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聰聰,楊生舉
(1.甘肅農業大學 財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2.甘肅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30)
隴南市地處甘肅省東南部的秦巴山區,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名,隴南市地貌多樣,水系眾多,氣候宜人,有“隴上江南”的美譽。隴南市獨特的地理地貌使得當地農業特色產業具有顯著優勢,其中核桃、花椒、油橄欖、中藥材等經濟作物以其綠色、優質、無污染而聲名遠播,是當地四大長效性主導產業。此外畜牧、蔬菜、茶葉、蘋果、馬鈴薯等五個地區優勢產業也獨具特色。但是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導致隴南市特色農產品銷售困難,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問題嚴重影響農民增收致富,更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2013 年底,隴南市立足市情實際提出了“推進電子商務實現集中突破”為首的市級發展戰略,堅持政府引導,在網絡建設、銷售平臺、物流體系、道路交通、對外宣傳等方面大力投入,全力夯實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條件,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斷摸索發展,逐步確定了以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大眾創業、協會規范、微媒助力“五位一體”的農村電子商務的“隴南模式”,有效挖掘出了當地農業特色產品的經濟效益。
截至2019 年底,隴南市共計開展電商培訓29 萬余人次,成立電商企業1 258 家,建立電商村級服務點1 803 個,電商累計銷售額200 多億元,電商對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貢獻額達到930 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013 年的3 536 元增加到7 734元。部分數據如圖1 所示。2019 年電商銷售額對隴南市生產總值(GDP) 的貢獻率約為9.7%,在第三產業生產總值中占比為16.7%,占有較大比重。目前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成效顯著,已經成為隴南市經濟發展的品牌,不但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村發展,而且培育了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對于帶動隴南經濟快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助力鄉村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

圖1 隴南市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電商人均收入貢獻額和電商銷售額
基于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特點,綜合考慮數據的全面性、綜合性和代表性,利用《甘肅發展年鑒》、《隴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公開數據和隴南市統計局、農業農村局獲取的有關數據,選定2013~2019 年間隴南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消費水平、電商培訓人數、電商銷售額等11 個指標,構建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所示),對隴南市農村電商發展水平進行主成分分析。

表1 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評價指標體系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基本原理是降維思想,以損失少量信息為前提,將初始的互相關聯的指標轉化為少數幾個互相獨立的綜合性指標,即為主成分,其中每個主成分都是原始變量的線性組合。通過這種降維方式得到的主成分可以簡化數據結構,凸顯主要影響因素。文中使用SPSS26.0 軟件對選取的反映隴南市農村電商發展水平的11 個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
首先使用SPSS26.0 軟件對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所使用的數據進行KMO 和巴特利特檢驗,考察這些指標是否滿足主成分分析條件。檢驗結果顯示,KMO 統計量為0.728,大于0.7 的標準;巴特利特球形檢驗中顯著值小于0.001,拒絕各變量獨立的假設,證明數據的選取是恰當的,滿足進行主成分分析的條件。同樣根據SPSS26.0 計算出的參與主成分分析的所有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矩陣,絕大部分指標之間具有很強的相關關系,有部分超過95%,表明各指標之間存在大量信息重疊的情況,因此有必要進行主成分分析。
使用SPSS26.0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到主成分特征值與方差貢獻率,如表2 所示。按照通用的主成分確定原則,主成分的初始特征值要大于1,累計方差貢獻率要大于85%,因此確定前兩個主成分滿足選用要求,并保留了原始數據的大部分信息。第1 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為0.7727,表示該主成分可以解釋所有指標77.27%的信息;第2 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為0.1703,表示該主成分可以代表所有指標17.03%的信息,兩個主成分所累計的方差貢獻率達到94.3%,高于85%的選用標準,說明二者所含信息量已達到全部信息的94.3%,這兩個主成分可以較好地解釋大部分指標的信息,故選取這兩個主成分作為解釋指標進行進一步分析,并分別定義為F和F。

表2 解釋的總方差
從主成分系數矩陣可以得出(如表3 所示),在第1 主成分(F) 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和電商銷售額等9 個指標在第一個主成分上有較大載荷,可以定義為反映“農村宏觀經濟水平”的綜合指標;在第2 主成分(F)中,電商培訓人數和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兩個指標的系數較大,與其他指標則表現為相關性較小甚至是負相關,故第二個主成分定義為反映“政府支持力度”的綜合指標。這表明影響隴南市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因素集中體現在宏觀經濟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兩個方面。

表3 主成分系數矩陣
根據主成分系數矩陣,計算各個主成分的得分,由于要去除量綱的影響,所以此處的ZX是原始變量Xi=1,2,…,11)經過標準化后的變量。因此可以得到兩個主成分的線性表達式分別為:

