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千千 馬鳳娟
河北地質大學藝術學院
民俗文化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具有諸多特征,主要表現在集體性、類型性、傳承性方面。因時空、民族、自然環境、生產力水平、經濟狀況等的不同,民俗必然具有不同的表現方式,炕圍畫的民俗性主要體現在地域性居住方式上。山西地處黃土高原,山體結構復雜,于是一些農村安家于窯洞之內,為了解決炕灶邊上的墻皮脫落導致經常弄臟被褥衣物這一難題,人們便圍繞墻面刷約兩尺高的白土與膠水混合而制的圍子,俗稱“炕圍子”。畫匠在上面繪制各種樣式的裝飾線條以及花邊圖案,再刷清漆、桐油罩面。這樣的做法不但保護了墻面,還使被褥和衣物不再沾染到墻灰,同時又帶給人美的視覺感受,可謂一舉多得。
現在民俗文化逐漸成為藝術創作的一項主要內容,它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其所蘊含的民俗文化具有很強的鄉土氣息和風土人情,飽含諸多的現實主義人文色彩[1]??粐嫵浞址从沉宿r民的審美意識及觀念的發展歷程,也是民間藝術的魅力之所在。隨著現代藝術的飛速發展,民俗文化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正所謂古而不老,歷久彌新。它是中國民俗文化的一面鏡子,反映了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風土人情、人生百態[2]。同時,它對展示民間藝術的魅力、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都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作為一種道德教化的載體,炕圍畫承載著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等內容,旨在對世人宣揚道德觀念??粐嬻w現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表達了豐富的藝術內涵,其藝術形式包含著豐富的圖騰及神話人物傳記等意識文化形態,體現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主觀理念,不僅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希冀的一種描繪,同時也是傳統文化精髓的一種承繼。它既是新時代風采的傳遞,也是豐厚歷史資源的展現。這種展示與接受的交互和融合,激發了人們對未知事物的強烈探索欲,對觀者而言,必定會產生深刻的心理影響。
當現代生活元素滲入炕圍畫中時,其藝術啟迪不再是一種過時的事物,而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身邊的事物,且以此來提升人們的文化修養,并培養起對國家、社會發展的時代自覺,形成共同的美學意志和統一的精神結構。這些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撫慰并化解著人們飽受生存之累的身心,同時也能激發人們對生活的渴望與熱愛。通過對典型情節及形象的刻畫,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與熏陶,為人生觀和價值觀提供了一番真善美的思考[3]。它的藝術形態通過這些文化信息的累積和折射,對每個在此環境下成長過的人都具有深刻的啟迪作用和教化功能。
炕圍畫的審美價值就在于它給人一種特定的形態,給人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美感,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這種形式必然會讓人的心靈產生一種持久的、持續的、深入的深層意識的影響。它作為一種民俗藝術,也曾有過興衰,但又綿延至今。在當代的家國精神建設中,它的文化價值再次得到擴展?,F代炕圍畫是從土炕中獨立出來的,發展到純粹的滿足現代居室美學后,便與建筑載體“關系”分離開。
當今社會,這種審美價值正是中華民族對真善美表達和追求的體現,構建炕圍畫在當代語境下審美敘事的藝術形式,是其考慮形式語言的必要條件[4]。只有實現對時代特征、傳統特征、個性特征的“創造性轉化”,才能創造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本土傳統藝術,運用新技術、新手段,大膽探索創造新的文化業態,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炕圍畫實現文化產業價值轉型發展,使其功能價值與美學品質相輔相成。同時,也可以從物質層面拓寬思維方式,將表現手段與現代審美意識相結合,豐富其表現形式,從更多的角度詮釋空間,使炕圍畫不再局限于某一個空間條件,而是融入現代化的大潮中。
炕圍畫的組成形式有一套固定的范式,其中邊道、畫空、色底為主要構成部分。邊道即作品上下兩組沿著邊緣畫出的圖案,它以特定的規律進行排列,由此構成作品的主體框架,具有一種獨特的節奏感。中間的部分畫上各種裝飾畫,也就是所謂的池子內的“畫空”,也是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的地方。此外,在畫空、邊道以外的地方,也要加上顏色,這就是色底。像這樣獨特的藝術形式,采用長卷式構圖形制來描繪特定的故事情節,一幕一幕連環相接,每一幕都值得細細品味,頗有移步異景之體驗。
邊道圖案是炕圍畫的精華之所在,對炕圍畫結構風格的形成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排列組合為二方連續紋樣和單獨紋樣,常用到的有萬字邊、冰竹梅邊、卷書邊、金玉滿堂邊(金魚加水草水紋)等。同邊道相配的還有幾種適合形圖案紋樣,畫在畫空兩旁的為“卡頭”。畫空也是炕圍畫的重要組成部分,表現出的形制方式有長方形、扇形、圓形、菱形等,絕大多數人會選擇長方形來作為畫空的主流形式;其內容表現也相當豐富,題材涉及人物、花鳥、山水、風景等多個方面;表現手法更是百色百樣,工筆重彩、水墨寫意、木版年畫等皆做靈活運用,可謂集百家之所長。整幅畫面將裝飾性和美觀性完美地結合,簡繁對比得當,主從相映生輝。
