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仕莉
摘 要:現階段,伴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高速發展,同時推進了各個領域的發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尤其是在教育領域中,新課改的不斷完善使得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引起了很多教育從業者的關注,也被很多學科應用于實際教學中。但是由于微課本身的性質,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可應用性還有待提高。本文結合初中實際教學內容,從語文閱讀微課的設計方法出發,探討微課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使教學更具活力,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其對事物的認知,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微課設計;應用實踐
引言
初中階段是學生快速成長和發育的階段,思想意識也快速發展,如果缺乏對學生的有效引導,極有可能導致學生出現不正確的思想觀念。語文閱讀作為積淀學生文化底蘊、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領悟深刻的人生哲理,進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中語文教師應當轉變自身原有的閱讀教學理念,重視閱讀教學的價值和作用,積極探索新型教學手段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微課伴隨教育信息化過程出現,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促進了語文閱讀課堂的創新,強化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知識的理解。在進行微課設計時,教師要根據相應的原則進行設計,緊密結合閱讀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需求,保證微課應用的有效性。
1語文閱讀微課的設計方法
在進行語文閱讀微課設計時,要掌握合理的設計方法才能夠保證實際應用的效果,充分發揮微課應有的價值和作用。第一,要做好前期分析工作。包括三個環節,即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分析以及學情分析,明確本次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目標和內容,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按照分層原則對教學目標進行階梯式設計。第二,對微課相關要點進行總結,針對要點進行合理設計。微課設計要素包括學習內容選擇、教學策略選擇、教學活動、反思和總結,要求教師能夠利用合適的方法將教學內容講授給學生,提高教學效率,并對教學成果進行總結。第三,要重視評價反饋環節。包括學習分析、獲取學生反饋以及自主反思,教師要能夠對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成果進行綜合分析,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在下一次微課設計中進行彌補和改進。
2初中語文閱讀微課的應用策略
2.1課前導入應用
在傳統的語文授課模式下,教師要求學生預習課文,但很多學生基本上只是閱讀幾遍課文、找出生字,并不會結合課文描寫的內容進行相應的查閱,因而難以對創作背景、思想內涵有深入的了解。在上課期間,為了確保閱讀的流暢性,教師的教學難免枯燥乏味,即課文的閱讀對學生而言是任務,很難提高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如果在授課前教師通過互聯網將微課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利用微課進行學習,則將會產生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師對閱讀文本的重點字詞、作者簡介、創作背景進行整理,讓學生結合整理內容進行閱讀,則學生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下就會代入感情進行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所感、所思。如此一來,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另外,在了解時代背景的前提下,學生可以發揮想象力,感受作者創作時的心情、想要表達的思想等。
2.2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微課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依賴教材,主要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講解,教材上圖片數量有限,學生無法獲得對閱讀內容的形象化理解。利用微課視頻,教師則可以添加有關閱讀內容的圖片,提高教學內容的形象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豐富語文教學內容。除視頻之外,教師還可以引進各類不同結構的資源,包括視頻資源、音頻資源等,多種資源相互結合可以將閱讀內容更加全面立體地展現出來,使學生獲得具象化的認知,深化理解。微課視頻的引入能夠使學生與課文中的閱讀內容快速建立起聯系,縮短學生與閱讀內容之間的距離,以讓學生真正體會身臨其境的感受。例如,在針對《黃河頌》這篇文章實施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微課視頻作為輔助手段。《黃河頌》是現代詩人光未然1939年創作的組詩《黃河大合唱》中的內容,展現了黃河的豪邁,并將其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加入有關黃河的視頻或者圖片,讓學生直觀體會黃河水奔涌前進所展現出來的波瀾壯闊,體會《黃河頌》中所描寫的“一瀉萬丈、浩浩蕩蕩”。此外,教師也可以在微課視頻中插入《黃河大合唱》的音頻內容,利用音頻和圖片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更好地感悟《黃河頌》的閱讀內容,體會詩人所抒發的愛國之情,激發學生內心的愛國情懷,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思政內容,收獲德育成果。
2.3微課在初中語文閱讀復習中的應用
在初中語文閱讀復習中應用微課,需要聯系文章內容預先制作與之相對應的微課教學課件,根據初中語文閱讀重點階段的微課做出綜合整理應用。在初中語文閱讀復習階段,教師需充分重視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的思考參與程度,然后再應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布置相應的閱讀學習作業。初中學生一定要通過觀看微課教學內容實現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并且在復習的過程中進行持續思考,這樣才能夠保證高質量地完成語文閱讀課后作業。除此之外,在初中語文學期總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先前所運用的微課資料進行整理,以實現對重要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的整合,然后將所整合的內容編輯成能夠滿足初中階段學生進行整體復習的微課資料。
結語
閱讀教學能夠積淀學生的文化底蘊,促使學生從閱讀內容中學到深刻的人生哲理,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隨著初中語文閱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閱讀教學也必須要不斷創新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以此來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教師需要對微課的特點和內涵進行深入分析,完整、系統和規范地進行微課設計,并將其合理地應用到初中語文閱讀課程中。
參考文獻:
[1]陽紅玲.探討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7):26-28.
[2]王婧.借助微課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究[J].課外語文,2020(25):22-24.
[3]丑磊娜.微課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及思考[J].新課程,2020(41).
[4]柴秀巧.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展示環節的優化探究[J].新課程,2020(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