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琴



摘要:目的:分析足月胎膜早破產婦相關因素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近一年來(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7例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孕婦設為胎膜早破組,另選同期的26例正常分娩產婦設為健康組,評測兩組孕婦指標分布情況、分娩方式、妊娠相關危險因素和母嬰結局情況并進行組間對比。結果:胎膜早破組中存在引產流產史者8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6例、性生活頻繁者7例、陰道炎宮頸炎史10例、糖尿病6例,健康組中存在引產流產史者1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1例、性生活頻繁者1例、陰道炎宮頸炎史2例、糖尿病0例,兩組受試者在引產流產史等指標方面比較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胎膜早破組胎位異常7例、巨大兒6例、瘢痕子宮5例、多胎妊娠3例、雙胎妊娠2例,健康組僅出現1例胎位異常,無瘢痕子宮、雙胎妊娠和多胎妊娠、巨大兒,兩組受試者在胎位異常等指標方面比較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胎膜早破組分娩方式為:5例陰道助產、5例陰道順產,另外17例患者為剖宮產,健康組分娩方式為:10例剖宮產,16例陰道順產,無陰道助者,兩組受試者在分娩方式方面比較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胎膜早破組出現22例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81.48%,健康組出現2例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7.69%,胎膜早破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健康組(P<0.05)。結論:足月胎膜早破產婦比健康孕產婦存在更多的危險因素,臨床應及時進行分析,從而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改善母嬰結局。
關鍵詞:足月胎膜早破;母嬰結局;影響
【中圖分類號】R71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2
胎膜早破是臨床上的多發癥狀,主要是指孕產婦在分娩前胎膜自然破裂,該病癥屬于孕產婦在圍產期的妊娠并發癥中發生率較高的類型,可引起早產、及多種新生兒并發癥,嚴重者甚至導致圍生兒死亡,因此,掌握胎膜早破相關危險因素并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措施至關重要[1]。國外相關研究報道稱,胎膜早破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其定義為臨產前胎膜的自發性破裂情況,胎膜早破會造成羊水外漏,從而導致了胎兒在宮內羊水量減少后影響母嬰臨床安全,另一方面,還有其它多種因素也會造成母嬰不良妊娠結局風險,因此臨床人員應早期了解風險因素類型,從而及早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保障母嬰健康和生命安全[2]。為進一步分析足月胎膜早破產婦相關因素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本文選取了我院近一年來(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7例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孕婦和同期的26例正常分娩產婦進行臨床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近一年來(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7例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孕婦設為胎膜早破組,另選同期的26例正常分娩產婦設為健康組,足月胎膜早破診斷標準:孕周為28周~37周;陰道涂片檢查表明存在羊齒植物葉狀結晶;無臨產征兆;孕婦陰道流出大量的液體,陰道窺器檢查顯示羊水從宮口流出或陰道后窟窿處有羊水積聚;陰道液pH 值>6.5;按月經史、宮高測量、早孕檢查、早期和中期B超檢查準確估計孕周。胎膜早破組中年齡最小20歲,最大40歲,平均年齡(28.68±2.45)歲,孕周38周-40周,平均孕周(39.11±0.45)周,其中有17例為初產婦,另外10例為經產婦;健康組年齡最小21歲,最大40歲,平均年齡(29.81±6.42)歲,孕周38周-41周,平均孕周(39.74±0.48)周,其中有16例為初產婦,另外10例為經產婦,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收集整理產婦的所有資料,并對兩組產婦的引產流產史、性生活、糖尿病、陰道炎宮頸炎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臨床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并分析產婦的胎位異常、巨大兒、瘢痕子宮、雙胎和多胎妊娠等妊娠相關因素,統計分娩方式以及絨毛膜羊膜炎、產褥感染、圍生兒死亡、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肺炎等母嬰結局情況,并對兩組孕婦以上情況進行組間對比。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對本次研究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采用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指標包括患者的年齡、孕周等),以卡方χ2檢驗計量資料(指標包括患者的危險因素、分娩結局等),P<0.05時提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孕婦的臨床指標對比
