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科偉 山旦見措 蔡延雲

摘要:目的:分析無線鎮痛泵遠程監控系統在術后鎮痛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篩選觀察對象:取自我院婦科患者,均擇期實施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并配合靜脈自控鎮痛,觀察篩選時間節點范圍2020年02月-2021年10月,共計60例,依據組別辨識法:平衡序貫法,30例患者收納于對照組,實施常規鎮痛泵系統,30例患者收納于觀察組,實施無線鎮痛泵遠程監控系統。對比不同鎮痛系統對兩組患者48小時疼痛緩解情況。結果:比較對照組,觀察組術后48小時活動狀態下,患者疼痛評分更低P<0.05。結論:在術后鎮痛管理中運用無線鎮痛泵遠程監控系統,疼痛管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無線鎮痛泵遠程監控系統;術后鎮痛管理;疼痛緩解情況
【中圖分類號】R197.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我院以婦科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為對象,給予不同靜脈自控鎮痛方法,即:無線鎮痛泵遠程監控系統、常規鎮痛泵系統,詳細數據實施如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篩選觀察時間節點范圍2020年02月-2021年10月,對象篩選于我院婦科,均為擇期實施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并配合靜脈自控鎮痛患者,共計60例,依據組別辨識法:平衡序貫法,每組收錄對象30例。
對照組(行常規鎮痛泵系統):對象年齡跨度范圍28-70歲,年齡節點范圍經分析(49.08±10.59)歲,體重范圍38-80kg,體重范圍經分析(59.07±10.23)kg;觀察組(行無線鎮痛泵遠程監控系統):對象年齡跨度范圍29-70歲,年齡節點范圍經分析(49.13±10.63)歲,體重范圍39-80kg,體重范圍經分析(59.13±10.28)kg。研究中一般資料數據經過專業研究院收錄,兩組差值比較,可實施比較研究P>0.05。
1.2方法
兩組婦科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均實施靜吸復合全身麻醉,麻醉時機選取于全麻插管前、切口封皮階段,分別靜脈推注氟比洛芬酯50mg。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心電監護儀、麻醉深度監測等正確對接,穿刺置管于局麻下完成,位置取于右側頸內靜脈、橈動脈。麻醉誘導:舒芬太尼0.4ug/kg、咪達唑侖0.06mg/kg、丙泊酚2.0mg/kg及羅庫溴銨0.5mg/kg,無異常采取氣管插管,待成功,麻醉機連通,實施機械通氣,調整機械通氣參數,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維持36-42mmHg,BIS術中維持50左右,注意患者隱私保護和保暖措施,鼻咽溫度維持36.5℃左右。手術完成,切口位置的局部浸潤阻滯用羅哌卡因執行,選取0.375%的濃度?;颊呷淌中g完成,將其送至麻醉復蘇室,氣管插管拔除,止痛泵連接,觀察組患者給予無線鎮痛泵遠程監控系統,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鎮痛泵系統,鎮痛泵藥物配方:氟比洛芬酯0.1g、舒芬太尼1.0ug/kg、昂丹司瓊8mg,均溶于氯化鈉溶液,藥物總劑量100ml。
術后鎮痛補救法:觀察組患者,日常床旁隨訪2次/日,觀察患者的鎮痛情況,并利用遠程監控系統,觀察靜脈自控鎮痛按壓頻數、疼痛分值,一旦發現按壓頻數超過3次,立即展開鎮痛補救,結合視覺模擬評分法,疼痛評分未超過4分,調整鎮痛泵參數,設置于每小時3ml,靜脈自控鎮痛按壓每次2ml;若評分超過4分,舒芬太尼追加,劑量為5ug,并觀察20min,無異常,鎮痛泵參數調至每小時3ml,靜脈自控鎮痛按壓每次2ml。對照組患者床旁隨訪1次/日,結合患者的疼痛情況,疼痛分值超過3分,立即上報,護士告知醫生,召開麻醉科會診,之后由研究人員完成鎮痛補救,方法同觀察組。
1.3分析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48小時內靜息、活動狀態的鎮痛情況,評分法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法,最高分10分,最低0分,高分即為疼痛劇烈、難忍。
1.4統計學方法
參數經過篩選、檢驗,區分為持續性計量數值、計數數值,前者方差檢驗數據差值,(x±s)表述,后者非參數檢驗數據差值,(n,%)表述,檢驗系統SPSS25.0,比較t、X2與P,組間數據差值大,P<0.05視為比較研究具備高統計學價值。
2結果
兩組患者不同時點疼痛評分比較,靜息狀態下48小時內的疼痛評分差異無統計學價值P>0.05;活動狀態下比較,觀察組患者48小時內的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3.討論
圍手術期干預及術后快速康復中術后鎮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無線鎮痛泵系統作為一種新型模式的術后鎮痛干預模式,其從個體化鎮痛為出發點,提高術后鎮痛質量,減少不良事件,有效促進了患者的恢復效果[1]。但是關于無線鎮痛泵系統應用于臨床的研究較少,為了證實其在術后鎮痛的效果,本次研究以收治的婦科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并配合靜脈自控鎮痛患者為對象,采取無線鎮痛泵遠程監控系統,比較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活動狀態下的疼痛評分更低,P<0.05。研究分析,常規鎮痛系統屬于一種分散性管理,管理有效率不高,不利于患者疼痛的及時監測[2]。無線鎮痛泵遠程監控系統具有集中、精細管理的優勢,可及時發現患者的異常疼痛,可及時采取鎮痛補救措施,為患者疼痛降低提供了優質條件[3]。
綜上所述,術后鎮痛管理中運用無線鎮痛泵遠程監控系統,鎮痛效果顯著,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郭建麗, 朱婧, 楊峻嶺,等. 無線遠程監控鎮痛泵在腹腔鏡腸癌根治術后患者自控靜脈鎮痛中的效果[J]. 中國臨床研究, 2020, 33(5):665-668.
[2]曾慧憬, 吳新俊, 林生,等. 無線鎮痛泵系統自控鎮痛用于癌性爆發痛的臨床觀察[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20, 019(11):109-112.
[3]王海波, 陳長江, 陳潮世,等. 無線鎮痛泵系統在股骨頸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術后鎮痛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 2020, 15(7):82-84.
349750058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