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建新
城市小學課后服務就是指充分發揮學校場地、工作人員、教育資源以及班級管理等方面的優勢,遵循學生成長規律與教育規律,科學、合理地設計課后服務方法與內容,以此保證小學生的課后服務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與此同時,有關部門應提高責任感,對各類資源以及教學需求進行統籌規劃,調動各個方面的工作熱情,努力將課后服務工作做好,推動小學生的整體發展。本文首先講述城市小學課后服務工作開展的問題,然后提出其解決對策,希望可以為我國小學課后服務工作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一、城市小學開展課后服務工作的問題
(一)意識不足
經過相關調查工作發現,部分學校對課后服務工作的意識嚴重不足,對這一工作也沒有足夠的重視,家長與教師都沒有完全掌握課后服務工作的有關內容,對其還存在很多的誤區。第一就是“偏”,有一些教師認為在學校開展課后服務工作就是組織學生做一些小游戲或做一些運動項目,在剩下的時間讓學生自習,對他們不熟悉的知識進行輔導,最終將他們安全送到家長手里就是完成了任務,嚴重忽略了課后服務工作的多樣性。第二就是“靠”,有一些學生家長認為課后服務工作是由教育機構提出來的,這就是學校的任務,靠學校與教師就可以了;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學生放學后就和學校沒有關系了,課后服務就應是社會與家庭的責任了。經過以上幾種情況,顯而易見,一些教師與家長對課后服務工作在意識上還有許多誤區。其實學生的整體發展無法脫離家校共建的合力,不管哪一方面的不足,都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
(二)質量不足
第一,校內課后服務工作質量有待提升。雖然課后工作都是在學校進行,教學方法也在持續創新。但是,當前的課后服務模式還無法滿足學生掌握學習技能的要求。比如,有一些活動表面上看著非常熱鬧,卻沒有有效提升學生的技能;還有一些活動的進行并沒有以學生自愿參加為前提,也沒有考慮他們的興趣愛好;還有一些活動沒有關注部分性格內向的學生,通常都是由一些其他學生做“代言人”。
(三)資金不足
學校實施課后服務工作,不僅需要獲得政府政策的支持,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與資金。大部分學校都因為學校資金不足,沒有精力拿出大量資金建設場地、培訓教師以及購置設施等。課后工作的開展在無形中增加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量,進行課后服務工作的教師大部分都是義務教育。如果教師的付出沒有得到合理補償,長期下去就會很難調動從事課后服務的教師的工作熱情,最后就會影響其工作質量。
二、小學課后服務實施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家校溝通與交流不足
學生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嚴重不足,是小學課后服務無法獲得滿意成果的主要成因。課后服務可以說是家庭教育的轉化,課后服務的教育內容雖然不是正式課堂,但也是和學校教育有效融合的教育內容。學校作為課后服務的主要進行主體,應對課后服務在進行過程中的主要細節進行掌控。當課后服務進行時,學校只是站在自身的真實情況出發,嚴重忽略了學生家長對課后服務的真實需求,導致在執行過程中產生學生家長與學校之間的需求不統一。例如,課后服務時間與學生家長的下班時間相撞,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枯燥以及沒有特色活動等。大部分學校都是用簽訂協議的方法告知家長,學校方面與學生家長方面對課后服務開展的具體細節并沒有進行深入的溝通,大部分家長也不知道在這一期間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么,學校也沒有和學生家長進行及時的反饋,導致大部分學生家長質疑課后服務工作。
除此以外,學校在進行課后服務時,對課后服務的實施內容與相關事宜并沒有進行及時的公布,這一項工作做得不夠公開與透明。因此,學校在開展課后工作過程中,需重視以學生為主體,掌握家長的真實需求,將家校溝通工作做好的同時,融合學校的真實情況并借助校外力量進行多姿多彩的課后活動。實際上,課后服務工作的大力執行,學校方面、教師方面以及學生家長方面的真實需求并沒有獲得彼此的理解,對這一工作的權責也沒有進行有效辨別。因此,學校設計嚴格與規范的工作流程是小學課后服務進行的主要核心,更是推進課后工作健康發展的主要原因。
(二)課后服務工作和教師權益之間的沖突
