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麗梅 王維
摘要:目的:探討優化急診護理在急診胸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將某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4例急診胸痛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優化急診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不良反應及搶救時間。結果:研究組SAS(32.16±3.55)、SDS(34.26±3.35)及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8.10%,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急診時間(40.90±9.12)min、急診住院時間(5.83±1.80)min和分診評估時間(1.79±0.46)min均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優化急救護理在急診胸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有利于消除患者的消極心理,縮短搶救時間,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優化急診護理;急診胸痛;搶救效果;心理狀態評價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某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74例急診胸痛患者臨床資料,按照隨機數表分為37例對照組及37例研究組,對照組20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20~80歲,平均年齡(49.37±10.26)歲;發病至就診時間0.4~35h,平均就診時間(13.44±3.56)h。研究組男19例,女18例;年齡21~82歲,平均年齡(50.93±10.60)歲;發病至就診時間0.6~36h,平均就診時間(13.58±3.65)h。納入標準:患者與其親屬均知情,同意加入本研究并簽下認可同意書。排除標準:非自愿參與者;并嚴重臟器功能衰竭者,如肺、腎、肝等;意識障礙或患有精神疾病者。兩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即按醫囑對患者進行接收、分組、安排,并對患者進行心肌酶、血樣采集等基礎檢查;對癥治療、基本生活護理等。研究組優化急診護理。主要措施如下:(1)定期開展培訓,包括操作規范和操作步驟,優化急救護理相關流程,組織醫務人員進行實踐鍛煉。(2)參觀時間應少于2分鐘。在乘車過程中,與患者的親友進行電話溝通,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引導親友在救護車到達前簡單處理。(3)到達現場后,對患者進行詳細檢查,如測量血壓、掃描心電圖等,然后對其狀況進行評估。采用溫和的技術進行靶向治療,并使用相應的藥物減輕他們的胸痛癥狀。(4)在將患者送回醫院的過程中,應密切監測其病情發展,并通知急診室隨時準備急救。(5)如果病人自己來醫院,他可以根據胸痛程度快速評估病情,并在20分鐘內做心電圖、抽血等檢查。如有必要,請專家進行咨詢。如不能作出準確診斷,應留觀察室密切觀察,然后對癥治療。
1.3觀察指標
①對分診評估時間、急診停留時間、急救時間與住院時間進行統計記錄;②對臨床搶救成功率與住院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觀察記錄,住院期間的不良反應包括休克、中風、心衰、心律失常等。
1.4統計學分析
本實驗相關數據運用SPSS21.0軟件做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數據比較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數據比較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心理狀態對比
研究組SAS[(32.16±3.55)分]、SDS[(34.26±3.35)分]等心理狀態比對照組低(P<0.05)。
2.2兩組臨床搶救指標對比
研究組急診時間[(40.90±9.12)min]、急診停留時間](5.83±1.80)min]等各項指標比對照組少(P<0.05)。
3討論
在急診科的各類疾病病譜中,胸痛是較為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例如對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來講,常常出現絞榨性疼痛、胸前悶脹不適,如果患者病情嚴重則可能延伸到耳朵、牙齒、頸部以及肩部等部位,并合并意識模糊或喪失、持續性氣短、大汗、呼吸困難等癥狀,會對患者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讓其生活質量明顯降低。所以選擇科學和合理的急診護理流程干預來搶救急診胸痛患者就顯得非常重要。
胸痛屬于急診科較為多見的疾病類型,包含心絞痛、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心肌炎等,患者的臨床癥狀通常表現為胸部疼痛、呼吸困難、胸悶,若病情進一步發展,耳、頸、肩等位置亦也會出現疼痛。因而對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治療意義重大?!叭肿o理,七分治療”體現出護理的重要性,臨床治療期間輔以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優化急診護理對急診胸痛患者的效果。結果表明,研究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8.10%,低于對照組;研究組的急診時間、急診住院時間和分診評估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表明,優化急診胸痛患者的急救護理能有效消除患者的消極心理,加快搶救時間,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搶救效果顯著。原因如下:急診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臨床治療和護理質量直接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常規急救護理缺乏完善的流程和制度,注重患者對癥治療,忽視搶救效率和科室之間的聯系,很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近年來,隨著醫療體制的發展和護理工作的進步,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逐漸提高。優化急診護理能有效提高護理效果。優勢體現在:優化急診護理,結合急診科護理特點和患者實際情況,優化護理流程,保證護理任務分配的合理性,提高護理工作的規范性和針對性,促進救援工作順利進行,加快救援時間,提高救援效果。其中,定期培訓和演練可以提高急診科護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更好地為患者做好急診護理工作;隨時進行人員調配,接到緊急呼叫后立即啟動;到達現場后,為患者提供氧氣,以形成靜脈通道,確保呼吸順暢;用溫和的語氣安撫患者,可以防止患者過于興奮,緩解患者的消極心理;建立患者綠色通道,根據實際情況將患者送至相應科室,有利于加快搶救時間;患者分為三個級別:低風險、嚴重和高風險。優先考慮危重病人;做好疾病分類,分析胸痛原因,進行相應的急救護理,有利于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由于時間和樣本量的原因,優化急救護理對搶救成功率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需要通過臨床研究來補充。
3結論
總之,采取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干預搶救急診胸痛患者能取得比較理想的臨床效果,不但能讓急救時間明顯縮短,而且還能讓患者住院期間的不良反應減少,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朝政.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診胸痛患者搶救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0):1752-1753.
[2]柳巧云,李素文.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診胸痛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04):251-252.
[3]張露嬌.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33):167-169.
[4]楊艷青,譚春興,李共甜.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診胸痛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8,39(08):949-950.
[5]徐瑞芳,莊細云,林少蓮.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診胸痛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工程,2018,25(07):965-966.
[6]張曉毛,黎春常,黃蝶卿,等.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診胸痛患者搶救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09):170-171.
[7]湯雯吉.改良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胸痛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7(22):213-214.
35185019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