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玲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濱學校,福建 龍海 363123)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還沒有完全成熟,針對未知知識非常好奇,那么教師通過提問的方法就能夠很好地了解學生情況,進而針對性地采取相應對策,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通過有效提問,不僅能夠讓學生積極和教師互動,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深入分析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那么,如何開展有效提問則成為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的重點,需要教師能夠合理運用。
針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提問研究,一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研究的重點。這是因為如果能夠在教學中提出有效的問題,那么也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大家都在積極研究如何提出有效問題,將重點放在提問題對策上。此外,在整個過程中,也需要學生的幫助,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學會提問,這樣就不會再限于教師自己單一互動,能夠更好地提高課堂互動效率,有利于學生穩定向前發展。學生在這其中如果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則能夠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所以,在這其中不僅要重視教師的提問技巧,而且也要關注如何提高學生能力,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往都是教師單一講解、學生被動聽講,這樣的課堂氛圍較差,并不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就需要能夠積極改變這種情況,要能夠重視學生的主動權,充分地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積極踴躍地表達,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所以為了避免提問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就需要在課堂上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給予學生能夠表達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消除學生心中的疑惑。針對學生想要表達的時候,教師必須要能夠積極鼓勵,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就能夠在課堂上更加愿意表達,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其中,可能學生的問題較簡單,但是教師也需要重視,要能夠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特別是針對一些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在發言的時候更加需要鼓勵,糾正在表達時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讓小組之間能夠相互競爭,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更加愿意積極踴躍地回答,有效地解決其中的問題,進而推動學生更好地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問是能夠集中學生注意力的重要方法,教師通過提問讓學生有效回答,學生能夠針對問題深入思考,然后根據自己的想法說出答案。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能夠和學生積極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教師也可以在這基礎上讓學生提問,然后讓學生自己感受到提問對自己語文學習帶來的好處,讓學生能夠想要發言,這樣就對提高學生語文表達能力有非常大的幫助。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提問過程中,需要讓學生能夠進入到學習狀態,感受問題并想要解決,而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能夠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樣就能夠更好地完善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說出問題的時候更加準確,邏輯更加縝密,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鍛煉學生發言能力是需要讓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善于提出相應的問題。首先,需要讓學生給予學生多說的機會,因為想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就需要給予學生機會,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其次,還應該讓學生具有實踐機會,這是能夠產生問題的關鍵,學生能夠在自己實踐中鍛煉發言能力,在解決問題上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讓學生積極思考,只有不斷思考才能夠在解決問題上更加迅速,才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草船借箭》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朗讀課文,并舉手說出自己的看法,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正確發言,可以給予學生相應的問題,比如“草船借箭是誰想出的辦法?”“諸葛亮是如何操作的?”等,學生在這些問題下組織自己的語言進行解決,在這其中就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這些問題都是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內容,所以學生能夠更好記住,而且在解答上都是經過反復思考,所以能夠很好地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教學效率也就達到很好的效果,學生在解決問題上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很好的提升。
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的思維還不夠成熟。所以,在開展活動過程中,就需要教師的啟發和引導,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因此,教師的提問也就需要能夠具有啟發性,進而才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以往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在提問上并不重視,沒有針對性,這樣就無法發揮提問的作用,不能夠梳理學生的思維,使得課堂提問效果較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有效提問,這樣才能夠正確引導學生思維,達到理想學習效果。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提問過程中,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并以此為基礎上進行提問,提高提問的目的性,讓學生能夠對課本知識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知識,從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在有效提問應用上,教師就需要重視目的性,這樣才能夠發揮有效提問的價值。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或多或少都會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但是在提問過程中,因為沒有正確的引導,導致提問的內容并不能夠為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供幫助。