學校方面主要負責承擔課后服務工作,最后執行課后服務工作的進行者也主要是教師,教師是將課后服務工作貫穿的執行者,從學生的安全到課后服務內容,都離不開教師的辛苦付出,所以,就會順其自然地延長教師的工作時間,工作壓力與負擔也會不斷上升。開展課后服務工作就一定會觸及教師的利益,所以就會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一定的阻礙力量。我國當前時期的教師人數還是非常緊張的,教師的工作壓力也非常大,不能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全心全意的無私奉獻,更加不可以對有抵觸情緒的教師進行指責。教師的時間也不是無限的,正常的教學任務已經非常繁重,再增加課后服務工作的延長,工作量逐漸增多,長期下去就會導致教師的教學態度出現敷衍的現象,思想也會逐漸懈怠,導致教師的工作熱情與課后服務工作質量逐漸下降。其實,教師開展課后服務與保障自身的權益并沒有沖突,反而是一種相輔相成的狀態。只有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才能不斷提高教師對工作的熱情,課后服務質量才可以獲得有效保障。我國當前政府為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已經對進行課后服務的教師給予薪酬補貼。但是薪酬補貼對教師的吸引力并不是非常大,只依賴物質補貼也無法從基礎上解決教師與課后服務之間的矛盾,還需要從基礎上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與工作量,大力投資師資隊伍,從而推進教師專業性發展,這就需要政府機構與學校方面一起展開一系列措施確保教師權益。
三、城市小學課后服務工作開展的解決對策
(一)教育部門與學校統一思想,提高課后服務意識
教育部門頒發的有關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要求中明確提出:學校必須將課后服務工作當成教育教學的延伸與補充。各個學校都應對課后服務工作提起重視,以此提升學生整體素養的高度,必須意識到課后服務工作具有一定的緊迫性以及重要性,大力提升對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還應積極、主動地發揚教師關愛學生、愛崗敬業以及教書育人的無私奉獻精神,發揮課后服務工作的主要渠道作用。除此以外,還應提高家校溝通頻率,教師可以經過舉辦家長座談會或家訪等的方法,為家長普及課后服務的工作內容以及教育部門發布的有關政策,以此獲得家長的支持與信任,形成家校合力模式,一起將課后服務做好。與此同時,教師需積極、主動地觀察學生的性格特點,對學生開展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課后服務能有效彌補課堂教育的不足,是推進學生整體發展與深入挖掘學生內在潛力與創新能力的主要方法,課堂教學是對班級所有學生進行教學的共性教育,一堂課程是40分鐘左右,但是教師需面對30名甚至更多的學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展示自身的機會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每一名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與不均衡性,集體教學模式也無法照顧到每一名學生。而教師可以發揮課后服務的空間優勢與時間優勢,進行因材施教,取長補短,促使學生可以在課后服務過程中不斷展現、完善、實現自我。教師需用正確的眼光看待課后服務的教育性,掌握好教育機會,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將學生培養成充滿自信心、活潑大方、有思想、有抱負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只有教師將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課后服務才可以真正發揮自身的作用。
(二)豐富與完善課后服務機制,提高課后服務質量
學校教育是培養學生能獲得整體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具有固定的教學環境與具備專業知識的教師與一定人數的學生,對學生具有相同的培養目標、班級管理制度與相同的教學內容,為滿足學生性格的發展需求創造了可能。課后服務屬于學校教育的一環節,和學校中的課堂教學任務進行比較,時間與空間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有效彌補與優化課堂教學的缺點。課后服務能有效拓展學校教育范圍,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真實需求。學校方面可以發揮課后時間的作用,為學生創造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經過對課后服務的調查發現有一部分學校已經利用課后服務對學生開展校本課程的教學;還有一部分學校帶領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大部分學校還創建了豐富多樣的藝體類課程。
