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芳


摘要:目的 分析小兒靜脈輸液護理中應用情景游戲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圍繞本院收治的200例行靜脈輸液的患兒展開研究,均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并以隨機抽樣法為分組依據,將納入患兒分為常規組(n=100)及干預組(n=100),兩組均應用不同的護理方案,分別應用常規護理及情景游戲護理干預,并對其穿刺疼痛、不良事件發生情況進行分析,并比較分析結果。結果 干預組相較于常規組面部表情、下肢狀態、活動、安撫效果及哭鬧評分較低,P<0.05;干預組不良事件發生率(4.00%)相較于常規組(13.00%)較低,P<0.05。結論 在小兒靜脈輸液護理中應用情景游戲護理干預可減輕患兒穿刺疼痛,降低不良事件發生風險,建議臨床采納。
關鍵詞:小兒;靜脈輸液;穿刺疼痛;情景游戲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靜脈輸液是臨床常見的治療方式之一,主要指將藥液通過輸液管直接輸注至患兒靜脈中,使藥物進入血管循環在短時間內發揮藥效,從而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小兒在靜脈輸液時,由于年紀較小,常存在拒絕、哭鬧等反抗行為,對靜脈輸液的順利進行造成了干擾,同時易誘發護患糾紛事件[1]。隨著社會逐漸關注靜脈輸液的質量安全問題,小兒靜脈輸液中應用的護理措施也受到了臨床較多關注[2]。常規護理是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護理措施,具有系統化及整體性的特點,在臨床大多數疾病護理中均可獲得良好護理效果,但在小兒靜脈輸液護理中,無法有效改善患兒情緒,因此護理效果并不理想。情景游戲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護理原則為“以患兒為中心”,將游戲與治療過程相結合,通過角色扮演及模擬場景使患兒了解治療過程,從而減輕內心恐懼、害怕等心理,在面對真正的治療時依從性較高。本文現圍繞院內200例患兒展開研究,主要內容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抽樣法為分組依據,將本院納入的200例接受靜脈輸液治療的患兒分為成常規組及干預組,每組分別納入100例,所有患兒均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間在本院就診,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批號:2020年審(22)號]。常規組納入男女比60:40,最小1歲,最大5歲,均值(2.67±0.37)歲,納入疾病類型包括發熱、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體感染、其他,分別納入35、23、18、14、10例;干預組納入男女比比55:45,最小1歲,最大5歲,均值(2.86±0.29)歲,納入疾病類型包括發熱、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體感染、其他,分別納入40、20、18、13、9例。所有患兒臨床資料完整且組間無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靜脈輸液指征者;②意識清晰,認知功能正常,能建立溝通者;③靜脈輸液時間>3d,輸注藥物>2種;④患兒家屬詳細了解研究內容。
排除標準:①未經過患兒家屬同意參與研究者;②合并突發性心血管疾病者;③合并臟器功能不全或障礙者;④精神異常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⑤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常規組:護理方案為常規護理,輸液前針對疾病及藥物向患兒家長進行健康宣教,并完成相關輸液前準備,輸液后針對注意事項向患兒家長進行講解。
干預組:護理方案為情景游戲護理干預,如:①護理開始前向患兒家屬針對疾病及護理措施相關知識進行宣教,提高患兒家屬相關知識掌握度,并采用肢體語言、昵稱及親切的交流方式與患兒建立良好的關系,增加親切感,并了解患兒的喜好,從喜歡的食物、事物、動物等方面展開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②由兩位護理人員帶領患兒進入注射室,通過在注射室內墻面粘貼卡通畫轉移患兒注意力,并由一位護理人員準備相關玩具,采用親和的語言與患兒進行相關模擬游戲。③護理人員應保持耐心,以溫柔、親和的態度與患兒之間進行溝通,簡單易懂的語言使患兒初步了解靜脈輸液,并及時給予患兒鼓勵,消除其對靜脈輸液的恐懼,增強勇敢及信心,在患兒提出疑問時立即給予回應,針對患兒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地解答。④游戲結束后對患兒表現進行鼓勵及安慰,針對聽話及配合度良好的患兒給予獎勵,并與患兒一同回憶游戲過程,轉移患兒注意力,緩解緊張、害怕等不良情緒,同時由另一位護理人員在游戲期間完成靜脈輸液工作,若患兒存在哭鬧等不配合現象,則由護理人員通過溝通的方式轉移患兒注意力。
