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莉
上古時候,君主的墳墓都只稱“墓”,不稱“陵”。直到春秋時期,許多君主的墳墓仍不稱“陵”。如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死后葬在今陜西鳳翔縣城東南角,自古至今,皆稱秦穆公墓,未見稱陵。中國帝王的墳墓開始被稱為“陵”,大約是從戰國中期以后,首先出現于趙、楚、秦等國。《史記·趙世家》載:“趙肅侯十五年經營壽陵。”《秦始皇本紀》載:“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壽陵。”當時封建王權不斷增強,為表現最高統治者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墳墓占地廣闊,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墳墓就被稱為“陵”。
中外文摘2022年5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