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圓,胡勇軍
(長春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2007年,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師范生實習支教工作意見》就已強調過頂崗支教實習的重要性[1-2]。近年來,教育部通過頒布各種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方案,引導高校對教育實習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教育實習依然是高校教師教育專業建設中的一項教育任務。在此背景下,師范生頂崗支教實習的影響備受關注。在高等師范院校對教育實習進行變革的熱潮中,越來越多的高等師范院校開展了頂崗支教實習工作。通過頂崗支教實習,師范生能夠提高自身素質,提升工作技能,獲取寶貴教學經驗,并為今后走上教師工作崗位奠定良好基礎[3]。
教師行為作風以及所言所論,對學生都可能存在重大影響,容易促使學生爭相效仿。良好的行為風范能夠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學習榜樣;若教師的行為作風逾越規矩,不合時宜,將會影響教師這一行業的風評,也不利于對學生的傳道授業解惑[4]。在頂崗支教過程中,師范生存在為人師表意識淡薄的問題。教育類專業碩士更應注意行為舉止,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意義。
“師德為重”“能力為重”“學生為重”以及“終身學習為重”,四個“為重”不分先后順序,要求教師同時具備。但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深度不同,導致個別師范生對四個“為重”的理解不同。而部分教育類專業研究生有過教學實踐經歷,在頂崗支教過程中容易側重自身學術能力培養,忽略教學效果,導致部分學生對教師存在偏見,支教效果不理想。
頂崗實習地點一般位于鄉鎮和農村中小學,實習條件較艱苦,教學設備落后,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對師范生的實習支教效果帶來影響。
相關研究表明,師范生在頂崗支教工作中會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5]。情感認同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言傳身教的同時表達對學生的善意,真正地了解學生、關愛學生,讓學生學會知識的同時從內心真正接納教師,愿意主動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最終在教師的幫助下使自身學習、成長。因此,師范生頂崗支教工作首先需要具備情感認同技能。師范生將自身對專業知識的情感認同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在真正意義上理解專業知識。對情感認同技能的學習,要求師范生走近學生,傾聽學生,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引入相關專業知識。如學生多對動物感興趣,師范生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動物入手,尋找與學生的共同話語,間接引入生物知識,從而建立情感認同。進而于課堂中循序漸進,緩緩幫助學生構建生物知識思維體系,最終達到情感認同的目的。具備情感認同技能,能夠使學生對扮演教師角色的頂崗支教師范生多一份接納和親近,從而幫助師范生順利完成頂崗支教實習工作。
從目前來看,教師專業實踐技能中主要存在兩大問題,即教師專業實踐技能水平不能夠完全適應教學需要以及教師提高專業實踐技能缺乏有效途徑[6]。扮演教師角色的師范生具備扎實的專業實踐能力,有效掌握實踐知識技能,就顯得格外重要。如生物課本中有許多趣味小實驗,師范生在帶領學生探究科學實驗驗證真理的同時,還能夠更好地鞏固自身專業知識。因此,實踐知識技能掌握的核心在于探究實踐。通過探究實踐,師范生能夠反省自身的不足,正確對待自身不足,于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同時規范己身。
思辨技能,顧名思義,需要思和辨。如生物知識,思生物之特征,辨生物之特有。思辨技能的掌握,要求教師重視知識的積累,不局限于眼前,并嘗試對問題提出新思考,勇于對現有事物提出新質疑。此外,思辨技能不可脫離現有的知識框架,需要重視知識的切實應用及相關拓展,將知識充分應用于實際,優化學科知識框架,達到有效辨析的目的。
工作技能需要學習和實踐。前者主要在于輸入知識,后者主要在于輸出知識。要兼顧輸入和輸出,達到全面提升工作技能的目的。教學實踐與工作技能的提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頂崗支教工作技能提升策略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
相關調查研究表明,情感體驗多停留于思想層面[7]。因此,建立情感認同需要師范生具備極其強大的執行能力、意志力、共情能力。師范生一般于偏遠地區頂崗支教。偏遠地區經濟落后,大部分家庭收入拮據,供給孩子學習負擔較重。雖然近年來政府補貼,但部分學生需要幫助家庭分擔家務,緩解家庭生活壓力。對這部分學生,師范生應采取針對性策略,作息盡量與學生保持一致,與學生共同完成一些活動,拉近和學生間的關系,提高情感認同程度。如晨讀完成后,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完成一些能力所及的工作,給學生傳遞一種“老師時刻在身邊”的感受。通過“不經意”的方式,更能夠增加知識傳遞的自然感,從而勾起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手指天空,詢問學生:“這些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鳥兒,大家喜歡嗎?想不想知道它們都屬于哪種鳥類呢?”通過問題探究的形式,更好地傳遞知識,增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認同,從而提升自身工作技能。
對師范生來說,外出實習是檢驗知識掌握扎實與否、積累教學經驗的絕佳機會[8]。帶領學生外出實習,保證實習活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對剛步入教師角色的師范生來說是一種挑戰。實習環境一般樹木叢生,容易隱藏一些對人身安全構成威脅的生物,尤其是蛇類。受限于學識認知,學生對蛇的種類辨別并不全面,往往只認識幾種較常見的蛇類。學生的恐懼源于未知,面對蛇類時無法鎮靜自若,不能有效辨別眼前蛇類有毒或無毒,不慎被咬傷之后無法正確處理。扮演教師角色的師范生應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在開展外出實習活動前,充分預知可能出現的各種可能性場景。面對此類情況,首先要消除學生的恐懼,告知學生眼前蛇的種類及有無毒情況,并通過生物知識利用周邊現有材料對蛇類進行驅趕,有效輸出知識,使學生增強對學業知識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達成知識實踐認同目的。
謙虛請教前輩,并不意味盲目遵從。前輩于師范生而言,一般學識、年齡較長,教學經驗更豐富,但存在教學方法運用單一的情況。師范生應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做到有效思辨,勇于提出質疑,于質疑中探索真理,與前輩共同進步。針對頂崗支教工作,初來乍到的師范生必然對環境及周邊的民風民俗不熟悉,且教學經驗明顯不足[9]。因此,在師范生頂崗支教工作技能提升的過程中,謙虛請教相關前輩是十分必要的。師范生在前輩的點撥中不斷完善自我,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提升思辨技能,有效促進頂崗支教工作的進行。
師范生頂崗在支教實習過程中,存在為人師表意識淡薄、側重自身學術能力培養、實習待遇和教學條件有待改善等常見問題。師范生應具備情感認同技能、實踐知識技能、思辨技能,進而通過建立情感認同、達成知識實踐認同、謙虛請教前輩的途徑,切實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出色完成頂崗支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