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鳳燕,李勝亞,張厚方
(1.山東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淄博 255000;2.華僑大學 澳門聯絡處,澳門 999078)
為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進程,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并在香港和澳門實現了這一偉大構想。20多年來,回歸后的香港、澳門不僅實現了平穩過渡,更在經濟社會發展等層面取得了輝煌成就。近年來,為打壓遏制中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頻繁打出“臺灣牌”“香港牌”,依托臺灣、香港問題與中國進行戰略博弈,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百年大變局下,認真思考如何堅持并推進“一國兩制”事業、怎樣提升國家認同感,是十分必要的。
中國共產黨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者和踐行者。20世紀七八十年代,正處于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尖銳對立時期。中國為收回國家領土主權、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按照鄧小平同志的論述,“一國兩制”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地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這是中國共產黨從國家根本利益和臺、港、澳地區的切身利益出發而作出的偉大嘗試。香港、澳門回歸后的成功實踐和巨大成就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遠見卓識,驗證了“一國兩制”重大戰略決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重要內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也為世界上其他國家解決領土和主權爭端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論。
中國共產黨是“一國兩制”理論和實踐的完善者和維護者。2019年以來,反中亂港分子禍亂香港,給國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損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更是借香港問題頻頻干涉中國內政,妄圖為中國制造麻煩和混亂。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正確決策下,中央政府以制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斷完善“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方法和表決程序》,按照“愛國者治港”的根本原則,為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和地區秩序提供了更堅實的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這是對“一國兩制”的堅定維護。
歷史和實踐都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為堅持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而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共產黨堅定地將“一國兩制”方針確定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將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進行系統謀劃和戰略布局。因此,堅持“一國兩制”,必須堅持和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一國兩制”是黨和國家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國策和戰略方針。保持港澳地區的繁榮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百年大變局下,要堅持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必須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結合起來。
港澳臺地區問題的歷史因由在于近代中國的積貧積弱。近代史是中國的屈辱史,澳門、香港、臺灣先后被帝國主義國家強行“管理”“租借”或者割讓,給三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國家主權。這也從反面印證了全體人民包括港澳臺同胞增強國家意識和民族信念、共同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性。只有以史為鑒,不斷增強全體同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積蓄力量、共同奮斗、共享繁榮。
“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要求。首先,堅持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確保港澳地區經濟長足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確保國家核心利益,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前提。其次,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重要內容。“一國兩制”作為中國政府提出的和平統一基本國策,是新時代中國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盡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世界格局面臨調整和變化,但是中國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的方向和決心從未改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必須把維護中央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和文化往來,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反對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1]再次,堅持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有賴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核心要素在于國力,國力增強是解決“港獨”“臺獨”等問題的根本路徑。而國力的強大,有賴于國家包括港澳地區的長足發展,有賴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最后,堅持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需要中華民族全體兒女的共同努力。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實施“十四五”規劃,大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港澳地區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空間和發展平臺。港澳同胞應抓住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國家治理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發出倡導:“希望港澳同胞繼續以真摯的愛國熱忱、敢為人先的精神投身國家改革開放事業,順時而為,乘勢而上,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香港、澳門更好發展,共同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篇章。”[2]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要“團結臺灣同胞共同致力于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和祖國和平統一的時代命題”[3]3。臺灣民眾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也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一國兩制”的港澳實踐,實際上是在世界范圍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內先行示范。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成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完善全球治理的參與者、建設者甚至引領者。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不斷完善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國際關系布局,積極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致力于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積極推動全球范圍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這是中國作為有擔當、負責任的大國,回應世界發展和全球治理問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國更應該有大的樣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產品,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中國將繼續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4]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在高水平、高起點上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更需要求同存異、培育共識,探討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探討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長效路徑和有效載體。“一國兩制”的港澳實踐及港澳回歸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為世界范圍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提供了國內先行示范,為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的平等對話、融通互鑒、共商共建、互利共贏提供了國內的現實實踐參照。從這個意義上講,堅持“一國兩制”對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堅持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國際局勢。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港臺問題的干涉和掣肘,必須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深入推進“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的貫徹落實,依托中華兒女大團結的力量推進祖國統一進程。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系就能改善和發展,臺灣同胞就能受益。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就會導致兩岸關系緊張動蕩,損害臺灣同胞切身利益。”[3]8
“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2019年來,反中亂港分子能夠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禍亂香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愛國者治港”的原則沒有得到堅決貫徹和落實,給反中亂港份子以可乘之機。“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作為“一國兩制”的核心要義,必須始終貫穿于“一國兩制”實踐,決不能存在任何模糊和偏離。鄧小平同志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明確指出,“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理香港。”[5]2021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必須始終堅持“愛國者治港”[6]。百年大變局下,要確保“一國兩制”實踐深入推進而且不變形、不走樣,一個重要原則是治港者、治澳者必須熱愛自己的國家,堅決維護國家主權,著力保護國家包括港澳地區發展利益,堅定維護國家及地區安全,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局勢,只有“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7],才能確保“一國兩制”國家戰略行穩致遠。
近年來,美國更加頻繁打出“臺灣牌”“香港牌”的根本原因,在于全力遏制中國崛起。在世界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日漸增加的情況下,如何統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戰略全局,是中國逐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過程中必須面對的課題。
要準確把握國際局勢變化的實質,必須立足全球視野進行整體把握和系統分析。無論是“臺獨”還是“港獨”,其背后都有美國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臺前幕后的推動、支持,甚至組織和領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等西方反華勢力支持“臺獨”“港獨”,主要是基于“反共”“反華”“反社會主義”等意識形態立場。面對“東升西降”國際格局以及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群體性崛起,美國將中國作為頭號目標,進行多維度打壓。近期,美國更是頻繁打出“臺灣牌”“香港牌”,以多種方式挑撥港澳臺地區與中國大陸的關系,在臺、港地區制造沖突和矛盾,阻滯中國發展進程,進而維護和確保其在亞太甚至全球的霸權地位。
長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媒體話語權和信息傳播優勢,持續污名化中國的“一國兩制”方針及其在香港、澳門的現實實踐。“臺獨”分子也緊隨其后,顛倒黑白,混淆視聽。西方敵對勢力的慣用伎倆是惡意唱衰香港發展前景,打著支持臺灣、香港民主運動的口號干涉中國內政,意圖占據輿論制高點,搞亂人心,煽動港臺地區發生矛盾和沖突,慫恿不明真相的人反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其無視港澳地區取得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惡意抹黑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為世界人民了解中國、了解“一國兩制”、了解港澳回歸以來國家的全力支持和地區發展成就而人為地制造矛盾、設置障礙。
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憑借香港、臺灣問題,肆意歪曲、抹黑中國國家形象。如:美國國務院發表所謂的《2021年美國販運人口報告》,惡意歪曲、抹黑港、澳地區形象;英美等國質疑“愛國者治港”原則,唱衰香港發展,對香港營商環境進行政治抹黑。百年大變局下,必須將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傳播問題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來考慮。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解答習近平提出的“注重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讓當代中國形象在世界上不斷樹立和閃亮起來”[8]這一時代課題。我們應依托全媒體的力量有效應對西方國家對中國“一國兩制”的持續污名化,將“一國兩制”的持續深入推進與中國國家形象塑造與傳播結合起來,不斷提升對外傳播能力。
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堅持“一國兩制”,必須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緊密團結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順應時代發展大勢,堅守國家核心利益底線,堅決反對外部敵對勢力干預,把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