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奎,王瑞亮,甘 斌
(貴港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廣西 貴港 537100)
肺炎是一種由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肺部疾病,當患者血壓明顯降低或出現休克,甚至發生器官功能性障礙時,則可判斷為重癥肺炎。目前臨床多采用常規西醫輔助治療重癥肺炎,比如大劑量鹽酸氨溴索,其具有較好的抗炎功效,但部分患者可出現肺部痰液不易排出等問題,加重患者病情,故多需進行輔助排痰治療[1];振動排痰儀排痰力度較為均勻且穿透性能好,但部分患者由于行動不便無法進行配合治療,導致無法將痰液成功排出,預后效果不佳[2]。而纖維支氣管鏡可直接到達病灶部位,通過吸痰或采用0.9%的氯化鈉溶液灌洗的方式清理痰栓,從而改善臨床癥狀,避免感染加重[3];同時聯合優質護理可有效保證患者全身的營養供給,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促進病情恢復[4]。本研究主要探討纖維支氣管鏡聯合優質護理對老年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與血氧分壓(PaO2)、氧合指數(PaO2/FiO2)、血氧飽和度(SaO2)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貴港市人民醫院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分為對照組(50例)與觀察組(50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8、22例;年齡60~85歲,平均(70.26±7.16)歲;合并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15例,糖尿病24例,高血壓19例。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6、24例;年齡61~83歲,平均(71.48±7.35)歲;合并癥:COPD 16例,糖尿病22例,高血壓1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急診重癥肺炎臨床實踐專家共識》[5]中的重癥肺炎相關診斷標準,且經臨床檢查確診者;年齡60~85歲者;X線片結果提示胸部病變累計1個肺葉以上者等。排除標準:對鹽酸氨溴索有過敏反應者;有心、肝、腎功能障礙者;精神狀態異常,無法配合治療者等。本研究已通過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大劑量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峨眉山通惠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188,規格:2 mL∶15 mg),取120 mg藥物溶入至10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治療,120 mg/次,1次/d。滴注完畢4 h后給予振動式物理治療儀(珠海黑馬醫學儀器有限公司,型號:HemaG 3000)振動排痰治療,具體治療方式如下:協助患者取坐位或臥位,將排痰儀啟動后以從外向內的順序在患者胸前與背后緩慢移動,然后在病變部位的對應位置開始向周圍反復進行叩擊,促使患者床旁經口排痰,叩擊次數應在5次以內,振動儀的頻率應在20~35 Hz之間,治療過程中若患者自覺不適應立即停止操作,5 min/次,1次/d。觀察組患者鹽酸氨溴索的治療方法同對照組,滴注完畢4 h后使用纖維支氣管鏡(上海歐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OIF-BC66P)進行吸痰治療,患者取仰臥位,墊高頭部與肩部,首先采用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丹東醫創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10940193,規格:5 mL∶86 mg)5 mL行局部麻醉,麻痹患者的咽喉部和鼻腔,待麻醉起效后,經患者口腔緩慢插入纖維支氣管鏡并啟動,觀察氣管內分泌物情況,然后吸出,在分泌物較多的情況下,可灌注0.9%氯化鈉溶液10~30 mL進行灌洗,每處病變灌洗3次,灌洗60 s后采用負壓吸出,1次/d。治療期間應仔細觀察患者雙側各葉與各段支氣管情況,以確保分泌物被充分吸凈,另外,當發現患者出現較為嚴重的心律失常或SaO2明顯降低等情況時,則立即停止操作。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周,并于治療后觀察至出院。
1.2.2 護理方法兩組治療期間均接受優質護理,具體護理方式如下:①成立督導組。由職稱與資歷較高的護理人員組成一支專業的督導小組,定時檢驗責任護士對護理措施的實施情況,對護理不當之處及時指出并糾正。②人文關懷。科室定期開展護理知識講座,培養護理人員與患者的共情意識,護理人員以患者為中心,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③健康教育。評估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通過宣教、發放手冊等方式增強患者與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從而加快患者對病區環境的適應,令其早日積極配合治療。④排痰護理。責任護士在每日排痰治療結束后,對口腔內有嘔吐物或分泌物的患者及時進行口腔清潔護理,以免患者發生嗆咳或呼吸道堵塞等。⑤飲食管理。給予患者易消化或半流質飲食,飲食應遵循高纖維素、刺激性小、高蛋白等原則,對于無法進食的患者依情況給予鼻飼營養,保證患者營養與水分的供給。⑥心理護理。通過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充分了解導致患者出現不良情緒的原因,針對其不同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鼓勵患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兩組患者均護理至出院。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依據《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6]中老年重癥肺炎的評定標準評估患者的治療療效,顯效:患者痰涂片呈陰性,心率加快、口唇紫紺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經X線片檢查,肺部炎癥吸收≥?50%;有效:部分痰涂片呈陰性,心率加快、口唇紫紺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肺部炎癥吸收 < 50%;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且疾病隨病程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臨床相關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相關指標,包括住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時間、使用抗生素時間、機械通氣時間。③血氣指標,于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取前臂外側橈動脈血2 mL,依據血氣分析儀檢測PaO2、SaO2,并計算PaO2/FiO2比值。④肺功能指標,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8.00%(44/50),其中顯效19例,有效25例,無效6例;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72.00%(36/50),其中顯效17例,有效19例,無效14例,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4.000,P<0.05)。