1.3 觀察指標
(1)比較組間穿刺疼痛情況,采用兒科疼痛行為評估量表進行評估[3],主要分為面部表情、下肢狀態、活動、安撫效果及哭鬧五個維度,每個維度均采用0~2分三級評分法,分數越高表明患兒痛覺越大。
(2)分析組間不良事件(反復穿刺、針頭脫落、藥液滲漏、非計劃性拔管)發生情況,并比較其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組間穿刺疼痛比較
干預組相較于常規組面部表情、下肢狀態、活動、安撫效果及哭鬧評分較低,P<0.05,見表1。
2.2組間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干預組不良事件發生率(4.00%)相較于常規組(13.00%)較低,P<0.05,見表2。
3 討論
相較于成年人,小兒的血管較細,彈性較差,同時在輸液過程中患兒由于害怕通常通過哭鬧等行為進行反抗,增加反復穿刺、針頭脫落等不良事件發生風險,易誘發護患糾紛事件,因此需采取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促進靜脈輸液工作順利完成[4-5]。
常規護理是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護理措施,雖具有系統化及整體性,但在小兒靜脈輸液護理中無明顯效果,考慮與常規護理并未針對小兒生理特征給予針對性措施有關,因此還需選擇其他更加合理的護理措施[6]。情景游戲護理干預是一種將臨床治療與游戲結合的護理干預措施,以小兒生理特征及喜好為基礎,通過游戲使患兒了解治療過程,從而減輕害怕、緊張等情緒,提高臨床配合度[7]。本文針對穿刺疼痛情況進行研究,結果如下,干預組相較于常規組面部表情、下肢狀態、活動、安撫效果及哭鬧評分較低,P<0.05。表明應用情景游戲護理干預可減輕患兒穿刺疼痛。小兒由于機體仍在發育中,因此多種器官及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感官控制能力較差,對痛覺較為敏感,同時在陌生環境中會出現恐懼、緊張、害怕等心理,使痛覺放大。情景游戲護理干預在護理前通過溝通向患兒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并與患兒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建立患兒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從而初步改善心理不良狀態,之后通過溝通的方式指導患兒認識相關治療器械,了解治療過程,減輕害怕、緊張等情緒,使患兒在面對靜脈穿刺時能夠保持輕松的心態,減輕疼痛。同時本文還通過比較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發現,干預組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表明應用情景游戲護理干預可減少不良事件發生。同時情景游戲護理干預還在溝通過程中給予患兒鼓勵,消除其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減少抵觸情緒,從而配合臨床治療,使靜脈穿刺難度降低,并且減少患兒輸液過程中躁動、四肢亂動等情況,避免因患兒活動造成針頭脫落、藥液滲出等現象,使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降低。
綜上所述,應用情景游戲護理干預可減輕患兒穿刺疼痛,減少靜脈輸液中相關不良事件發生,在小兒靜脈輸液護理中具有顯著意義。
參考文獻:
[1]龔麗歡,蘇敏梅,倪雪娟.家屬參與式模擬情景游戲干預在靜脈輸液留置針穿刺患兒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21):82-84.
[2]王會娟.情景游戲干預在小兒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9):120-122.
[3]宋繼蘭,劉淑秀,劉丹.細節護理在小兒門診靜脈輸液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3):110-112.
[4]孫小莉,王怡,李丹.風險管理流程體系在小兒靜脈輸液護理中的構建及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2):128-129.
[5]劉琰,程文.品管圈活動在降低小兒靜脈輸液藥物外滲中的作用及對護理滿意率的影響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6):2511-2514.
[6]孫雪.情景游戲干預在馬蹄內翻足Ponseti法畸形矯治患兒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8):1221-1223.
[7]王靜,王方,王慧,等.情景游戲護理干預在小兒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5):2283-2285.
378650190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