胎膜早破組中存在引產流產史者8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6例、性生活頻繁者7例、陰道炎宮頸炎史10例、糖尿病6例,健康組中存在引產流產史者1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1例、性生活頻繁者1例、陰道炎宮頸炎史2例、糖尿病0例,兩組受試者在引產流產史等指標方面比較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孕婦妊娠相關危險因素情況對比
兩組受試者在胎位異常等指標方面比較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兩組孕婦的分娩方式對比
兩組受試者在分娩方式方面比較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兩組孕婦、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胎膜早破組出現22例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81.48%,健康組出現2例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7.69%,胎膜早破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健康組(P<0.05),見表3。
3 討論
足月胎膜早破是指妊娠超過 37周在臨產前的胎膜早破,在臨床婦產科的發生率較高,屬于一類常見的產科并發癥,胎膜早破的后果是增加了難產、產褥感染等后果,程度嚴重時也可能造成胎盤早剝,從而造成了胎兒窘迫發生,影響到母嬰健康和生命安全[3]。對于胎膜早破的干預,臨床應合理掌握時機,一旦胎膜破裂發生超過一天,則很容易引發宮內感染以及多種產后并發癥,因此較多研究者認為在胎膜早破24小時內及時干預[4]。
研究表明,胎膜是一個包裹胎兒的密閉環境,主要由絨毛膜、羊膜等構成,其作用主要是作為屏障,保護胎兒的生長發育,同時能夠發揮一定的呼吸、營養、排泄效果,而當外部及內部環境發生變化以及其它某些異常因素引起胎膜彈性及張力發生改變,便會造成胎膜難以承受羊膜腔內壓力,從而導致了胎膜在臨產前破裂,即胎膜早破[5]。大量的研究表明,胎膜早破發病機制的復雜度較高,目前臨床上對此并無明確的定論[6]。
國外相關報道稱,胎膜早破的發生率較高,臨床根據胎膜破裂的時間,把胎膜早破分成兩種:足月胎膜早破與為足月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時間在37周以內則為未足月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時間在37周以后則為足月胎膜早破。在胎膜早破發生以后,會喪失原本完整胎膜的屏障作用,病菌開始逐步入侵,從生殖道經宮腔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從而引起其它多種并發癥出現,所以,了解胎膜早破的影響因素及早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對于保障母嬰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7]。
目前臨床對引發胎膜早破的原因還沒有明確的定論,眾多臨床資料表明,可能與感染、自爆因子、胎膜病變等因素有一定的關系,尤其是感染[8]。一旦孕產婦出現胎膜破裂,容易引起羊水外流,造成母體宮內感染,引起宮縮乏力甚至難產等不良結局。同時,眾多臨床研究者表明,胎膜早破也是造成難產的主要原因,因此,一旦孕產婦發生胎膜早破則提示難產發生的風險較高,醫護人員需要提高重視[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胎膜早破組引產流產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性生活分布率、陰道炎宮頸炎史、糖尿病比率明顯比健康組更高,組間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由此表明,陰道炎宮頸炎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引產流產史、性生活分布率、糖尿病會增加胎膜早破的發生率,分析其原因,一旦孕產婦出現糖尿病、高血壓之后便容易出現宮內感染,并進一步導致母體營養失去平衡,進而引起胎膜早破;此外,陰道炎宮頸炎史和性交頻率過高,容易制造更多的病原菌,病原菌從陰道生產水解酶,造成細胞外基質降低,大大增加胎膜脆性,并導致胎膜早破發生;除此之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胎膜早破組胎位異常、雙胎和多胎妊娠、瘢痕子宮和巨大兒等比例均顯著高于健康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為:胎位異常容易擴張骨盆以及胎兒先露部位的間隙,增加羊膜腔的壓力,造成壓力不均,引起胎膜薄弱部位破裂;巨大兒、多胎妊娠、瘢痕子宮都可能增加孕產婦的腹部壓力,引起胎膜結構改變,最終引發胎膜破裂。