炕圍畫的色彩運用深受當地民俗文化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各地有明顯的區別[5]。色彩運用大膽鮮亮,更接近民間藝術這一類型。晉西北人們喜愛熱烈的暖色調,多用紅、黃、棕這些喜慶的顏色作為主基調。晉中、忻州一帶則偏愛中性冷調,以藍綠色為主基調,整體色調偏冷,色彩追求絢麗多彩,干凈明快。有些時候也鐘愛紅綠搭配,綠色寓意著萬年常青,浮翠流丹,含蓄委婉,紅色則寓意著紅紅火火,鮮艷富麗,激情四溢,畫面中幾乎很少出現灰棕調的顏色,講究色彩上的強烈對比,追求大紅大綠帶來的視覺沖擊感。
正是由于其不拘一格的色彩運用,才得以更好地突出民間工匠對色彩運用的爐火純青的超現實技能表現。此種明亮的色彩形式不但能起到裝飾作用,而且還具有分割、劃分空間的功能,能使枯燥的空間產生層次變化,并且這種亮麗的色彩可以很好地融入襯托主體的主色調中,同時由于其色彩濃烈、內容繁復,給空間添加了些許氣氛,增加了炕屋的靈動性,使整個空間區域產生了很強的視覺延展性。
炕圍畫的內容通常是指作品中所描繪的內容。人物、花鳥、山水是炕圍畫創作的主要題材,不同的題材內容和色調也各有差異,其中很多都是反映百姓祈福納祥、福瑞喜慶、道德教化的美好祈愿。
炕圍畫的內容前期多是從封建禮教的角度宣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后期逐漸又以觀賞性題材作為切入點。人物畫有群眾喜聞樂見的故事及歷史人物,如“三顧茅廬”“群英會”“千里走單騎”“昭君出塞”等;而山水畫往往是詩書并存,詩情畫意相互映襯,妙趣橫生,以此來構成一幅圓滿的藝術作品,如“廬山高嶺”“長松五鹿”“江帆樓閣”等;花草、動物則是富于象征意義,依據以往對花草、動物意象代表的特殊含義以及約定俗成的大眾心理,借此表現出深厚的意蘊,如富貴牡丹、隱逸菊花、如意喜鵲、忠貞大雁等。
“一幅炕圍畫就是一部社會發展史?!痹谏轿骺粐嬊О倌甑臍v史進程中,題材受到社會文化發展的影響,表現出很強的階級性和時代感,其題材也總能反映出人們的各種社會生活,較貼近現實生活。如今,新農村建設中已然不滿足于室內墻壁的繪畫,外圍墻彩繪也悄然興起。作為建筑物的附屬部分,彩繪文化墻也可以成為美麗鄉村建設、改善美化環境的一個活字招牌。突出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著力倡導新風尚、展現新時期農村生活以及經濟政策帶給廣大群眾的好處。
此外,在鄉村建設中的應用可見一斑,題材的選擇是主題性的一種體現,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建筑墻繪也可沿用此種繪畫模式,包含一些傳統文化以及熱情、積極的農村農民生活,其中不僅可以繪制自然文化、山水景觀、村規民約,還可繪制農民辛勤勞作、喜獲豐收的美好景象,將我國現有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政策以一種被鄉村群眾接受的方式講述出來。這些墻面彩繪讓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和教化,并且可以有效地營造出干凈整潔、充滿希冀的鄉村環境,更加積極地促進了美麗鄉村建設,使鄉村煥發出新的光彩。
在墻面創作的過程中,從炕圍畫中提取出裝飾性圖案元素加以創新改造,邊道的圖案可在墻面上進行邊框裝飾表現,內容也可繼承炕圍畫題材的時代性,使之更貼近現代人的審美,從而使現代美學蘊含傳統韻味。這是對傳統藝術的傳承,也是營造居住空間文化氛圍的有效手段[6],其不僅是村容村貌的改變,更是村民生活方式、文明理念的改變。在把炕圍畫應用到鄉村建設中時,既可以按照不同的民俗來進行設計,又可以掩蓋房子的構造缺陷,與空間的整體設計相結合。
鄉村容貌大改造時,如遇水管、燃氣表、空調管等裸露在外的管線以及墻角等地方,就可以通過畫出精美的角落墻繪圖案使其與整體的風格相融合,以此達到呼應整體的效果。村民室內的家具、電器等也可以成為被改造的對象,如給舊的五斗柜畫上代表民俗文化的圖案,或手繪電視后的墻壁以達到電視背景墻的效果等這些表現手段,也可以為鄉村居室內外及外圍院墻增添一種充滿民俗性與地域性的設計風格。它們獨特的組合體現出生活的變遷、民俗藝術介入鄉村所激發的活力,也讓人們看到整改鄉村其實還有比拆遷更好的方式。
由于地域、民族等因素的影響,中國各民族的美學形式在整體的風格、細節的處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從材料、技法、色彩到內容都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充分展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粐嬜鳛樯轿鞯胤轿幕械囊环N,其藝術形式汲取了我國古代建筑中的繪畫藝術技法,結合我國傳統故事和民間美術表現形式,并融入地方代表性文化特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風格。
這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實用性裝飾藝術形式,對現代繪畫也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炕圍畫藝術所承載的深厚民俗文化,造就了它獨特的地域性特色。在建設鄉村村容村貌的藝術形式的過程中,既要將傳統的民俗元素融入其中,又要創造出符合人們審美的藝術表現方式,追求更高的底蘊和品質,在實用藝術領域中邁出更大的一步。
炕圍畫藝術之所以能成為山西民俗文化的代表,并且在黃河地區盛行,其主要原因在于它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將美的觀念滲入到了廣大民眾的心中。我們不能一味地止于其過去的輝煌成績,而是應該將精彩的部分在繼承中創新,以適應當代人們的審美需求。在當今社會的大背景下,鄉村環境的改造已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舉措,墻繪也可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一種必要的方式,其當代意義在于順應了新時代城市與鄉村協調發展的設計趨勢,使建筑與繪畫緊密結合,為村容村貌的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梢灶A見,今后鄉村墻繪藝術的發展應多方位展現其豐富的藝術魅力,力求美化生活環境,展現新時代城市與鄉村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