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華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海曲中學,山東 日照 276800)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體育作為初中階段學生重點學習的科目之一,受到人們廣泛關注,且體育安全一直是家長、社會、教師廣泛關注的問題,體育教學本身是為了加強學生體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若教師沒有做好安全準備工作,可能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近年來,在我國體育教育教學中存在較大問題:校領導沒有重視體育設施的檢查等工作,部分器材存在老化現象,這為學生體育安全埋下了安全隱患;教師沒有較好的安全管理意識,沒有做好體育課前準備活動,且對一些體育項目存在危險性的項目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學生自身對安全教育也存在認識不到位的現象,沒有良好的安全意識,沒有在課前做好自我準備活動,缺乏相關體育安全的常識。除此之外,教師沒有掌握一些必備的應急措施,不具備應對意外事故的素養與能力,不能在學生發生事故后第一時間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處理,這些問題常常導致初中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教師及學校應開展多元化的措施為學生創設一個安全的運動環境,從而達到體育運動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目的。
中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黃金時期,其身體需要大量的營養補充生長,也需要配以有效的運動提高其身體素質。而體育課是學生常見的參加體育活動的方式,其安全問題也是人們關注的,若學生及教師沒有正確處理好突發安全問題,其可能會對學生接下來的生長發育造成阻礙。更重要的是,初中學生處在青春期,其心理較脆弱,可能會因為體育運動中出現的問題而產生心理陰影,從此一蹶不振。且學生若在體育運動中出現較大的身體安全問題,不僅給學生家長和家庭帶來麻煩,還會追究到學校和教師的責任,影響教師和學校的聲譽,情節嚴重的甚至會產生刑事糾紛,影響學校的教學秩序。因此,教師及學校應該重視體育安全問題,盡可能地減少體育安全問題發生的概率,這既是對保證學生身體安全的必要性,也是對教師及學校正常教學活動的必要措施。
據了解,我國較多體育安全問題發生的原因都是由于體育環境及體育設備不完善而造成的,一方面是學校沒有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體育設施的建設,如學生跑步的環境是水泥地、煤渣跑道等,這對學生的腳部會造成傷害,且學校沒有提供完善的硬件設施,部分學校沒有羽毛球及排球等室內場地。當遇到惡劣天氣時,學生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是學校建設完工后疏忽了在使用后的管理,沒有定期檢查設備,部分機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經歷風雨的侵蝕,會出現螺絲松動、生銹等問題造成安全隱患。因此,為盡最大可能減少學生安全隱患,學校應加大在體育設施上的人力、物力投入,完善學校的體育設施,定期排查問題,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安全。
學校可以加強體育場地的設施,加大對體育場地設備的資金投入,設置專門跑步用的塑膠跑道,學生若在水泥地板跑步,會對學生的膝蓋和腳踝造成影響。學校還可以將羽毛球、排球、籃球等運動設置室內場地,以此降低室外惡劣天氣對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影響。學校還應購買高質量和合格的運動器材,避免購買廉價的器材,降低學生在使用器材時的安全隱患,以此保證學生的安全。對于學校缺少的器材,學校應及時進行補充及時添置,做到運動器材多樣性,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同時,學校要定期對體育設施和場地的檢查和維修,請專業的人員檢查學校運動器材設備,螺絲是否堅固、塑膠跑道是否滲入水等問題。其次,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前也要檢查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如是否有圖釘、針等存在于教學場地,保證學生使用時的安全性。如果某些器材不能在短時間內修好,或者帶有一定的危險,學校有責任樹立告示牌,禁止學生私自攀爬。只有學校發現體育設施中潛在的問題并完善體育設備和設施,才能切實保障學生的身體安全。
初中安全教育工作中,教師是開展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導者,教師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效果直接影響到安全管理工作的質量。而目前在我國初中體育活動中,主要以大班授課為主,班內學生較多,教師較少,教師不能照顧到每位學生的安全,對學生管理的程度有限,甚至出現部分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無人看管的情況,這一方面是師資力量不足,學校沒有配備專業的安全管理教師,另一方面是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體育成績,沒有足夠的安全教育理念。因此,學校及教師本身要對將健康體育和安全教育滲透到生活中,重視學生的人身安全。
學校可以聘請有關專業人員加強安全師資力量,畢竟安全無小事,學生的身體安全才是第一。學校還應加強對教師的安全教育培訓,可以通過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開展安全教育知識講座,聘請專業人員對教師進行培訓。在正式開展教學內容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充分的熱身運動,使學生身體的各項機能都能被調動起來,同時著重引導學生對臂力和腿部的熱身,這些關節易扭傷,應充分拉伸,通過對教師開展知識講座,使教師認識到體育安全的重要性。除了開展知識講座外,教師自身在體育課中不應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也不應僅僅注重學生訓練的數量,教師應注重示范動作,對于有難度或有危險的體育項目應做好示范工作,確保學生在運用過程中的流程和步驟,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使學生切實安全參與到體育項目中避免由于操作不當導致受傷。在初中體育安全教育的過程中,要加強師資力量,強化教師安全意識,從而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安全。
目前,我國部分學校和教師沒有注重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培訓,沒有重視對學生的體育安全教育,僅有部分學校開展了安全教育和健康工作,大部分學校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認為來到學校,學業是第一,體育運動是第二,學校忽視了對安全教育的工作。除了學校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夠重視外,學生本身也不夠重視自身的安全,不聽教師的指導,在進行體育課時帶鑰匙、手鏈等具有安全隱患的利器,同時對于教師教授的運動示范不進行模仿,沒有按照流程進行運動,這都間接對學生自身的安全造成了隱患。因此,教師和學校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在學校開展安全教育課程。
