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婷



摘要:目的 分析社區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效果。方法 選擇2020.1~2021.12我社區收治的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35)與對照組(n=35),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社區健康教育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前后血糖指標、自我管理行為評分及生活質量情況。結果 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運動鍛煉、血糖監測、飲食控制及科學用藥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護理7天、14天后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 將社區健康教育護理應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能力與生活質量提升,改善其血糖指標,值得推廣。
關鍵詞:2型糖尿病;社區;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糖尿病屬于內分泌科常見疾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者障礙引起的高血糖臨床綜合征,其中2型糖尿病發病率較高。該病臨床癥狀有多尿、多食、多飲等,且具有反復性及遷延性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社區屬于老年患者的基本生活住所,因此開展有效的社區老年健康指導尤為重要。有研究指出[1],針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區健康護理,使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能力提升,改善其血糖指標,提升生活質量水平。故本研究選擇2020.1~2021.12我社區收治的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社區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應用,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2020.1~2021.12我社區收治的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n=35)與對照組(n=35),納入標準:(1)患者符合《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1年版)》中的診斷標準[2];(2)患者知情同意并簽字。排除標準:(1);患有認知障礙患者;(2)患有其它綜合癥患者;(3)患有肝、腎功能異常患者。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10例,病程1~10年,平均(5.43±1.62)年,年齡61~75歲,平均(67.54±6.12)歲;觀察組男22例,女13例,病程2~12年,平均(6.85±2.18)年,年齡65~80歲,平均(70.56±5.20)歲。兩組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主要是給予患者飲食指導與心理護理,進行科學運動指導。觀察組采取社區健康教育護理,步驟為:(1)建立檔案并分類:社區工作人員對患有2型糖尿病老年群體進行統計。依據患者病情類型做科學分類,將患同種疾病的患者進行分組,同時可建立QQ群組,將社區衛生站護理人員設置為QQ群管理人員。并定期在群組中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便于患者對疾病知識的強化性記憶,對老年患者提出的問題及時進行探討并解決。(4)血糖儀用法指導:由于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指標指標,所以需進行定時監測血糖值,社區工作人員應對患者進行血糖儀用法指導,指導患者學會觀察穿刺傷口的皮膚變化情況,不可對同一手指進行反復穿刺,防止引發感染。(5)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可定期在社區內舉行健康知識座談會,邀請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講解,為增加患者對疾病掌握程度,可發放健康教育知識宣傳手冊,利用多媒體視頻進行輔助講解,社區工作人員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疾病相關知識傳授給患者,如治療技巧、生活常識等。(6)飲食及運動指導:對患者飲食習慣做合理調節,鼓勵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建議少食多餐以保持營養均衡;護理人員引導患者適當的運動,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主,散步、打太極等低強度運動為輔,促使患者機體免疫力的提高,并向其家屬普及2型糖尿病病相關知識及預防手段,提高家屬的認知度。
1.3觀察指標
(1)對比組間護理前后血糖指標;(2)根據自我管理行為量表標準[3],對比組間患者護理前后自我行為管理能力,包含:運動鍛煉、監測血糖、控制飲食及科學用藥四項,每項總分7分,分值越高,患者自我行為能力越高;(3)采用SF-36量表的判定標準,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總分100分,生活質量越高,分值越高。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均數±標準差(x±s)描述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n(%)] 描述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組間護理前后血糖指標對比
護理前組間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標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組間自我管理評分對比
護理前組間運動鍛煉、血糖監測、飲食控制及科學用藥評分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運動鍛煉、血糖監測、飲食控制及科學用藥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組間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護理前組間評分無差異(P>0.05);觀察組護理7天、14天后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隨著自然環境的惡化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導致老年2型糖尿病發病率持續上升,且發病時會伴有多種并發癥,治療周期較長,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需盡早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患者住院治療期間,在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下,患者的臨床指標能夠控制在合理范圍,但由于2型糖尿病需終身進行治療,當患者出院后,由于患者缺乏相關護理知識,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促使患者致死率增加,因此應加強相關的護理措施。
有研究指出[4],針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區健康教育護理,使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能力提升,改善其血糖指標,提升生活質量水平。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運動鍛煉、血糖監測、飲食控制及科學用藥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關鍵在于社區健康教育護理通過針對老年患者自身情況實施針對性宣教指導,并起到監督作用,向老年慢性病及家屬普及2型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加強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知識、治療方法等掌握度,使患者充分了解2型糖尿病的危害與誘因,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并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并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借助知識講座等宣傳方式,提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健康意識。另外發現觀察組護理7天、14天后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關鍵在于社區健康教育通過加強老年患者對2型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如危險因素、致病因素等,進一步提升患者及家屬對疾病預防知識的掌握及配合度,最后給予患者相應的飲食及運動指導干預,并將其不良生活習慣進行糾正,對于控制病情及提升生活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將社區健康教育護理應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其血糖指標,提升生活質量水平及自我管理行為能力,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蒲靜,陳瑛,徐圣明.社區強化健康宣教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綜合管理的效果評估[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20):165-166.
[2]國家老年醫學中心,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1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21,13(1):14-46.
[3]李營.基于“元覺知”理念健康教育結合運動處方對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伴認知障礙患者的影響[J].中國療養醫學,2021,30(06):613-615.
[4]童麗靈,常鵬環,吳丹,杜冬妹,陳少玲.社區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對健康行為及臨床效果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28):172-174.
178550118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