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悅



摘要:目的 探討隱裂牙牙髓病患者應用根管以及冠修復同步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100例隱裂牙牙髓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電腦盲選法將其分為參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與試驗組(采用根管以及冠修復同步治療),每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1-2020.1收治我院,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試驗組治療兩個月總有效率(96.00%)高于參照組(84.00%),P<0.05;試驗組疼痛數字評分法(NRS)評分低于參照組,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QOLI)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 隱裂牙牙髓病患者采用根管與冠修復同步治療效果確切,可有效幫助患者改善疼痛癥狀,提高生活質量以及臨床整體治療效果,值得運用。
關鍵詞:隱裂牙;根管治療;冠修復;牙髓病
【中圖分類號】R7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牙隱裂作為臨床口腔疾病中的常見病癥,多發生于雙尖牙和磨牙,多見于上頜第一磨牙。牙隱裂主要出現于牙冠表面的一種非生理性細小裂紋,因裂痕較小,極易被忽略,待牙隱裂的裂紋加深至牙本質結構后,便會導致患者發生不同程度的壓痛,裂紋較深時便會出現咬合不適感或遇冷熱產生一定的刺激感,并伴有定點性咀嚼劇痛,對患者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牙隱裂疾病具有一定的隱匿性特點,疾病初期肉眼無法分辨,極易出現漏診與誤診,耽誤治療,原發病在未能夠及時治療與控制下,便會引起牙髓炎的發生[2]。當隱裂較深時,可因牙本質感染及深層合并而發生牙髓炎等疾病,引起表現形成潰瘍、牙髓組織暴露以及疼痛,部分患者口腔局部可出現少許滲出物,最后可轉化為慢性炎癥,癥狀嚴重者可對患者日常生活構成嚴重影響。及時予以治療和確診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幫助其改善病情預后,確保治療時機的關鍵。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納入我院2017.1-2020.1收治的100例隱裂牙患者,按照電腦盲選法將其分為參照組與試驗組,每組各50例,參照組男女各25例,年齡25-60歲,平均(46.29±1.25)歲,病程1-6個月,平均(3.26±0.14)個月;試驗組男女各24、26例,年齡25-60歲,平均(46.59±1.28)歲,病程1-6個月,平均(3.66±0.16)個月。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納入標準:(1)患者基本資料與病歷資料完整;(2)治療依從性良好,可自主配合醫療人員完成相關操作;(3)患者均經過相關臨床檢查被確診為隱裂牙。
剔除標準:(1)患者存在其他口腔類疾病;(2)凝血功能障礙者;(3)存在傳染性疾病者;(4)精神障礙或認知障礙者;(5)研究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均開展X光片檢測,檢測患者牙髓炎癥以及冷熱刺激、咬牙合疼痛、隱裂牙裂紋方向以及長度,有急性疼痛癥狀者,予消炎止痛藥對癥治療。參照組局麻下開髓,揭髓頂,拔髓,測量根管長度,行根管預備,次氯酸鈉與生理鹽水交替沖洗,氫氧化鈣糊劑+玻璃離子粘固劑暫封,觀察一周后復診,無疼痛等臨床癥狀予以根管充填及窩洞充填、調合,并觀察一周,行牙體預備,取模,冠修復。
試驗組實施根管以及冠修復同步治療,向患者及家屬講述冠修復與根管充填同步治療的流程;對患者實施局部麻醉,藥效發揮后開始治療;開髓揭頂,充分暴露髓腔;采用拔髓針和根管銼為患者展開拔髓及根管預備;采用次氯酸鈉和氯化鈉溶液交替沖洗髓腔及根管,吸潮紙尖將根管中的液體吸干,采用氫氧化鈣糊劑填充根管,玻璃離子粘固劑暫封。予患牙進行牙體預備,實施排齦取模操作。一周后,對患者的患牙實施復查,在未發現異常情況下,牙膠尖+根充糊劑行根管充填,光固化復合樹脂充填窩洞,使用X線進行輔助照射,對密合以及填充情況加以判斷,隨后試戴牙冠,調整牙合,實施永久性牙冠粘結。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治療兩個月的總有療效[3],其中共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三種,顯效:臨床炎癥等癥狀消失,咀嚼功能恢復正常,患牙無松動、無瘺管形成,X片示根尖周正常;有效:僅有時感咀嚼不適,牙無松動、瘺管,有輕微扣痛,X片顯示根尖區出現輕微異常;無效:癥狀未改變甚至加重,咀嚼功能恢復差,牙松動,X片顯示異常。總有效率等于顯效加有效之和。
