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峰
摘要: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在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多樣性的背景下,將愛國情懷滲透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不僅有助于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樹立國家意識,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和正確的價值觀,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本文將著重分析愛國情懷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重要性,對如何更好地將愛國情懷滲透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進行探究。
關鍵詞:愛國情懷;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
引言
愛國情懷是指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揭示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家園以及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當前互聯網上的信息魚龍混雜,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樣性影響著小學階段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同時,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是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愛國情懷的滲透能夠豐富德育內涵,增強教學效果。因此,將愛國情懷滲透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是可行的,也對學生道德素養的形成至關重要。
一、愛國情懷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重要性
首先,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情懷是個人與國家之間的精神寄托。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作為重中之重的愛國主義具有凝聚全國人民和凝聚人心的作用。將愛國情懷滲透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有助于學生獲得強烈的國家歸屬感和認同感,建立國家意識,進而樹立更遠大的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其次,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部分,將愛國情懷滲透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助于形成富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環境氛圍,進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面對某些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化入侵,愛國主義教育對于尚未形成價值觀的小學階段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有助于提高信息辨別能力,形成正確的善惡觀,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最后,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形成的優秀文化精神,將愛國情懷滲透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助于學生了解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培養紅色革命精神,在紅色文化的熏陶下樹立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信念,對于學生偉大人格的形成也有著不言而喻的作用。
二、愛國情懷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滲透策略
1.重視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是愛國情懷教育根本任務的對象,具有無可厚非的教學主體性作用。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小學生身心特點與認知特征,制定適合且高效的教學計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主題與方式進行講解。并且,在課程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與法治知識講授,而且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表現自我的機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提高課堂參與感,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在講解六年級下冊《日益重要的國際組織》一節時,可以適時向學生補充我國自近代以來外交歷史,了解中國是如何一步一步崛起并登上國際舞臺,讓學生在了解過程中激發強烈的自豪感和為中華富強而讀書的責任感。隨后教師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感受和感想,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2.重視組織愛國主義教育課外活動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不僅要重視以教室為地點的課程講授,還要重視課外活動的重要價值。對于愛國主義教育來說,僅以課堂的講授這一種方式很難達到深入的教育效果。因此,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組織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感悟愛國主義,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例如教師在講解五年級下冊《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這一單元時,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學生來到當地的烈士陵園進行祭奠和掃墓,組織學生文明參觀戰役紀念館等紅色文化紀念性景觀,使學生在沉浸在愛國主義的氛圍中。課外活動后及時進行主題報告,增強學生的交流互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3.重視提高評價標準體系的綜合性
由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涉及知識能力與道德素養兩方面教學內容,是腦力思考與思想德育綜合性訓練,尤其是將愛國情懷滲透其中后課程內涵更加豐富。因此在制定評價標準體系時應該綜合各項指標進行考察,而非僅參考知識能力成績對學生期末成績進行打分。在對教師進行評價時,也應注意教學各方面結合,而非單以學生成績評價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以身作則,帶頭示范愛國行為,尊重國旗、國歌,成為學生的榜樣。
結束語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文化,是我們民族賴以存在、發展的情感紐帶與精神支柱,是每一個中國公民都應具備的精神品格,與之對應的愛國情懷也應該是學生從小具備的重要精神寄托。將愛國情懷滲透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有助于培養學生國家意識,提高道德素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應以身作則,運用創新思維,形成良好地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的熏陶。本文著重進行了愛國情懷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滲透研究,以期對各位讀者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劉妍.愛國情懷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滲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166.
[2]張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實現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21(12):38-39.
[3]常安團.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2021(48):140.
379550190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