豐富多樣的課后服務工作尊重學生的想法與選擇權,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真正發揮學生在學習知識時的主動性。學校安排這些豐富多樣的課后活動,可以有效促進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將課后服務安排到教學計劃中,需要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時間與休息時間,不斷優化課后服務內容與方法,豐富與完善課后服務機制以及評價模式,以此保證學生在課后服務中的安全。課后服務工作必須堅持學生與家長都同意的原則,學校需憑借師資力量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課后服務工作,提升服務質量,而且要堅持面向所有學生,不僅僅要關注部分學生的興趣特點,還要重視所有學生的整體發展,放眼于培養他們的各種技能,也就是進行輔導練習、趣味運動以及社團活動等,不僅要讓學生動起來,還要讓他們經過參加課后輔導學到一技之長。將課后服務發展成“你無我有,你有我新”的特色,盡最大的努力使課后服務工作達到學生家長的滿意與社會的滿意,堅決阻止把課后服務工作變相成補課模式或集體教學模式。
(三)整合資金,提高對課后服務工作的投資力度
基礎設施是開展課后服務工作的重要基礎,各個學校應積極、主動地籌措資金,以此更新服務設施。比如,以“家長委員會委托”“政府購買服務”“企業贊助”等一切方法調動能調動的力量,開展多方位籌資,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后服務工作。學校方面應將資金使用到場地建設、教師培訓以及購買器材等,嚴禁以課后服務的名義隨意收費,建議對課后服務的教育工作者給予一定的補助,其工作需要獲得教育部門以及政府部門的肯定。只有進行這樣的模式,才可以真正提升教師參與課后服務工作的熱情與積極性,才能促使學校當好工作的主體者。
(四)政府主導的多元參與原則
多元合作機制是協同治理課后服務的主要原則之一。在規范城市小學課后服務過程中,政府部門具有一定的義務與能力發揮主導作用。例如,政府部門可以為一些收入比較低的家庭子女與留守兒童等這種弱勢群體提供課后服務教育的基礎保障,也可以組織社區進行公益活動,降低學校方面的課后服務工作壓力,這樣就能有效阻止出現課后服務阻礙。只將學校當成是開展課后服務的唯一主體,必然會為學校工作帶來一定的壓力,對課后服務的健康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政府機構需加強和學校的合作,不斷創新和學校合作的各種途徑,有效發揮教育資源的作用,這樣能有效降低學校方面的人力壓力與物力壓力。
(五)家委會需要做好溝通工作
家委會的主要工作就是方便家校合作與溝通而產生的,促使學生家長能融入學校中的課后工作,對學校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了解,并具有知情權、參與權以及評議權。家委會需幫助學校排憂解難,家委會作為家長代表需積極主動地協助學校工作,對雙方的訴求進行反映與平衡,發揮支撐的作用。例如,家委會在學校需起到監督者的作用,對課后服務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展開評價,還需作為家長代表向學校提供工作意見與反饋。除此以外,還需成為學校的助力者,為其他學生家長解答不清楚的地方,促使學校在執行任務時不會在家長的影響下而出現縮手縮腳的現象。與此同時,還需發揮學校的作用創建支援服務機構,以此保障課后服務發展獲得更加有效的方案,以此讓學生感受到優秀的課后服務品質,由學校到家委會,最后再到學生家長這種層層遞進的模式,促使課后服務能真正幫助每一名學生。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小學課后服務工作開展的問題,并對其實施困境的成因進行了分析,主要是家校溝通與交流不足、課后服務工作和教師權益之間的沖突,然后提出了城市小學開展課后服務工作的對策,即教育部門與學校統一思想,提高課后服務意識;學校豐富與完善課后服務機制,提高課后服務質量;整合資金,提高對課后服務工作的投資力度;政府主導的多元參與;家委會做好溝通工作等。經過以上內容的講解,能了解到在城市小學進行課后服務工作是促進社會和諧與家庭和睦的重中之重,是創建和諧社會與文明社會之要。教師應不斷優化與創新課后服務工作,以此推動小學生的整體發展。
注:本文為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2020年度重點資助課題“城市小學生課后服務策略研究——以張掖市城區小學生為例”(課題編號:GS[2020]GHBZ17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左毓紅)
13415005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