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鮮·阿布地熱衣木 古麗扎爾·艾則孜


摘要:目的 探討家庭式溝通于婦科護理方面的應用成效。方法 隨機篩選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間,院內婦科收治的190位病患為研究目標,隨機性的劃分成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兩個組別。對照組采取普通護理策略,而觀察組則引入家庭式溝通策略予以護理干預,比較各組病患護理效果。結果 分析兩組病患焦躁表現、疾病問題以及抑郁性情況,觀察組都要明顯都好于對照組,且P<0.05.另外,觀察組病患的住院周期也要小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于婦科病患實施家庭式溝通策略能夠切實緩解其負面情緒,提高護理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家庭式溝通;護理;婦科
【中圖分類號】R27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婦科醫院常規科室之一,其病患也以女性群體為主。該科室病患情緒往往并不穩定,死亡率不高。但是病患自殘以及自殺情況較為多見[1]。典型的,女性生育能力喪失導致各種復雜情緒,繼而對家庭幸福以及完整造成沖擊。一些病患更是不堪現實,最終選擇自殺等等[2]。對于此類情形,普通的護理和引導顯然無法達到其個體需要。故此次就家庭式溝通策略展開探討?,F將報告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隨機篩選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間,院內婦科收治的190位病患為研究目標,隨機性的劃分成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兩個組別,各95位病患。所有病患年紀均在18周歲以上,且學歷水平不低于小學,沒有精神問題和九十天內未有喪偶、離異等變故。其中對照組病患,年紀、平均年紀、已婚、未婚分別為18-75歲、34.65±3.4歲、56位和39位。而觀察組中病患,年紀、平均年紀、已婚、未婚分別為17-74歲、34.71±2.9歲、55位和40位。各組病患以年紀、婚史等一般數據方面并無顯著的不同。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對于對照組的病患,主要采取普通的護理支持,涵蓋了分析病患的病情發展、分享疾病基礎知識以及給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而對于觀察組病患,則在普通護理的前提下又引入了家庭式溝通支持。第一,對于病患住院期間,護理人員需要明確和病患的家庭式語言溝通方式,典型的包括在護患病患時加上姐姐、大哥等家庭形式的表達同時保持面部微笑[3]。第二,病房環境布置方面,需要充分結合病患的客觀情況,規避對病患造成過敏的基礎上,可以增加一些花草植株,由此可以為病患提供更為適宜的環境,營造家的氛圍;第三,健康教育層面,護理期間需要給予必要的時間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可邀請病患親屬共同參與,對于病患家屬應當保證健康、客觀的心緒,從而營造出相對輕松家庭氛圍,提高彼此的交流互動,分享自我內心存在的焦躁,繼而有效化解家屬彼此的問題。最后,在病患住院期間,可以引導病患給予家屬更多的生理和心理層面的監管,深入的了解病患的日常作息變化。從而在病患出院之后可以在親屬的支持下正確的選擇藥物,配合治療[4]。
1.3評判標準
此次就兩組病患的焦躁情況、抑郁情況、疾病不確定情況和住院時長幾個指標進行統計對比分析。焦躁情況選擇SAS評估策略,總分100分,臨界即50分,實際得分越高則焦躁性表現也更高。抑郁情況則結合SDS評估機制,實際得分不高于50分則為抑郁;60以上則為中度抑郁,而70以上則是重度抑郁。此次對于病患的滿意度也進行了統計,分別設置了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選項。滿意率則為非常滿意和滿意人數總和與總人數的比值。
1.4統計學處理
此次選擇spss22.0應用軟件進行數據分析,P<0.05指代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價值,計數數據以n表示,進行卡方校驗,計量數據則予以平均數和標準差形式表示,進行t校驗。
2結果
各組均結果一定周期的護理之后,此次對各組病患的焦躁表現、抑郁表現、疾病不確定性表現和住院周期分別進行了統計,具體結果如下表所示。結合表格可以發現,觀察組的病患在各項數據表現方面都要顯著的好于另外一組,P<0.05。
隨后,此次還就兩組病患對于護理的滿意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最終得出下表結果。
由上表可見,對照組病患的滿意率之后76.84%,而觀察組則達到了97.89%,P<0.05。觀察組的病患對于家庭式護理無疑有著更高的認可。
3討論
對于住院病患而言,會因為環境、社交以及疾病等多方面因素而出現焦躁、惶恐等情緒。特別是對于婦科疾病病患,多種負面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其疾病和身心健康問題。傳統的護理模式顯然無法滿足病患的多方面需要。家庭式護理策略則顯示出了多方面的優勢。其可以為病患提供更為溫暖的病房環境,為病患帶去更為細心、耐心以及真誠的護理服務,從而為其消除對于護理的刻板、冰冷等的負面看法,提高其護理依從性。其次,家庭式的溝通也進一步提升了醫護人員對于病患心理層面的關注,并予以科學性的撫慰,可以為病患親屬進行必要的輔導。而結合此次探究結果,觀察組的病患在焦躁表現、抑郁表現、疾病不確定性表現和住院周期等方面的表現都要好于另外一組,P<0.05。此外,對照組病患的滿意率之后76.84%,而觀察組則達到了97.89%,P<0.05。觀察組也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于婦科病患實施家庭式溝通策略能夠切實緩解其負面情緒,提高護理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曉云, 崔虹, 鐘華蓀,等. 康復團隊在腦卒中早期患者家庭護理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 2006, 21(011):985-988.
[2] 秦秀麗, 葉天惠, 曾鐵英. 發育支持護理在早產兒家庭護理中的應用現狀[J]. 護理學雜志:綜合版, 2010(3):3.
[3] 趙曉萍, 石玉蘭, 劉振芳. 健康指導在頸椎病患者家庭護理中的應用[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1, 20(017):2185-2186.
1070501186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