計算主成分綜合得分的公式為:F=(αF+αF+…+αF)/β,其中α表示第n 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β 是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經過計算,兩個主成分的權重值分別為0.773 和0.170,可以由此得出綜合農村電商發展水平綜合得分的線性表達式為:F=0.773*F+0.170*F。
通過計算可以得到各年份主成分得分及綜合得分和排名,如表4 所示。從結果可以看出,分別對2 個主成分計算的得分進行排序,得到的排序結果是不同的,無法評價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在同一年度的單個主成分得分高說明在當年影響隴南市農村電商發展的某個方面發揮的作用較強,因此對隴南市歷年的農村電商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價時,應計算出包含兩個主成分的綜合得分,根據綜合得分進行比較排序。表中的數值為負,是由于對數據進行了標準化處理,含義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要低于平均水平。

表4 主成分綜合得分及排名
將歷年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綜合得分用折線圖表現,如圖2 所示。結果表明,自隴南市開始實施電子商務集中突破戰略以來,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得到良好的發展,尤其2015 年之前快速增長,隨后增速放緩,進入穩步發展階段。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的農村經濟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同時可以得出,在度過了最初的迅速增長階段后,增速逐漸放緩,一定程度上說明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在全面鋪開的同時,也遇到了發展的瓶頸,隴南市電商正在經歷由高速增長向創新模式、轉型發展、提質增效轉變的階段,符合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產業周期,也與實際情況相符,測算的結果基本上是準確的。

圖2 主成分綜合得分趨勢圖
影響隴南市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宏觀經濟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前者包括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寬帶覆蓋率、郵電業務總量等反映農村宏觀經濟水平的指標;后者反映在電商培訓和投資力度上。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基于當地農村經濟快速增長的基礎之上,沒有農村宏觀經濟的發展,農村電商產業的發展也將成為無源之水。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得益于農村三次產業協調發展,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提高及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和消費方式的轉變。另外通過梳理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政府的政策引導和對于電商發展方面的巨大投入,有力地支持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構建了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環境,特別是在交通、物流、網絡和倉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投入巨大,政府的引導與扶持為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保駕護航,對于隴南市農村電商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隴南市自2013 年底實施電商突破的發展戰略以來,大力推進電商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成效。但是由于競爭日益激烈,電商發展階段的提升和消費升級帶來的挑戰,對隴南市農村電商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特色農產品供給側結構問題和農民收入增長乏力等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制約了隴南市農村電商的發展。目前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市場逐步完善,市場需求仍在增長,隨著消費者產品質量要求不斷提升,提質保量是更好發展的基礎。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面臨著挑戰,同時挑戰中也蘊含著機遇,無論是政府部門、電商企業還是農村網店等都應時刻保持對于農村電商領域的敏感性,增強對于政策和形勢的領悟力和判斷力,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拓寬電商應用面,推動隴南市農村電商更好發展。
2.2.1 持續強化政策引導與扶持,不斷推動隴南市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隴南市農村電商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大力投入,要保持思維上的快人一步,不僅是電商從業者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相關部門的工作與政策制定也要緊隨電商發展潮流,結合部門職責,主動作為,不斷修訂和完善電子商務發展扶持政策。同時對于電子商務人才培訓、農村信息化建設、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建設、農產品網貨研發、農產品品牌建設和質量體系建設等電子商務項目要加大重視力度和投入力度,制定發展和投入規劃并設立監督機制,確保將這些工作落到實處,真正做出成果,推動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
2.2.2 大力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不斷夯實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基石。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隴南市已經具有的較好經濟發展水平,基于當地經濟快速增長的基礎之上,二者的相互作用使得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全面而穩定的發展,形成了雙向互促的良性循環。城鄉融合均衡發展、農民收入水平提高、農村經濟水平穩定提升是保障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持續良好發展的前提,因此要不斷加快城鄉融合的一體化發展進程,通過多種方式增加農民收入,推動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2.2.3 創新農村電商發展模式,擴大農村電子商務應用廣度和深度。隴南市農村電商交易體量不斷增大,但是競爭日益激烈與供需失衡等內外部因素共同制約著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要緊抓時代潮流作為其發展方向,不斷創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和機制,推動特色農產品上行流動;要充分利用時下流行的網絡博覽會和農村豐收節等形式擴大農村電商影響力,更好地引領隴南市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時要利用隴南市山青水綠、風景秀美、生態資源豐富的優勢,不斷挖掘當地的綠色農業、休閑旅游、文化體驗、健康養老等新興產業潛力,將其與農村電子商務有機結合,不斷擴大電商應用廣度和深度,使隴南市農村的特色服務業吸引城市消費人群,吸引農村青壯年回鄉就業與創業,促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