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國高 李正永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不同治療時間窗對患者獲益程度影響及效果。方法: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為研究對象分2組。對照組發病3h后接受治療,觀察組發病3h內接受治療。對比兩組心功能、不良事件、相關實驗室指標情況。結果:兩組相比,觀察組實驗室指標、不良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心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STEMI患者越早實施介入治療,其治療效果越高,不良事件發生風險更低,對患者的獲益程度更大,預后更好。
關鍵詞: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治療時間窗;心功能;實驗室指標;不良事件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是因冠狀動脈血栓形成造成血管阻塞,心肌灌注被中斷,引發心肌細胞缺氧、缺血、壞死等綜合征,具有病死率、發病率高以及起病急等特點[1]。大量研究結果表明,STEMI患者有效救治時間比較短,大多數患者會因未及時治療而死亡,若患者及時接受介入治療,可提升臨床療效[2]。本文著重分析,STEMI患者不同治療時間窗,對其獲益程度影響和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資料時間:2019年1月-2021年12月。以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按照患者發病到治療時間的不同,分為2組各30例。對照組男、女為12例、18例,年齡45~70歲,平均(60.23±5.14)歲;觀察組男、女為14例、16例,年齡43~72歲,平均(60.08±5.12)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納入:符合診斷標準;基本資料齊全;可正常交流溝通;意識清晰;自愿參與本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照組于發病3h后接受治療;觀察組于發病3h內接受治療。兩組患者手術方法一致。患者確診后,實施冠脈造影檢查,對血管閉塞和狹窄程度進行評估與判斷,觀察血管壁實際狀況。針對血管50%以下狹窄的患者,不可置入支架;針對血管狹窄50%以上患者,要將支架置入到病變部位,重建再灌注梗死血管。全部患者術前需口服300mg阿司匹林片以及300mg氯吡格雷片實行雙抗治療,口服阿托伐汀40mg強化調脂。術中建立靜脈通路,給予100IU肝素。術后口服硝酸酯類、阿司匹林片等藥物實行二級預防。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情況,包含LVDEd(左室舒張末徑)、LVEF(左室射血分數)、LVSEd(左室收縮末徑)[3]。
(2)統計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
(3)對比治療前后相關實驗室指標,包含AngII(血管緊張素II)、ALD(醛固酮)、BNP(血漿腦利鈉肽)[4]。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x±s)、計數資料行t檢驗、x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心功能指標
治療前兩組心功能指標水平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心血管不良事件
較之對照組,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P<0.05)。見表2。
2.3相關實驗室指標
治療前兩組相關實驗室指標水平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急性心梗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出現心肌缺血、血管阻塞現象,而冠狀動脈形成不穩定斑塊,是導致急性心梗的基礎,當情緒過激、過度勞累等因素影響下,斑塊出現破裂、膠原暴露,導致局部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進而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損傷[5]。STEMI多發于中老年群體,近幾年發病率逐漸上升。據調查,STEMI屬于急性非創傷性胸痛類疾病,當冠狀動脈閉塞時間超過18min,患者容易出現心肌細胞壞死,如閉塞時間超過3h,患者三分之二的心肌細胞就會壞死,若患者閉塞時間大于6h,心肌可能出現梗死,威脅生命安全;所以對STEMI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6]。目前治療STEMI患者常用方法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可促使梗阻冠脈再通,恢復心肌血供,及時恢復心肌細胞功能。
有研究顯示,及時對STEMI患者展開治療,可降低死亡率,促進療效[7]。本次兩組試驗表明,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實驗室指標均低(P<0.05),心功能指標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這就說明,在最短時間內為患者實施介入治療,可改變心功能指標水平,減少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確保生命安全性;同時證明上述研究觀點。
部分學者認為,冠脈介入治療運用到STEMI患者救治中,具有較高價值[8]。其療法是通過開通阻塞血管,對心肌細胞實行再灌注,縮小梗死面積,最大程度降低死亡率。研究中可發現,STEMI患者血管堵塞現象,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的主要原因,而缺血現象持續時間越久,對患者心肌創傷就會越嚴重,甚至造成心肌壞死情況,所以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可開通梗死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緩解臨床癥狀,減輕痛苦。越早接受介入治療,就能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冠狀動脈血流,提升治療效果。同時早期治療也可抑制機體的炎癥反應,減少心肌損傷,改變心功能以及其他指標,具有積極意義。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時間窗效果顯著。但本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及欠缺,醫院收治患者數量有限,本研究選擇樣本量較少,還受患者所在地區以及各種因素影響,選取樣本期間存在差異或偏倚性,后期可擴大樣本納入范圍,把更多合適患者邀請到研究中,從而獲取全面結論。在研究中,還可按照患者性別或者年齡實行分組,了解觀察組治療時間窗,對不同性別、年齡的STEMI患者,其治療效果是否存在差異。
綜上所述,STEMI患者越早實施介入治療,其治療效果越高,不良事件發生風險更低,對患者的獲益程度更大,預后更好。
參考文獻:
[1]王金標. 急診應用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治療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探討[J]. 中國實用醫藥, 2020,15(19):2.
[2]程飛, 張密, 許海軍,等. PCI不同時間窗對ST段抬高型心梗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清WBC,CD40L和cTnI水平的影響[J].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20,26(7):5.
[3]張眉, 何雅麗, 譚震. 不同缺血時間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血栓抽吸獲益程度的影響[J]. 臨床內科雜志, 2019,36(11):4.
[4]孫玉霞, 王亞靜. 不同時間窗下延遲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J]. 中國實用醫刊, 2019,46(20):3.
[5]紀東華. 不同時機PCI治療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腦利鈉肽及心室重構的影響[J]. 吉林醫學, 2019,40(9):3.
[6]翟恒博, 關紹義, 李毅,等. 不同時間段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血栓抽吸術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預后影響[J]. 臨床軍醫雜志, 2020,48(5):4.
[7]楊震, 胡軍, 左麗, et al. 靜脈溶栓時機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發生率的影響[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20,20(7):4.
[8]左雪冰, 張迎花, 蕭克令,等. 入院時間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時間延遲和近遠期預后的影響[J].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20,25(4):6.
245850170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