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權嵋


摘要:目的 分析對接受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的腎結石并發糖尿病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就診的40例腎結石并發糖尿病患者,均接受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依據隨機排列法將其分為參照組(n=20,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及研究組(n=20,圍手術期綜合護理)。比較手術指標、血糖水平、心理狀態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手術及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較短且術中出血量較少,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血糖水平較低且心理狀態較穩定,P<0.05;研究組患者并發癥較少,P<0.05。結論 對接受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的腎結石并發糖尿病患者實施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可明顯縮短其手術及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減少術中出血,同時能使患者的血糖得到較好的控制,此外能有效避免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腎結石;糖尿病;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692.4;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腎結石屬于臨床發病風險較高的泌尿外科疾病,是指在腎盂、腎盞等部位出現結石,患者主要表現為腰部、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及血尿等,受飲食、遺傳及代謝等因素的影響,該疾病無法完全預防[1]。有研究表明[2],在予以患者積極治療的同時結合相應的護理措施聯合干預可保障療效,從而能促進患者預后的改善。本文分析對接受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的腎結石并發糖尿病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40例腎結石并發糖尿病患者,其均就診于2020年1月-12月,均接受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依據隨機排列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及研究組。參照組男、女比例為12:8,年齡:35-65(48.23±5.26)歲,病程:2-10(5.36±0.58)個月;研究組男、女比例為11:9,年齡:35-66(48.89±5.31)歲,病程:2-10(5.41±0.62)個月,兩組基礎資料一致,P>0.05。
1.2 方法
參照組予以圍手術期常規護理,手術開展前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開展疾病及手術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協助其完善術前相關檢查,術后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同時予以飲食指導,對家屬提出的疑問進行耐心的回答。
研究組予以圍手術期綜合護理,(1)術前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向其介紹院內環境及治療措施,并協助其完善相關檢查,并根據患者的年齡及文化水平等采取合適的語言向其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治療流程及術后注意事項等,在交流的過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并予以心理疏導,以減輕其內心顧慮,使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治療;在手術開展前指導患者進行體位訓練,協助其采取俯臥位,保持平穩的呼吸,將頭部偏向一側,雙手舉過頭頂,護理人員提供兩個軟枕,一個墊于患者的胸部,一個墊于腹部以使其腰部能稍微抬高,每天練習兩到三次,每次最少30分鐘,逐漸過渡到2個小時,使其耐受手術時間;(2)術中護理,護理人員需將手術室溫濕度調節在適宜的范圍內,幫助患者減輕各種不適感;協助其擺放合適的手術體位,在插入尿管時需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嚴格把控沖洗液的溫度及沖洗速度,以免患者出現低體溫及水中毒等不良情況;護理人員需在手術過程中密切配合醫生完成手術;(3)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需第一時間將患者安全送至病房,并將手術的情況告知家屬,為患者采取去枕平臥6小時,并連接心電監護,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當其意識清醒,去枕平臥6小時后可將床頭抬高30°,便于引流管引流,予鼻導管吸氧。指導患者及家屬保持管道的通暢,勿打折、牽拉管道,護理人員每兩小時幫助患者擠壓腎造瘺管,便于手術被擊碎的細小石頭排出。術后6小時指導患者進食全流質飲食,如青菜湯、肉湯,可促進患者的腸蠕動,患者進食全流質后如無不適,則可指導患者逐漸過渡到半流飲食,同時應嚴密觀察患者的血糖波動情況,空腹血糖最好維持在4.4—7.0mmol / L,非空腹血糖應<10.0mmol / L。因為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術后傷口的恢復需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所以蛋白質的攝入應以優質動物蛋白為主,同時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入,預防術后大便硬結,也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每日指導患者飲水2500—3000ml,增加尿量,起到內沖洗的作用,預防術后并發感染。術后第一第二天患者以臥床休息與床上肢體鍛煉為主,術后第三天,患者尿管及引流管無引出血性液,尿液為淡黃色的情況下,可扶患者床上坐起,第四天可攙扶患者下床活動。術后要嚴密觀察患者傷口情況及引流情況,觀察有無出血,每日為患者換藥,保持傷口敷料的清潔干燥,每天尿道口消毒兩次,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預防感染的發生;(4)出院指導,患者出院后應根據結石成分、代謝狀態調節飲食,減少嘌呤類及草酸含量高食物的攝入,每日飲水2500—3000ml。部分病人碎石術后留置有雙J管出院,告知患者勿劇烈運動,1個月后返院拔除雙J管。
1.3 觀察指標
(1)比較手術相關指標,包括手術、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及術中出血量。
(2)比較血糖水平及心理狀態的變化,心理狀態根據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定,每項總分均為100分,分值與心理狀態呈負相關[3]。
(3)比較術后并發癥,包括出血、發熱、切口感染及尿路感染。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手術相關指標
研究組患者手術及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較短且術中出血量較少,P<0.05,如表1:
2.2 比較血糖水平及心理狀態
干預后研究組患者血糖水平較低且心理狀態較穩定,P<0.05,如表2:
2.3 比較術后并發癥
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較少,P<0.05,如表3:
3 討論
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腎結石的方式包括諸多,其中經皮腎鏡取石術在結石直徑超過2cm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得到理想的療效。但若患者并發糖尿病,將會顯著增加手術的風險。因為手術會使患者出現強烈的應激反應,并提高拮抗胰島素的作用,增強分解代謝且使肝糖異生增多,從而造成血糖水平上升,使胰島素水平降低,造成患者免疫功能出現異常,甚至導致感染擴散。
本次研究通過對接受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的腎結石并發糖尿病患者實施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可明顯縮短其住院及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減少術中出血,能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圍手術期綜合護理是臨床常用的一種護理方式,主要根據患者的手術類型、實際情況在術前、術中及術后不同階段為其實施綜合性、針對性及系統性的護理措施,不僅能提高患者的手術療效,間接提升護理質量,同時能促進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幫助患者增強治療信心,提高其依從性及配合度,縮短治療時間,減少術中出血,且能有效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該種護理模式將小組護理與責任制護理的不同優勢相結合,不僅能節約護理成本,且能使患者的實際護理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此外能使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對接受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的腎結石并發糖尿病患者實施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可明顯縮短其手術及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減少術中出血,能使患者手術過程中的血糖水平得到較好的控制,此外能顯著減少出血、發熱及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海麗,李群,陳偉煌.基于循證理念的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0):130-132.
[2]羅梓月,馬靈莉,侯桂芳,等.術前心理評估及針對性干預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8,15(3):67-69.
[3]羅義佳.個體化舒適體位護理在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中對患者舒適度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6):817-819.
155250052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