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敏 李文靜 黃利娟

摘要:目的:討論急性盆腔炎患者應用中醫綜合護理模式的效果。方法:現隨機選取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期間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共80例。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其中對照組為40例、實驗組為40例。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中醫綜合護理模式,觀察實驗組和對照組護理效果。結果:和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臨床護理有效率較高,組間數據對比顯示(P﹤0.05),說明數據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結論:中醫綜合護理模式在急性盆腔炎患者護理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急性盆腔炎;中醫綜合護理模式;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急性盆腔炎是婦科臨床上比較多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因為病毒、細菌、衣原體、支原體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體而導致的一種婦科炎性病變,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敗血癥、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較重者,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盆腔炎是由于患者在經期沒有注意自身衛生造成的,初期表現為下腹部疼痛,病情較重時,表現為頭痛、發熱及食欲不振等狀況。月經期間,患者月經量會變多,隨著經期的延長,患者不在月經期時,會有白帶增多的狀況,較重者會出現排尿困難及尿痛等,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治療中,若護理不佳,也會影響臨床效果[1-3]。為探析中醫綜合護理模式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我院特選取急性盆腔炎患者80例進行分組研究,具體詳情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現隨機選取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期間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共8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樣本,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其中對照組為40例、實驗組為40例,對照組年齡20-37歲,平均(27.71±3.52)歲,實驗組年齡20-39歲,平均(27.73±3.5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較小(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可進行組間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常規方式護理,護理人員使用當面教育的方式健康知識教育,并將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詳細告知,對患者的飲食、用藥及運動等進行干預。實驗組在此之上使用中醫綜合護理模式,(1)敷貼護理:選取桃仁和延胡索,按照1:1的比例研成粉末,之后加入蜂蜜,調成圓形藥餅,直徑為1cm,選中極、三陰交、子宮及陰陵泉等穴位進行中藥敷貼,單次敷貼時間應在6小時以上,每天1次,連續7天。(2)灌腸護理:選取適宜體位,使用中藥灌腸,具體方劑為: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毛冬青30g、白花蛇舌草30g、敗醬草30g,大黃10g,川芎15g,莪術15g,苦參15g,以上藥物煎水,之后涼到26℃,抽取藥液100ml進行灌腸,每天1次,經期不用,連續7天。(3)針灸,選取足三里穴,常規消毒后,使用毫針(2.5寸)針刺,對患者的三陰交、陰陵泉、氣海及血海等穴位進行直刺,使用平補平瀉方式,得氣之后,留針半小時,每天針灸1次,經期終止治療,連續治療7天。(4)耳穴壓豆法,于患者耳廓處,選取內生殖區、腹部、三焦、內分泌等穴位,使用無菌棉簽進行壓迫定穴,常規消毒后,在穴位上,貼上王不留行籽貼,連續按壓半分鐘,以患者脹、酸、麻等感覺為準。間隔4小時,按壓1次,兩個耳朵交替進行按壓,間隔2天,更換1次,連續治療7天。
1.3指標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治療后,患者的臨床體征及癥狀完全消失,經婦科檢查發現,沒有壓痛,B超結果顯示如常者為顯效;患者的臨床體征及癥狀顯著改善,經婦科檢查發現,只有輕微壓痛,B超診斷顯示包塊變小,且盆腔積液消失者為有效;患者的臨床體征及表現沒有任何好轉者為無效;總有效率為1與無效率之差。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SPSS21.0統計學軟件;資料描述:計數資料為(n%),計量資料為(x±s);差異檢驗:計數資料為χ2,計量資料為t;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P<0.05。
2結果
實驗組有效率較高(P﹤0.05),見表1。
3討論
急性盆腔炎是臨床常見病,主要表現為腹痛、發熱及腹部包塊等,若治療不及時,會引發輸卵管堵塞、不孕等癥,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既往臨床多使用抗生素進行抗炎處理,但隨著耐藥性的加大,常規治療難以滿足臨床需求。中醫認為,該病屬于帶下病、婦人腹痛范圍之內,對該病的護理,需在中醫基礎理論之上予以辯證分型,方可提升臨床治療與護理效果。針對急性盆腔炎的護理,需以通腑行氣、止痛散寒、消脹除滿等為主。耳穴壓豆能夠調理臟腑氣機、止痛行氣;中藥灌腸具有止痛、化瘀、活血之效;針灸能夠疏通經絡、健脾和胃;穴位貼敷可推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癥反應。以上治療方式聯合使用,可大大提升急性盆腔炎的護理效果[3-5]。本次研究發現,實驗組護理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說明,中醫綜合護理模式的可行性。總之,在急性盆腔炎的臨床治療上,使用中醫綜合護理模式的效果比較理想,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好轉,完全值得被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蘇秀媚,李玉珍.中醫綜合護理模式在急性盆腔炎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1,34(12):2145-2147.
[2]陳淑芬.中醫綜合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合并高脂血癥患者血脂水平、肢體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新中醫,2021,53(20):152-155.
[3]沈巧玲,陳晶,孟鑫.中醫綜合護理對股骨頸骨折術后患者下肢腫脹程度及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學,2021,33(10):1352-1354.
[4]朱麗麗,劉玥,唐姍釤,余翠翠.中醫綜合護理聯合心臟康復護理干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1,53(18):160-163.
[5]李新妹.中醫綜合護理模式在急性盆腔炎中的應用研究[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06):40-41.
33135005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