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天賜



摘要:目的:分析蒼梧縣2021年人乳頭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檢測(28分型)結果情況。方法:本研究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蒼梧縣各鄉鎮采集點接受HPV篩查的5157例受檢者,所有人均采集標本進行基因分型檢測,分析檢測結果。結果:蒼梧縣HPV陽性總檢出率為10.06%(519/5157),陽性患者基因亞型以HPV高危亞型居多;其中HPV52檢出情況最多,占比為32.18%(167/519),其次為中危亞型中的HPV53,占比為13.10%(68/519);地區分布情況顯示,陽性檢出率按由高至低的順序,前三依次為梨埠鎮(13.10%)、長發鎮(12.58%)、六堡鎮(11.51%)。結論:蒼梧縣HPV陽性患者基因分型中以高危亞型居多,常見感染亞型以HPV52、HPV53為主,梨埠鎮、長發鎮、六堡鎮女性感染風險相對較高。
關鍵詞:人乳頭瘤病毒;基因分型檢測;28分型
【中圖分類號】Q3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有研究顯示,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與女性患者宮頸癌的發病發展存在密切聯系。宮頸癌作為婦科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好發于中年女性,近年來臨床發病群體有向年輕女性發展的趨勢[1]。本病具有癌前病變周期漫長的流行病學特點,患者自高危型HPV持續性感染發展至宮頸癌發病的過程包含多階段,且此過程具有可逆轉性[2]。臨床通過及早干預能夠有效預防宮頸癌的發生,從而降低臨床發病率以及死亡率。故針對女性積極開展科學有效的宮頸癌篩查工作十分重要。本研究對蒼梧縣2021年度HPV基因分型檢測(28分型)結果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蒼梧縣各鄉鎮采集點接受HPV篩查的5157例受檢者為觀察對象。受檢者年齡范圍在30~64歲,平均年齡為(47.03±3.96)歲。
納入標準[3]:均知情同意加入此項研究;檢查前3內未使用陰道內藥物或陰道沖洗;24h內未開展性行為者。
排除標準[4]:存在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者;合并婦科惡性腫瘤及免疫系統疾病者;檢查配合度較差或標本不合格者。
1.2方法
(1)標本采集:醫護人員先用窺陰器或陰道張開器暴露宮頸,用宮頸刷置于宮頸口,順時針旋轉 4~6 周以獲取足量的上皮細胞,然后取出宮頸刷置于廣州和實生物技術公司(下稱廣州和實)的HPV保存液中備檢。樣本運送時應采用 0℃冰壺。
(2)操作方法:采集的標本加入到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西安天隆)的磁珠提取試劑中,并放置于磁珠提取儀進行核酸提取。再取制備好的核酸添加到廣州和實的人乳頭瘤病毒核酸檢測及基因分型試劑盒(PCR-反向點雜交法)的預分裝PCR檢測管。將上述檢測管放置于ABI 7500實時熒光PCR儀,進行擴增檢測。擴增結束后,使用廣州和實的全自動核酸分子雜交儀和試劑盒中的雜交試劑對變性的PCR產物進行28種HPV亞型(主要包括13種HPV高危亞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5種HPV中危亞型:26、53、66、73、82;10種HPV低危亞型:6、11、40、42、43、44、54、61、81、83)檢測,最后對檢測結果進行判讀分析。
儀器:磁珠提取儀(西安天隆):型號GeneRotex96;實時熒光PCR儀(美國Thermo):型號:ABI7500; 全自動核酸雜交儀(廣州和實):型號:HS2400。
試劑:磁珠提取試劑(西安天隆);人乳頭瘤病毒核酸檢測及基因分型試劑盒(PCR-反向點雜交法)(廣州和實)。
2.結果
2.1陽性患者亞型分布情況
陽性患者基因亞型以HPV高危亞型居多;其中HPV52檢出情況最多,占比為32.18%,其次為中危亞型中的HPV53,占比為13.10%,如表1所示:
2.2陽性患者地區分布情況
蒼梧縣HPV陽性總檢出率為10.06%(519/5157),陽性檢出率按由高至低的順序,前三依次為梨埠鎮(13.10%)、長發鎮(12.58%)、六堡鎮(11.51%),如表2所示:
3.討論
近年來,現代女性思想觀念逐步開放、性生活方式多樣化,若在性生活中未能注重衛生防護,可能導致生殖道感染HPV。相關報道指出,高危HPV感染患者病情持續進展出現宮頸癌變的風險較高,且宮頸癌發病群體中存在高危HPV感染的患者占比高達99.7%[5]。因此在宮頸癌防治工作中,早期開展HPV基因分型檢測顯得十分必要。
人體感染HPV11、HPV43等低危亞型后,通常會引起各種良性病變(例如外生殖器濕疣、宮頸上皮低度病變等),不會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威脅。但臨床患者若持續感染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可能會誘發機體癌變,其中HPV16為導致患者發生癌癥的主要基因型、HPV18其次[6]。HPV基因分型檢測的優勢:(1)人體容易感染HPV,相關數據顯示,有性行為的女性感染HPV病毒的比例高達80.00%,但大部分人機體能夠自然清除病毒,只有HPV持續性感染才是造成宮頸上皮細胞發生惡變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7],因此常規一次篩查無法判定患者宮頸癌變風險。(2)既往臨床常規采用的宮頸巴氏涂片檢查方式具有一定的假陰性,容易導致患者宮頸癌癌前病變情況存在漏診現象,且樣本采集過程中,窺陰器的應用也容易引起女性不適;而HPV基因分型檢測方式在臨床宮頸癌篩查中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及特異性,其與其他篩查方法(如陰道鏡、TCT等)相比,能夠準確分型,辨別患者HVP感染屬于高危或者低危[8]。(3)HPV分型還能夠對患者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或腺上皮細胞進行再次分類。(4)該技術還可作為宮頸病變術后患者療效評估與隨訪監測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對蒼梧縣女性進行HPV基因分型檢測后發現,該地區感染較多的亞型為HPV52及HPV53,屬于高危及中危亞型,針對這類群體積極開展宮頸癌防治工作。
綜上所述,蒼梧縣2021年度HPV基因分型檢測中,受檢者常見感染亞型以HPV52、HPV53為主,梨埠鎮、長發鎮、六堡鎮受檢者陽性檢出率較高。
參考文獻:
[1]王燕,陳思,劉書理,等. 北京部分地區高危型人乳頭瘤狀病毒基因分型與宮頸不同級別病變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綜合臨床,2020,36(5):405-412.
[2]梁家花,門慶娟,王曉平,等. 日照市部分地區2139例女性HPV感染情況及分型分析[J]. 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2021,13(8):1235-1238.
[3]陳曉穎,陳航,謝書琳,等. 福建省福清地區10971例女性HPV感染狀況及基因型流行病學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2021,28(6):160-162.
[4]張麗敏,呂虹,陳柯霖,等. 婦科門診患者宮頸感染人乳頭瘤病毒基因分型檢測特征分析[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20,24(1):121-124.
[5]馬惠萍,焦翔,趙艷花,等. 山東省滕州地區人乳頭瘤病毒篩查及基因型分析[J]. 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21,14(3):203-207.
[6]閆玉芬,李樂樂,鄧梓雯,等. 2015—2019年青島市女性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基因型分布特點[J].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21,35(4):424-428.
[7]郭雅瓊,劉科鵬,趙彬,等. 蘭州市女性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狀況和基因型分布[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21,42(11):1372-1375,1381.
[8]王旭暉,王萍. 6352例婦女宮頸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基因分型的分析研究[J].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20,27(8):1328-1332.
343650190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