所以,教師在提問上就應該從基礎開始,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基礎提問的內容必須要簡單,并不需要達到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目的,而是需要能夠通過提問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教師要能夠給予相應時間思考,在這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簡單易懂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鼓勵學生能夠踴躍回答。其次,教師在這些問題中抓住能夠與課堂知識內容相聯系的問題,然后重點讓學生思考,引起學生的討論,學生在討論中說出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學生自身的語文思維得以完善,語言表達能力也就有所提升。如果教師在剛開始發現學生的意識不足,那么教師也可以通過培養學生提問意識的方法,然后再幫助學生梳理內容,在這其中引導學生能夠正確思考,通過這樣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得以更好學習,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完成基礎提問后,學生的自信心有很好的提升,那么教師就應該進行簡單提問。教師可以將一些簡單問題引導學生自己提出。比如,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針對生字的學習,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書寫、詞義等環節進行思考,然后說出自己的看法。還可以在教學前,教師可讓學生自己預習,先了解課文中的內容,并找出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這些環節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因為和語文教學相聯系,能夠鍛煉學生自己說出自己的看法,將原本被動學習的狀態轉化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與此同時,因為簡單提問的內容并不復雜,所以也不會引起學生的抵觸心理,能夠讓學生更加愿意積極主動地回答,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這也為后續的教學打下很好的基礎。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正確引導非常重要,也是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發展的關鍵,能夠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是,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上沒有加以重視,或者是引導的方法不夠正確等,這些都會影響教學質量。其次,想要能夠正確引導學生,教師就需要能夠將引導落實到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而且在引導過程中還需要能夠根據學生自身發展特點、教學要求等入手,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引導提問的作用有利于學生思維向深度、廣度等方向發展。比如,在引導提問過程中,發現學生能夠自主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教師就可以再進一步地引導,提出讓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語言簡潔地概括文章內容,這種引導方法是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學生就能夠在這種情況下深入分析文章,并學會總結語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有按照這一方法不斷向前,才能夠推動學生不斷提問。
在有效提問上,學生之間的提問也非常重要,教師要能夠合理地采取相應措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內容等進行決定。比如,在小學低年齡段,在提問上,就應該以教師為主導,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加,逐漸地轉化角色,最后應該讓學生之間能夠相互提問,這樣的方法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學生之間提問,學生要能夠合理地組織語言,要讓學生能夠明白自己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能夠不斷地練習,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這其中則是要能夠選擇正確的內容讓學生之間進行提問,留有一定的提問空間,這一問題可以沒有標準答案,讓學生自己發揮,能夠保證提問的順利進行。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一些相似的文章作為提問的內容,在遇到人物描寫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針對人物讓學生自己提問,一些學生能夠提出人物背景是什么?一些學生提出文章核心是什么?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僅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內容,而且還能夠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這基礎上,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提問。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小組內成員能夠相互提問,而且還能夠實現小組之間的相互討論。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能夠很好地提高自身語文素養。
又比如,在語文寫作課上,教師就可以讓文筆好的學生上臺演講,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在演講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其他學生在臺下也能夠對自己的文章內容加以完善和借鑒。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逐漸對語文知識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也需要發揮作用,要能夠注重學生的想法,并對學生想法進行整合,以此幫助學生發展。此外,在綜合性語文學習上,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提問機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揮。比如,在當前語文口語交際課上,一些主題本身就是讓學生相互提問,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和交往能力。而綜合性學習因為課型的特殊性,所以學生之間能夠更好交流,可以通過相互提問的方法讓學生有效地解決問題,在不斷學習中讓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推動學生更好地發展。
在小學語文提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及時地反饋,這也是有效提問中的重點,因為反饋能夠找出提問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加以改正,為后續的教學和學生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所以,教師需要在這其中能夠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這是能夠開展提問反饋的關鍵,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重視提問,而且也能夠在反饋中針對學習的內容深入分析和研究,從而幫助教師有效地了解學生。提問反饋教師可以安排在每節課的最后5 分鐘,讓學生思考教師提問和自己提問上存在的問題,并舉手說出自己的看法。教師針對學生的想法要能夠及時采納,并針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有效糾正,學生在說出自己看法過程中就能夠很好地提高自信,而且還能夠在發言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學習。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能合理地運用有效提問,通過有效提問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愿意學習語文,改變以往單一、枯燥的學習現狀。在有效提問上,教師要能夠從多個方面入手,不僅要注重基礎提問,還應該采取簡單提問,讓學生相互提問等,這樣才能夠讓有效提問真正地發揮作用,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