如學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強調學生的體育安全,使學生重視體育安全在體育運動中的重要性,自覺做好防護;還可以設置安全教育課程,聘請教師來給學生講述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識,如體育課前不認真熱身對身體的危害,還可以告知學生一些安全理論的常識。如,劇烈運動后不要立刻喝水,會對肺造成不好影響;跑步前,應注重拉伸,做好準備活動,拉伸踝關節以及膝關節,膝關節不要超過腳尖等知識。除了對學生開展知識講座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學校還可以在全校范圍內營造一個良好的安全教學氛圍,通過在教室畫黑板報、借助校園廣播站宣傳欄等大力宣傳安全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切實認識到體育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果在體育活動中不注重安全教育的后果。
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出現意外情況是不可避免的,這既需要任課教師可以及時應對突發的安全事故,還需要學校配有專門的醫務室和校醫解決問題。而我國部分學校的教師并不擁有專業的運動醫學常識,不能熟練地對常見的體育安全事故進行處理,且學校沒有配備專門的醫務室,不能及時地為學生突發狀況爭取營救的時間。因此,體育教師除了具備基礎體育教學工作外,還要掌握一定的基礎醫療知識,如學生腿抽筋的處理方法、怎樣及時止血、學生在跑步過程中出現胃疼等一系列應對措施,且學校應加大對安全教育的投入,配有專門的醫務室面對學生突發的狀況。
如一位學生在跑步時突然小腿抽筋,教師應首先確保其他同學不會因為這位學生突然摔倒而產生踩踏事件,注意疏散其他同學,保證其他同學有序進行體育跑步活動。其次,教師應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對其采取措施,告知學生不要害怕,馬上停止跑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沒有抽筋的腿站在地上,使抽筋的腿用力蹬踹墻或地面,將腿蹬直后,抽筋自然停止。若還沒有明顯的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手用力按摩,揉搓抽筋部位的肌肉,使其停止抽筋。若在教師的努力下仍然無果,應立即叫來醫務室人員采取措施。又如,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出現刮傷等突發問題導致學生某部位流血,教師也應利用專業知識及時解決,在安頓好其他學生的同時,引導受傷學生利用流動的水管沖洗傷口,若傷口仍流血不止,教師應帶領學生立刻前往醫務室進行包扎治療,以保證學生的安全。總之,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難免突發受傷的情況,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面對突發狀況,同時掌握基礎的醫療解決措施,學校也應配備專業的醫護工作人員,擁有基本的醫護工具,以及時應對意外的來臨。
我國目前大部分的中學生都缺少課外運動,其身體素質較差。而初中體育課常常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部分教師在熱身運動環節敷衍了事,根本沒有充分發揮熱身運動的作用,無法激發出學生的身體潛能,也無法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易使學生在運動中出現安全問題。因此,為了降低學生因為缺少體育熱身運動而出現的傷害,教師和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熱身運動在體育課堂中的重要性,學生應認真做好熱身運動,降低學生在運動中出現傷害的概率。
為了做好課前熱身運動,教師應提前做好備課工作,在熱身運動中融入本節課有關的教學內容。如本節課對學生的體能要求較大,教師可以有層次地帶領學生做準備活動,由簡到易,先進行基礎拉伸運動,使學生的身體機能活動起來,可以輪流使學生喊節拍做熱身運動,調動學生做熱身運動的積極性。隨后,教師可以增大運動量,讓學生繞操場跑步,結束后,教師可以讓有能力的學生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如高抬腿、俯臥撐、向上跳等運動,將學生的身體各個部位活動起來,減少正式授課中運動的傷害。做好課前準備活動,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克服身體肌肉的僵硬,快速進入運動狀態;另一方面還可以使學生提前熟悉課堂教學內容,為接下來的體育課堂學習做鋪墊。
初中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而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使得部分學生做出了超出自己身體能力范圍的運動,間接對其身體造成傷害。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本班學生實際身體情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制定合理的體育運動計劃,循序漸進地使學生開展各項體育運動,從而達到預期的體育教學目標。
教師在學生選擇體育活動時,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對于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其進行一些綜合性較強的體育運動,如籃球、乒乓球、排球,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可以在運動中使學生之間互相合作,培養學生之間的感情。而同時也應注意,在進行小組對抗賽中時,教師也應叮囑學生量力而行,切忌發生肢體上的沖突和不愉快的事情,減少學生之間發生糾紛;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使其選擇一些運動強度低的運動,如體操、跳繩等運動,這對學生的運動強度要求較低,將會避免學生在課堂中的受傷。通過開展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要求,使學生在自己能力范圍內運動。這樣一方面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能力不夠的學生做出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活動,降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受到的傷害,盡最大努力保證學生的安全。
總而言之,安全教育是中學體育教育活動中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無論是教師還是學校都應給予重視,這既是保證學生身體安全的需要,也是學校和教師應肩負的責任。學校方面,應該加大對教育設備的投入,避免學生出現因為設備老化等問題而出現安全問題,定期對學校體育設施和器材進行維修和補充,排除器材中的安全隱患,組織教師與學生參與安全防范教育工作。任課教師也應提高安全意識,重視體育課堂的熱身運動,還應在授課之前,全面評估體育課堂的教學場地安全系數,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及時上報學校,最大程度上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且在安全事故發生后,教師應有足夠的心理應對突發事件,掌握一定基本急救知識,做到第一時間解決學生突發狀況;學生自身也應重視體育安全問題,做到在體育課之中不帶尖銳物品,不穿奇裝異服,保護自己安全。相信在教師及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學校一定會找準初中體育安全教育的定位,安全教育工作一定會在校園內有效開展,使學生們在校園內放心活動,促進體育安全管理的有效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