2.2 臨床相關指標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住ICU時間、使用抗生素時間及機械通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比較(?±s??, d)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比較(?±s??, d)
注:ICU:重癥加強護理病房。
組別 例數 住ICU時間 使用抗生素時間 機械通氣時間對照組 50 15.17±1.36 18.75±1.48 14.26±0.99觀察組 50 11.13±1.51 13.83±1.82 10.02±1.18 t值 14.057 14.831 19.465 P值 <0.05 <0.05 <0.05
2.3 血氣指標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PaO2、PaO2/FiO2及SaO2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s??, mmHg)

表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s??, mmHg)
注:與治療前比,*P<0.05。PaO2:血氧分壓;PaO2/FiO2:氧合指數;SaO2:血氧飽和度。1 mmHg = 0.133 kPa。
組別 例數 PaO2 PaO2/FiO2 SaO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48.31±6.32 89.16±5.75* 109.47±12.24 280.17±13.24* 86.24±5.48 91.48±3.91*觀察組 50 49.25±5.28 93.56±4.28* 106.71±11.85 311.27±12.06* 86.05±4.37 94.16±3.85*t值 0.807 4.340 1.146 12.279 0.192 3.45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肺功能指標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FEV1、FVC及FEV1%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
組別 例數 FEV1(L) FVC(L) FEV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1.74±0.17 2.52±0.12* 2.14±0.22 2.69±0.21* 63.48±7.03 75.36±5.38*觀察組 50 1.78±0.11 2.86±0.13* 2.09±0.19 2.98±0.15* 62.86±6.92 83.29±6.17*t值 1.397 13.589 1.216 7.946 0.444 6.85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老年重癥肺炎主要由肺組織炎癥的擴散導致病情惡化加重引起,患者常發生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風險。鹽酸氨溴索可直接作用于氣道內的分泌細胞,發揮增強纖毛運動功能的作用,從而降低黏液稠度,減少氣道內黏液殘留。鹽酸氨溴索雖有著較強的溶解痰液的效果,但其排出痰液的效果欠佳,振動排痰可通過對肺部的振動與定向叩擊作用,對肺部小氣道內的黏液、分泌物及代謝產物進行有效地清除,但該治療儀器無法可視化,且見效較慢[7]。
纖維支氣管鏡通過采用吸痰、灌洗的措施,可直視患者的病灶部位進行操作,將炎性分泌物與痰液吸凈,從而提升操作精準度;還可通過0.9%氯化鈉溶液對滯留痰液進行反復灌洗,以降低其黏度,使排出痰液的過程更為輕松;同時對局部黏膜產生明顯的刺激作用,并將咳嗽反射能力加強,以使患者將氣管內炎性分泌物或痰液成功咳出,達到解除患者氣道阻塞、恢復肺通氣、防止感染進一步加重的目的,使患者盡快恢復自主呼吸、消除水腫[8]。而優質護理通過對責任護士的嚴格要求,促使其完善對患者排痰、口腔清潔等護理,有效防止了患者因痰液嗆咳引起的肺功能受損現象[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住ICU時間、使用抗生素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EV1、FVC、FEV1%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說明纖維支氣管鏡治療聯合優質護理治療老年重癥肺炎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縮短病情恢復時間,改善患者肺功能障礙,控制疾病進展。
老年人群多患有營養不良或腦血管等疾病,若上述疾病伴隨肺部感染則可致使患者出現咳痰無力、呼吸衰竭等情況,因此,加強排痰、改善呼吸、減輕肺損傷極其重要。PaO2、PaO2/FiO2及SaO2是臨床常用的血氣檢測相關指標,可直接反映肺換氣功能與酸堿平衡狀態,在機體發生肺損傷時,其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纖維支氣管鏡操作準確性較高,能夠精確吸出患者的氣管痰液與分泌物,還可對患者肺泡Ⅱ型上皮細胞分泌表面的活性物質進行激活,促進肺泡表面相應活性物質的合成,降低患者肺泡表面張力,改善肺通氣與呼吸功能;另外,還可松弛氣管與支氣管平滑肌,改善菌群失調狀態,減少氣道堵塞,有效控制血氧濃度,進而改善患者的血氣指標[10]。優質護理通過加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與心理護理,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心理負擔,促進醫患關系和諧,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以提升治療效果[1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的PaO2、PaO2/FiO2、SaO2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說明纖維支氣管鏡治療聯合優質護理,可有效改善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血氣指標,促進病情恢復。
綜上,纖維支氣管鏡治療聯合優質護理可有效提升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病情恢復,改善機體血氣指標與肺功能,應用效果顯著,建議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