理情況,叮囑患者、患者家屬在異常情況發生后立即電話聯系醫護人員,定期回院進行復診。
此次實驗得出:研究組護理工作滿意度96.77%、并發癥6.45%(導管感染、過敏)、護理后VAS評分(3.25±1.26)分均明顯改善。
總結以上,中線導管護理中運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效果理想,患者并發癥少,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高,疼痛減輕,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屈冰. 臨床護理路徑在中線導管護理中的應用[J]. 健康養生, 2019, 000(015):56.
[2] 高永翠[1], 楊燕[1]. 臨床護理路徑在中線導管護理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9, 004(011):P.1-1.
[3] 李露. 臨床護理路徑在PICC導管護理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20, 005(004):P.77-77,79.
[4] 李輝, 韓薈. 臨床護理路徑在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肺癌化療患者管理中的作用[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20, v.5(08):128+132.
[5] 劉敏. 精細化護理與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血管介入導管室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9, 038(021):3592-3595.
[6] 左春霞, 曾偉, 程玉卉,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血管介入術患者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9, 016(013):42-44.
[7] 何媛媛. 精細化護理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血管介入手術患者應用效果觀察[J]. 醫藥前沿, 2019, 9(011):158-159.
[8] 梁媛媛, 楊華利. 中線導管在腦出血患者靜脈治療中的應用[J]. 健康必讀, 2020, 000(007):193-194.
129550170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