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宏

摘要:目的 探討多排螺旋CT診斷婦科盆腔腫瘤的價值。方法 選擇本院2018年5月-2020年8月收入的92例婦科盆腔腫瘤患者,分別給予B超和多排螺旋CT檢查,觀察多排螺旋CT診斷婦科盆腔腫瘤的符合率。 結果 多排螺旋CT診斷符合率96.74%,比B超診斷符合率88.04%高(P<0.05)。 結論 多排螺旋CT診斷婦科盆腔腫瘤的診斷符合率較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多排螺旋CT;婦科盆腔腫瘤;B超;準確性
【中圖分類號】R71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婦科盆腔腫瘤是臨床女性中的常見疾病,主要的表現為盆腔腫塊,其中卵巢腫瘤最多,除了盆腔腫塊的病史之外,還伴有下腹脹的表現,臨床通常采用B超和CT對該疾病進行臨床診斷[1]。其中B超為診斷該疾病的傳統方法,具有操作簡單、經濟、可重復性等優點,能夠比較清楚的顯示出病灶的具體位置、大小等,但是對于病灶與周圍組織器官之間的關系難以判斷。多排螺旋CT具有比較高的密度和空間分辨率,能夠清晰的顯示病灶形態、大小,與周圍組織結構之間的關系,進而在該疾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2]。基于此,本研究探討了多排螺旋CT診斷婦科盆腔腫瘤的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5月-2020年8月收入的92例婦科盆腔腫瘤患者,年齡25-74歲,均數為(48.52±2.37)歲。其中子宮肌瘤26例、子宮頸癌22例、卵巢良性腫瘤25例、卵巢癌19例。納入標準[3]:(1)所有患者均符合B超和多排螺旋CT檢查的適應證;(2)所有患者均得到手術病理檢查確診;(3)對本研究均知曉同意;(4)臨床資料均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婦科疾病;(2)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3)處于妊娠或哺乳期者;(4)精神、認知存在障礙者。
1.2方法
B超檢查:在檢查之前囑患者保持膀胱充盈的狀態,之后應用邁瑞DC-N2S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患者進行檢查,協助患者取平臥位,將探頭頻率設置為3.5MHz,從患者的恥骨聯合上行進行橫、斜、縱切面的掃查,時刻注意調節增益,充分顯示出病變部位形態、大小、腫塊與周圍臟器之間的關系,顯示出子宮具體的形態、大小、內膜、雙側附件等情況。嚴密觀察病灶內部的血流信號分布情況,判斷血流信號的性質,測量和記錄血流動力學的各參數和阻力指數,判斷是否出現浸潤,若是出現浸潤便要仔細判斷浸潤程度。多排螺旋CT檢查:應用的儀器為飛利浦Aquilion16排螺旋CT,設置管電流為110MAS、管電壓為120KV、層厚為2mm、球管旋轉時間為0.5s、間隔0.5mm,在掃描之前2-4小時囑患者口服大量的清水,保持膀胱充盈狀態,并將紗布卷塞入患者的陰道中。協助患者取仰臥位,掃描的范圍是從恥骨聯合到髂嵴,若是病變的范圍比較大,便要將掃描范圍適當擴大。首先采用平掃的方式確定病灶的位置和密度,之后再做增強掃描,應用高壓注射器抽取80-100ml的碘海醇經患者前臂給予靜脈注射,注射速率為3.0-3.5ml/s,在對比劑注射之后的25秒和90秒做二期增強掃描,每一例都進行多平面重建。
1.3觀察指標
(1)B超和多排螺旋CT的診斷符合率比較。(2)不同盆腔腫瘤的B超和多排螺旋CT檢查圖像特征觀察。
1.4 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x±s)用于表達計量資料,χ2用于檢驗計數資料,其中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B超和多排螺旋CT的診斷符合率比較
多排螺旋CT診斷符合率為96.74%,高于B超的88.04%(P<0.05)。見表1:
2.2 不同盆腔腫瘤的B超和多排螺旋CT檢查圖像特征觀察
子宮肌瘤B超檢查時病灶內大多數為低回聲,其中變性者可能表現為混合回聲或強回聲。多排螺旋CT檢查時子宮體部形態異常、子宮壁增厚,進一步采用增強掃描可見病灶成像明顯均一強化,大多呈同心圓層狀,中央部分可能出現鈣化或者壞死;卵巢囊狀良性腫瘤B超檢查腫塊內部未出現回聲,但是囊壁處可能出現強回聲。多排螺旋CT檢查病灶的邊界比較銳利,并且囊壁比較薄,進一步采用增強掃描未見明顯強化;子宮頸癌B超檢查時宮頸呈現不規則的狀態,宮頸處出現不均勻實性的低回聲腫塊,邊界一般不清楚。多排螺旋CT檢查時子宮頸增厚,進一步采用增強掃描可見子宮形態不規則呈現不均勻強化的異常密度影,邊緣欠清,宮旁出現軟組織腫塊影;卵巢癌B超檢查可見病灶的內部回聲不均勻或者均勻,病灶內部出現低阻高速的血流信號。多排螺旋CT檢查病灶的外壁出現乳頭狀突起,病灶的邊緣不整齊,分界不清,進一步采用增強掃描可見病灶的實性成分和囊壁結節出現明顯的強化。
3 討論
