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帆


摘要:目的 淺析射血分數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應用小劑量沙庫巴曲纈沙坦與培哚普利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抽取40例射血分數降低慢性心力衰竭作為研究對象,均源自于202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20例,對照組接受培哚普利治療,研究組接受小劑量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就患者治療效果及心功能指標進行組間比較。結果 研究組患者LVEF指標(43.76±6.02)%、LVEDD指標58.52±3.04)mm高于對照組(40.11±5.27)%、(60.74±3.78)mm,CO(4.57±0.48)L/min低于(4.02±0.44)L/min,且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0%高于對照組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射血分數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小劑量沙庫巴曲纈沙坦具有積極意義,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心功能指標,改善治療效果。
關鍵詞:培哚普利;沙庫巴曲纈沙坦;射血分數降低;慢性心力衰竭
【中圖分類號】R54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現如今,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慢性心力衰竭發生率明顯提升。該病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病后預后差[1]。有臨床研究顯示[2],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因患者心臟泵血功能不足而致。臨床針對該類患者主要采取藥物治療,但常規治療藥物整體治療效果不佳。沙庫巴曲纈沙坦是全球首個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雙重抑制劑,其不但能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造成抑制,還能避免循環中鈉尿肽降解,從而改善心臟纖維化進程。2018年我國慢性心力衰竭指南提出該藥需從小劑量開始,每2~4周增加劑量,逐漸增加至(200mg)[3]。鑒于此,本文就射血分數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應用小劑量沙庫巴曲纈沙坦與培哚普利治療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40例射血分數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源自于202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20例,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45~75歲,平均(62.71±2.67)歲。研究組男11例,女9例,年齡45~72歲,平均(62.63±2.57)歲。患者基線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1.1 納入標準
①入組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相關診斷標準,或既往存在慢性心力衰竭病史;②患者年齡≥18歲;③超聲心動圖左室射血分數≤40%;④患者及家屬知情,依從性良好,可配合治療。
1.1.2 排除標準
①既往存在重度心臟瓣膜病、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及肥厚梗阻性心肌病;②既往伴有血管性水腫疾病;③對本次實驗應用藥物存在過敏史的患者;④存在癥狀性低血壓;⑤伴有精神疾病、認知障礙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入組患者均接受常規利尿、糾正水電解質、吸氧等治療,同時對患者納入攝入嚴格控制。對照組接受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治療(寧波美諾華天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541,4mg/片)2~4mg/次,1次/d,根據患者血壓狀況適當增加用藥劑量至4~8mg/次,1次/d。研究組接受小劑量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治療(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90001,50mg/片)起初劑量為50mg/次,2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接受1個月治療。
1.3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心功能指標。①治療效果可分為三項[4],顯效為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且心功能恢復正常,NYHA等級改善超過2級;有效為患臨床癥狀明顯改善,NYHA等級改善1級;無效為上述指標均未達到。②心功能指標包含: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心排血量(CO)。
1.4 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x±s)用于表達計量資料,χ2用于檢驗計數資料,P決定是否有差異,其中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組間比較
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治療效果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組間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LVEF、LVEDD指標降低,且CO指標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有相關數據顯示[5],慢性心力衰竭發病率及病死率顯著提升,據2003年流行病學調查顯示,35~74歲人群患有心力衰竭的風險占4.1%。因此,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極為重要,也是心血管領域研究的重難點問題。現如今,臨床針對該病主要使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治療,例如培哚普利,其能對AngⅡ的生成造成抑制,釋放舒血管物質,促使血管獲得舒張及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減輕心臟前后負荷。雖該藥物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中獲得較大的進展,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治療5年內死亡,整體效果欠佳[6]。
隨著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新型抗心衰藥物的誕生給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帶來新希望,例如沙庫巴曲纈沙坦,該藥物是一種復合制劑,由腦啡肽酶抑制劑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共同構成的新型抗心衰藥物[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CO指標均升高,LVEF、LVEDD指標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小劑量沙庫巴曲纈沙坦能有效起到治療效果。腦啡肽酶抑制劑及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組成的復合制劑,具有較強的雙重作用機制,其能在心衰發生時對抗血管緊張素Ⅱ、內皮素等激素釋放引發的水鈉潴留,通過排鈉、利尿、舒張血管,從而起到減輕心臟負荷的效果。同時能延緩與逆轉心室重構,通過阻斷AngⅡ的生理活性,有效避免心衰病情進展,并在腦啡肽酶抑制劑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共同作用下,使AngⅡ的生理活性逐漸降低,進而從根本上抑制心臟毒性作用,緩解心臟前后負荷,改善預后狀況。除此之外,隨著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劑量增加,能促使血清肌酐、尿酸水平提升,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腎功能指標。且心力衰竭會引發交感神經系統、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和利鈉肽系統異常激活,通過促使血壓升高及增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分泌,從而導致腎功能損傷的病理改變。而沙庫巴曲纈沙坦能有效抑制鈉在近端和遠端腎單位的早吸收,增加尿鈉排泄量,對腎小管、腎小球反饋進行調節,對腎臟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總而言之,針對射血分數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應用小劑量沙庫巴曲纈沙坦能有效提升治療效果,改善心功能指標,治療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張良勝,劉星,翟超楠. 沙庫巴曲纈沙坦與培哚普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對心腎功能及血漿miR-423-5p的影響[J]. 右江醫學,2021,49(4):276-282.
[2] 潘東,蒲麗君,王偉,等. 沙庫巴曲纈沙坦與培哚普利對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構的對比研究[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1,25(7):93-97.
[3] 牛瀟玉,趙曉燕. 沙庫巴曲纈沙坦及培哚普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對比[J]. 重慶醫學,2019,48(11):1874-1877.
[4] 庾穎怡,張紹添,歐陽勇. 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治療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的療效與安全性[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1,21(79):191-193.
[5] 姚丹,鄭菊,龐翀,等. 沙庫巴曲纈沙坦對慢性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超聲參數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1,25(7):81-84,88.
[6] 劉春田,王曉娟. 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對射血分數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神經內分泌激素水平的影響[J]. 實用老年醫學,2020,34(10):1034-1037.
[7] 張志敏,趙連友,付勤德,等. 沙庫巴曲纈沙坦改善射血分數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與脈搏波傳導速度的關系[J]. 心臟雜志,2020,32(5):493-497.
121750170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