(2)根據疼痛數字評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對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進行評分,分值范圍在0-10分之間,分值達到10分則表示疼痛程度為劇痛,0分則表示無痛。評分結果與護理效果呈負相關。
(3)根據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5],GQOLI滿分為100分,評分結果與護理效果呈正相關。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兩個月總有效率
試驗組總有效率(96.00%)高于參照組(84.00%),P<0.05,見表1。
2.2NRS評分
治療前,兩組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試驗組NRS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2.3GQOLI評分
治療前,兩組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試驗組GQOLI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臨床絕大多數牙隱裂患者會在病后期累及根管,刺激牙髓內神經,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冷熱食物時會出現明顯咀嚼不適或疼痛感,但患者往往不予重視,進而延誤治療最佳時機[6]。臨床應當在面對隱裂牙牙髓病患者時,應予以早發現、早治療的方式來幫助患者降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質量。
傳統治療主要是通過藥物治療幫助患者改善牙齒炎癥程度,在患者進行麻醉后,實施調頜、清髓以及磨牙等根管和治療,待患者恢復良好后再次開展冠修復治療,雖具有一定治療效果,但患者在經過反復多次治療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就診次數,延長其治療時間,同時可加重其疼痛程度[7-8]。而根管與冠修復同步治療僅僅需要2-3次的就診次數,治療時間僅需要10-15d左右,能夠明顯減少患者就診時間,減少其就診次數,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NRS評分低于參照組,GQOLI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通過研究結果可得知,根管以及冠修復同步治療在操作方面具有方便快捷、視野清晰等優勢,通過在治療前預備牙體,可避免患牙在咀嚼過程中不會發生咬合接觸的情況,可有效防止隱裂牙開裂,減少牙齒出現劈開現象,能夠幫助患者減輕疼痛。
綜上所述,隱裂牙牙髓病患者采用根管以及冠修復治療效果顯著,在減輕患者疼痛程度的同時,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質量和臨床整體治療效果,值得運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艷,程志剛,廖妍. 一次性根管治療后冠修復在隱裂性牙髓炎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8,34(11):666-668.
[2]李曉麗,董堅. 牙隱裂伴牙髓炎患者根管治療后全瓷冠修復和金屬烤瓷冠修復的效果比較[J]. 中國醫藥,2018,13(9):1413-1416.
[3]吳迪,陶澤璋. 同期冠修復在治療上頜第一磨牙隱裂的療效觀察[J].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8,34(9):546-548.
[4]季夢真,漆美瑤,杜珂芯,等. 開髓洞型對全冠修復后隱裂牙抗力影響的 三維有限元研究[J]. 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21,48(1):41-49.
[5]王健,沈銘,劉洋. 不同根充糊劑根管充填對冠修復隱裂性牙髓病患者咀嚼功能的影響[J]. 河北醫學,2021,27(4):551-555.
[6]曹丹彤,古麗比熱·艾合買提,高安天,等. 根管治療后隱匿性牙根縱裂臨床特征分析及CBCT影像學研究[J]. 口腔醫學研究,2020,36(7):644-647.
[7]古麗比熱·艾合買提,曹雅,謝思靜,等. 根管治療后隱匿性牙根縱裂裂紋寬度對CBCT檢出率的影響[J]. 口腔醫學研究,2020,36(2):172-176.
[8]黃政,劉怡,晏子欽. 牙隱裂治療的研究進展[J].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20,36(3):184-186.
324250190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