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迎春
(淄博臨淄區實驗中學,山東 淄博 255400)
初中階段是英語學科基礎教育關鍵的三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習相關知識,更要對知識進行回顧和復習,在拓展延伸中去觸碰知識的核心,為后續復習活動的順利展開做鋪墊。時態始終貫穿于英語學習活動的始終,所以復習這部分內容、探尋知識間的關聯性,將學習內容整合歸一是新時期英語教學的必然要求。
學習活動的順利推進是以方法為支撐的,這在時態學習中尤為顯著。時態是動詞形式的一種體現形式,不同的時態表示不同的時間和方式。初中階段接觸到的英語時態相對簡單,它們是語言表達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內容。時態本身是抽象的,呈現時往往融入句子中。教師可利用這一點將句子展示出來,在句子感知、剖析中迅速觸碰時態形式,逐步完成深度剖析。
復習魯教版初中英語時,為了讓學生對英語知識有更全面的感知,教師先從最基礎也是最簡單的一般現在時談起。“Please look at the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What tense does it belong to? What is your judgment based on?”這個問題迅速勾起了學生的思考興趣。他們認真觀察,很快找到了依據,完成了時態判斷。“This is the general present tense.I can see it from the sentence structure.”學生積極主動舉手回答,課堂學習氛圍濃郁。教師抓住教學契機,進行積極指引。“Can you still recall which unit in which volume we studied the general present tense?”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他們眉頭緊鎖,深度思考。在回憶中,學生認知逐漸開啟,對時態有了更清晰的感知。
時態學習是由淺入深、由單一到復雜的學習探索過程。初中生對時態缺乏敏感度,所以教師要給出具體指引。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迅速定位句子,在勾畫整理的過程中快速啟動時態感知。教師利用時態案例做具體引導,給學生提供深度思考的機會,促使學生順利進入學習環節,在廣泛互動交流中建立學習共識。
完成句子定位和感知后,就要進入對句子展開深度分解和剖析的環節。這一步是學生理解時態的關鍵。教師要有效把握,進行細致規劃,選擇契合性更強的教學方法。傳統講解知識點的形式雖然立竿見影,但教師的講解難免會壓制學生的天性,讓學習變成被動吸收。要想讓學生主動探研知識,可以一個時態知識點為基礎來展示與之相關的知識點是不錯的選擇。在對比中,時態本身的特點會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復習一般將來時時,師生一起對其句型結構展開回憶。這個過程以學生表述為主,教師進行輔助,當學生遇到困難,教師進行提示。接著在講解一般將來時具體用法時,教師完全放手,給出學習方向。第一類,表示將來某個時間將要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第二類,表述說話人對于將來的看法、假設和推測。同時給出Tomorrow,next day(week,month,year...),soon,in a few minutes,hope,be after 等相關詞語,讓學生造句。學生立馬精神百倍,選擇自己喜歡的類型后造句。這樣的學習形式非常考驗學生綜合能力,很快,句子展示了出來。接著教師將一般將來時與一般過去時結合起來講解,將它們各自的時態特征分析清楚,在對比剖析中,學生對這兩種時態有了更全面的認知。知識學習在分解、對比后,其特點和屬性更容易呈現出來。教師從時態本身特點出發,設計對比剖析活動,讓學習變得趣味無窮,學習效果得到了最大程度顯現。學習成為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時態學習難度系數雖然較大,但依然要遵循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鼓勵學生主動尋找相關句子,分析時態屬性。在積極主動的學習探研過程中,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時態學習分析過程越細致,學習含金量越高,學生的收獲也就越大。但這種收獲是即時性的,很容易失效。這是由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時態知識本身的特點決定的。要想將其牢牢印入學生的腦海中,必須對知識進行整合歸納,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梳理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思路才能完全打開,才能對知識進行整合,逐漸完成吸收內化。
復習過去將來時,因為知識點難度系數較大,學生主動復習的熱情不高。為了快速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從九年級Unit 8 We're going to save the earth! 這一單元的知識點著手,進行對應引導。因為是九年級剛學過的內容,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比較深刻,很快完成了過去將來時的復習。除了過去將來時,學生在初中階段還接觸過過去進行時和過去完成時。復習過去將來時時,學生就想到了另外兩種時態形式。教師也一起引導學生回憶相關知識點,將時態特點展示出來。學生積極參與時態探究,很快完成了這三種時態的融合互通。最后,為了讓學生能夠有更清晰的認知,教師讓學生構建思維導圖,將知識展示出來。將抽象的時態用具體化、形象化的思維導圖呈現,讓學生感受到時態獨特的屬性,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內化。知識歸納整合形式極其重要。初三學習本身就是緊張、枯乏的,教師要用新穎有趣的學習形式引領課堂,將學生帶入積極主動探索的境地中,觸摸英語的本質要素,成功解鎖時態學習。
高效課堂構建需要多重因素共同參與,學生、文本、知識等因素本身的特點都會影響教學效果。時態本身是特殊知識點,它的呈現形式是豐富、繁雜的,采用單一、傳統教學形式定然無法真正啟動學生興趣點,學習效果也就無從談起。所以教師要深度探索時態本身特點以及不同時態之間的相關性,在多維關聯的基礎上歸納知識,實現學與思、思與行的整合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