盆腔腫瘤是臨床婦科中的多發病和常見病,主要好發于女性的子宮附件等部位,一般情況下發病比較隱匿,大多數患者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或者不會出現典型的臨床癥狀,因此通常會延誤就診,然而隨著病情不斷進展,可能會進一步威脅患者的生育和生命安全,因此早期給予準確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4]。從病理角度來看,婦科盆腔腫瘤能夠分為尿生殖源性腫瘤、間葉組織源性腫瘤、生殖細胞源性腫瘤、神經源性腫瘤,但是實際上大約有9%-10%的盆腔腫瘤都很難進行詳細的歸類處理。在臨手術中,盆腔腫瘤大多表現為實性軟組織腫物,并且腔內大多出現囊變、壞死以及鈣化等情況[5]。
本研究得出多排螺旋CT診斷符合率96.74%,較B超診斷符合率的88.04%高(P<0.05)。B超和CT檢查均為目前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在不同疾病的診斷中各有優缺點。B超檢查主要是利用超聲波對人體不同組織部位出現的反射不同,進而來確定病變的具體位置,另外在操作過程中能夠應用電腦來轉化為圖像,進而能夠使病理結構更加清晰,并且B超檢查簡單方便、經濟[6]。但是在B超檢查時患者腸腔內的氣體可能會對超聲波產生一定干擾,因此會降低盆腔腫瘤的診斷準確率[7]。多排螺旋CT的密度和空間分辨率比較高,并且不會受到患者肥胖和體位等影響,診斷準確率比較高。多排螺旋CT和B超在婦科盆腔腫瘤的診斷中相比定性更加準確,能夠清晰的顯示病灶周圍的組織結構和轉移、侵犯、浸潤等情況,尤其對于腹腔、盆腔、淋巴結轉移、髂窩內積液、腫瘤播散的位置都能夠清楚的觀察到[8-9]。另外由于多排螺旋CT具有較高分辨力,還具有調節窗位的能力及多平面重建技術,骨骼等其他外界因素對其的影響比較小,還能夠進一步明確腫瘤的分期,因此在臨床能夠為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理論依據[10]。
綜上所述,多排螺旋CT診斷婦科盆腔腫瘤的診斷符合率較高,并且還能夠為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理論依據,因此能夠作為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式,值得臨床應用。但是臨床在面對一些具體病例時,臨床表現不典型,在定性和定位上存在困難時還要同時結合其他的影像學檢查方式進行聯合診斷,進而提高診斷準確率。
參考文獻:
[1]胡瑞丹,楊海倉.CT檢查在盆腔惡性腫瘤并發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檢測價值[J].血栓與止血學,2021,27(5):856-857.
[2]劉顯旺,劉宏,薛彩強,等.腹盆腔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CT表現與臨床病理特征[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21,29(3):252-254.
[3]江萍,吉喆,姜玉良,等.導航輔助CT引導放射性粒子治療盆腔復發惡性腫瘤劑量學研究[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21,41(1):50-55.
[4]施璠,劉孜,汪濤,等.CT引導下瘤體內注射Ad-P53治療女性盆腔復發轉移腫瘤的療效觀察[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40(1):122-125.
[5]張翠珠,顧建偉,趙秀娜,等.女性盆腔原發性腫瘤超聲、CT檢查影像學表現及與病理結果對照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20,18(7):127-130.
[6]王琰,王英,段海霞,等.女性產后盆腔原發性腫瘤超聲、CT檢查影像學表現及與病理結果對照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20,18(1):143-145,152.
[7]肖斌.16排多層螺旋CT與經陰道超聲對女性盆腔腫瘤的診斷價值比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24(20):72-74,78.
[8]俞雅,許青,韓序,等.錐形束CT圖像引導在盆腔腫瘤患者調強放射治療中位置誤差測定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2020,17(12):48-51.
[9]王琳,李靜蓉,王瑋.經陰道超聲與CT掃描在診斷婦科盆腔腫瘤中的應用價值對比[J].中國CT和MRI雜志,2019,17(7):119-121,133.
[10]王進.CT導向下125 I粒子植入聯合化療對難治性復發性盆腔惡性腫瘤短期療效、血清腫瘤標志物及預后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20,35(8):1382-1385.
121150118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