同時,胎膜早破組孕婦的絨毛膜羊膜炎、產褥感染、新生兒肺炎、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高于健康組孕婦,產后出血則明顯比健康組孕婦更多(P<0.05),主要是由于胎膜發生早破之后會造成羊水外流,并引起產婦的羊水量出現下降,使得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病幾率增加;與此同時,在孕婦出現胎膜羊水量降低、宮內窘迫后會導致宮縮出現、宮內感染增加,從而產后出血的發生幾率顯著上升;國外相關報道稱,孕婦胎膜破裂時,容易引發羊水污染,增加絨毛膜羊膜炎的發生率,孕婦一旦發生胎膜早破,會大大削弱母體對胎兒的保護功能,同時增加新生兒窒息和肺炎的發生率,嚴重者可致死。因此,圍產期孕產婦應加強相應的檢查,預防陰道炎等感染病因,同時在孕期合理用藥宮縮抑制劑,適當延長妊娠時間;此外,適量使用糖皮質激素,以加速胎兒肺部的生長發育,減少腦室內出血等相關并發癥。
國外相關研究者通過對100例足月胎膜早破產婦進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試驗結果顯示,足月胎膜早破發生的獨立影響因素包括人工流產/引產在兩次以上、生殖道感染、胎位異常;國內一些研究者表明,足月胎膜早破影響因素眾多,如人工流產、是否巨大兒、是否有引產史、有無生殖道感染、有無慢性咳嗽、外傷史、性交頻繁等,因此對于存在以上情況的孕婦需要加強監護,積極給予針對性措施,避免或減少足月胎膜早破的發生,從而減少對母嬰的不良影響[10]。
本文通過對我院收治的27例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孕婦和同期的26例正常分娩產婦進行對比分析,通過評測兩組孕婦指標分布情況、分娩方式、妊娠相關危險因素和母嬰結局情況顯示,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危險因素較多,臨床應及時進行分析,從而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改善母嬰結局。
綜上所述,足月胎膜早破產婦比健康孕產婦存在更多的危險因素,臨床應及時進行分析,從而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改善母嬰結局。
參考文獻:
[1]曹世姣,曾燕玲,葉柳青,潘蕾.生殖道GBS感染與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圍生期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0,7(31):36-37+55.
[2]雷蕾,羅利平.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陰道菌群微生態分析及抗感染治療時機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21,15(02):111-116.
[3]李凌潔,蘇靜,高海霞,王沛沛,席作明,張廣霞.頰粘膜含化米索前列醇在足月胎膜早破孕婦促宮頸成熟中的應用[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20,41(01):96-99.
[4]黃憲霞,劉雪梅,杜升燁,杜波,閆慶新,薛美.母體血內脂素降鈣素原及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聯合預測胎膜早破合并宮內感染的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21):4928-4930.
[5]段一丁,冀濤,王新彥,郝曉玲,李洪霞.臍血和羊水中TNF-a、G-CSF、MCP-1、S100B蛋白水平檢測用于診斷胎膜早破胎兒腦損傷的效果研究[J].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2021,13(10):1607-1610+1614.
[6]薛艷,黃雪梅,柏力丹,門嫻,袁明英.血清孕激素受體膜成分1和鈣結合蛋白S100A8/9對胎膜早破合并宮內感染的評估價值[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1,31(20):3186-3190.
[7]符春麗,唐梅,林麗慧,鄧森靈,王慧玲.NLRP3通路相關蛋白在胎膜早破孕婦胎膜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組織學絨毛膜羊膜炎的關系[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1,31(16):2502-2506.
[8]高艷杰,龔春桃,汪海霞,卻穎睿,蔡紅蓮.血清β-HCG PCT CRP及分泌物GBS聯合檢查在預測胎膜早破孕婦并發絨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兒感染的臨床價值[J].河北醫學,2021,27(06):930-934.
[9]汪洪友,周建波,于蕾,王永芳.胎膜早破孕婦外周血CD_8~+CD_(25)~+FoxP3~+調節性T細胞表達水平對輔助性T細胞1/輔助性T細胞2平衡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21,44(10):926-930.
[10]張玉梅.乳酸菌陰道膠囊聯合利托君對早產胎膜早破孕婦陰道微生態及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J].華夏醫學,2021,34(03):116-120.
233950052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