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爾古麗·吐送

摘要:目的:研討直腸癌術后腸造口并發癥的有效護理措施。方法:我院將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我院進行直腸癌手術的68例患者以隨機分配法分為優質組(34例)和參考組(34例),給予優質組患者預防措施進行護理,給予參考組患者常規護理進行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發生腸造口并發癥的概率。結果:優質組患者發生腸造口并發癥的概率明顯比參考組低,數據的統計學差異較為明顯(P<0.05)。結論:在直腸癌患者術后給予其有效的預防護理措施,能夠防止患者發生腸造口并發癥,提升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命質量,值得于臨床進行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直腸癌;手術后;腸造口并發癥;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57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直腸癌手術后造口并發癥包括:(1)造口周圍皮膚炎癥,是回腸造口術最常見的并發癥。由于回腸造口排泄物腐蝕性強,會侵蝕造口周圍皮膚,造成皮膚糜爛,強烈劇痛,紅腫、破潰等。(2)排便次數增多,回腸造口的排泄物,未經水分吸收,排泄物量持續不斷,給護理帶來很大的難度。(3)造口粘膜脫垂和造口旁疝,造口粘膜縫線固定不牢,皮下組織切除過多,腹壓過高(如:劇烈咳嗽),年齡(老年人腹壁肌肉軟弱無力),營養狀態等是造口粘膜脫垂和疝的影響因素,造口后腹內壓作用于腹壁的平衡被打破,無論造口的構造如何,對壓力的承受能力必然弱于正常腹壁,長時間的壓力作用導致脫垂和疝的發生。因此,在直腸癌手術后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措施,防止腸造口并發癥的發生,或對已出現腸造口并發癥的患者給予治療是至關重要的[1]。鑒于此,我院將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我院進行直腸癌手術的6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以不同的護理方法給予其護理,具體的研究結果、方法如下所示:
1.患者資料和護理方法
1.1患者資料
我院將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我院進行直腸癌手術的68例患者以隨機分配法分為優質組(34例)和參考組(34例),其中,參考組共有19例男性患者和15例女性患者,年齡32-68歲,平均年齡=(42.54±6.27)歲;優質組共有16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年齡30-67歲,平均年齡=(41.93±6.12)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并未發現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進一步的對比和分析。
1.2護理方法
1.2.1參考組
我院在參考組患者手術后給予其常規護理法,即:在患者手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并讓患者家屬根據護士所講述的注意點,嚴禁患者在術后進食進水等。
1.2.2優質組
我院給予優質組患者的護理方法是在參考組的基礎上加以預防并發癥措施進行護理,即:
(1)術前由醫師和造口師一同進行造口定位,盡可能和手術切口保持一定距離。
(2)造口袋底盤出現滲漏或底盤粘性失效時及時進行更換。
(3)徹底清潔造口周圍皮膚,避免使用含酒精的護理用品。
(4)擇合適的造口袋及附件。
(5)造口袋底盤修剪適當,比造口邊緣多1-2mm。
(6)按照標準流程進行更換造口袋,使用造口粉、防漏膏或防漏環等保護皮膚。
(7)更換后用手掌按壓底盤各處數分鐘增加底盤與皮膚間的粘性。
(8)觀察造口有無異常:術后用凡士林或生理鹽水紗布外敷結腸造口,結腸造口一般于術后2至3日待腸蠕動恢復后開放,注意腸段有無回縮、出血、壞死等情況;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在手術后發生腸造口并發癥的概率,即:造口周圍皮膚炎癥、排便次數增多、造口粘膜脫垂、造口旁疝。
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口周圍皮膚炎癥+排便次數增多+造口粘膜脫垂+造口旁疝)的病例數/34×100%。
1.4數據分析及對比
我院采用軟件SPSS23.0對本次研究的數據進行采集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來表示,組間差異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n)] 表示,組間差異以χ2作為檢驗標準,確定當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根據表一的數據可以看出,參考組患者發生腸造口并發癥的概率=32.35%,優質組患者發生腸造口并發癥的概率=11.76%,參考組患者發生腸造口并發癥的概率明顯比優質組高,數據的統計學差異較為明顯(P<0.05)。
3.討論
直腸癌手術后常見的腸造口并發癥有以下五種:第一,腹部造口的感染,由于造口的排便可以污染腹部的傷口,傷口的感染概率就很大。治療方法就應該是盡量將造口與切口隔開,或者是增加切口與造口的距離。第二,造口腸段缺血壞死,它是由于供應造口腸段的血運發生障礙,導致缺血而引起,處理起來比較困難,主要在于預防[2]。第三,腸回縮或脫落,一般是于造口腸段與腹壁固定不妥,或者是保留造口腸段太短引起的。這個時候就要在做手術的時候充分評估長度。第四,造口狹窄,多發生于黏膜與皮膚交界處,因為它的瘢痕生長之后收縮,一般發生在造口之后比較晚的時間。第五,造口旁疝多發生延遲,如局部膨隆明顯。發生腸造口并發癥可能會使手術的治療效果收到負面影響,進而對患者的生命質量造成嚴重威脅,因而在術后給予患者預防護理應是醫護人員應當重視的問題之一[3]。
本次研究結果:參考組患者發生腸造口并發癥的概率明顯比優質組高,數據的統計學差異較為明顯(P<0.05)。
綜上所述,在手術后給予直腸癌患者預防護理措施,對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減少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意義,應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楊巧亮,苗蕊.標準造口護理聯合集束化護理對結直腸癌術后腸造口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09):1149-1152.
[2]尹景霞.加強直腸癌腸造口術后并發癥預防性護理的臨床意義[J].中國肛腸病雜志,2020,40(11):62-63.
[3]楊斌,周聲寧,韓方海.直腸癌手術預防性回腸造口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J].結直腸肛門外科,2020,26(05):548-552.
247950170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