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 翟志國 衛春強 曹修青 劉云
摘? 要: 科技是時代進步的推動力,隨著我國制造強國戰略的穩步向前推進,智能制造成為了“中國制造2025”明確的主攻方向,而機器人則是智 能制造發展的重要內容與支撐。在未來,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技術將取得顯著進展,逐步推動我國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并不斷邁向中高端層次。
關鍵詞: 機器視覺;機器人;智能制造;實踐應用
1 智能制造
當前自動化控制技術尚未出現革命性突破之前,所謂智能制造是通過 物聯網、大數據、傳感器技術等來實現,這并沒有脫離自動化,而是對自 動化一定程度的升級,機器人體現了這種技術的整合特性。事實上孤立的 機器人在生產制造當中沒有任何價值可言。從智能制造的角度來講,在真 正的強人工智能未出現的當下,所有的AI都只能算初級AI ,它以數據為智 能的基本構成元素, 而精準、有時效性的數據則是關鍵。目前工業4.0的典 型代表數字工廠,實際上就是以數據推動的智能化工廠,盡管它并不是真 正的智能工廠,它的基礎是通過物聯網實現對工廠自動化設備的整合,以 最少量的人從事創意性的工作,用自動化裝備來實現全自動化的生產[1] 。? 2 機器人應用關鍵技術
2.1? 機器人在智能制造應用關鍵技術
當下很多企業開始使用工業機器人取代人力,從事各種生產工作,這 使工業機器人行業迎來了一波發展高潮。而探究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人力成 本逐漸上升高于機器人使用成本。不同的工業機器人,其應用關鍵技術也 不同[2]。( 1 )弧焊機器人:該機器人簡單地說,其關鍵技術包括交流伺候 服驅動、剛性高精度RV減速機,及諧波減速器。在低速和高速方面,前者 穩定性強,后者動態響應快,能減少維護。( 2 )激光加工機器人:該機 器人的關鍵技術包括了結構優化設計技術,框架式本體結構大范圍應用, 作業范圍變大還能確保精度。以及系統誤差補償這一技術,立足一體化機 器人有著大工作空間和高精度需求,聯系結構特征,依托非模型辦法與模 型辦法聯合的混合機器人補償方式,來實現幾何參數、非幾何參與的誤差 補償。另外,還有高精度檢測技術,集合坐標測量和機器人這兩個技術, 機器人在線測量,精度很高。最后,網絡通信、離線編程技術,可實現串 口、 CAN網絡通信,并監控管理機器人生產線,由上位機控制機器人離線 編程[3]。
2.2? 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趨向
( 1 )從串聯發展為串并混聯機器人。最開始,機器人主要是串聯較 多,但伴隨市場的發展,現在既需要串聯機器人,又需要并聯機器人。串 并混聯機器人兼顧并聯機構剛度大與串聯機構控制空間大兩種優點,是機 構學研究的主要方向[4]。( 2 )從剛體發展為剛柔體機器人。現在不單單 要研發剛性,還需研發柔性機器人,像是英國某公司的蛇形機器人,以及 我國許多學校研發的章魚須、蛇等柔軟多節結構的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 人未來發展的關鍵特質便是柔性。對于機器人來說,柔體的應用能靈活其 末端抑或是本體,讓其可達性范圍更大。柔性機器人最大的優點便是可達 性,像是航空構件制造有些深孔,常規方法打不進去,使用柔性機器人就 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5]。( 3 )從機器人作業發展為多機器人協同作 業。這為機器人發展的趨勢之一。制造空間分布、任務并行、功能分布等 方面,單機器人都受到限制,要由多機器人來協同合作完成。智能化、數 字化車間構建,無法依靠單個機器人,尤其是大尺寸的焊接裝備,可靠 性、靈活性、負載的能量等,都要由多機器人來協作完成[1]。( 4 )機器 人技術和虛擬現實結合應用。機器人技術和虛擬現實結合應用是很有必要 的,這可以減少研制時對實體機器人的依賴,減少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 率,還能避免機器人帶來的安全隱患[5]。( 5 )機器人技術和物聯網結合應 用。機器人技術并非孤立的,其是系統工程,可以將其和物聯網結合進行 應用。譬如,之前浙江省融合了物聯網和機器人,生產出自動化智能柔性 焊接裝配,十分高效。依靠物聯網,工業機器人能擁有感知力,也就有了 觸覺、味覺、視覺,還能采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數據[2]。
3 生產節拍提升設計
3.1? 參數設置標準化
經過大量測量數據分析,得出以下參數經驗值設置會在保證測量 精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節拍:傳感器延遲(sensordelay),這個參 數是防止機器人剛到位置就進行測量,此時機器人的抖動對檢測結果有 影響,設置參數過大會影響節拍,過小機器人抖動仍有影響,經驗值為 500ms。循環次數( Num.ofCycles), 此設置是當一次檢測不合格之后重 新進行的次數,重復次數超過設定次數并且都是不合格的時候會調用歷史 數值。因此若循環值設置過大會導致在不合格的時候多次重復測量,從而 影響節拍, 經驗值為3。超過三次,檢查原因或者取平均值。 Training質量 (Quality)越好,機器人越能在最快時間從Training位到達測量位,所以 一般將Training質量做到接近極限值1最好。補償值(offset),如果車身 數據有批量波動,在臨時生產情況下,需要根據工裝參數設置某一方向補 償值,用來適應本批次車身[3]。拍攝次數( samples)會對節拍有影響,因 為最終結果是計算平均值,因此拍攝次數越多,采樣數據越準確,越接近 車身真實數值,但是會導致節拍時間增加,一般經驗值取10。檢測時長 (controltimeout)用于設置測點檢測時長,超過檢測時長認為車身數據不 合格,一般經驗值取10。
3.2? 緊湊的工藝路線
在全線機器人參與工藝制造的條件下,一般會在PLC側將工藝路線的 GRAPH設計得比較緊湊,比如為了節省抓件時間,設置預抓件操作,即在 當前工位工藝正在進行時,另一時序中的機器人提前抓件并在準備位等 待,或者在機器人編程時,盡量使用運行速度快的編程方式;另一種方式 是在進行機器人運動軌跡規劃時,通過調整運動軌跡平滑參數,在兩條直 線路徑中采用圓弧過渡算法,從而節省軌跡長度[4]。
3.3? 工裝夾具和來件質量穩定性
機器視覺的檢測效率不僅取決于本身的穩定,工裝夾具和來件質量 的穩定性同樣至關重要。一般來講,工裝夾具方面考慮的主要是運送車身 的滑橇,而滑橇定位取決于定位孔,車身定位孔與工位定位銷有無剮蹭, 定位孔有無磨損,為了減少這些影響,需要定期對工裝位置進行調校;來 件質量穩定性主要是沖壓件尺寸穩定性、沖壓件外觀整潔性和車身連接工 藝質量穩定性,尺寸數據和車身連接工藝質量需要PERCEPTRON來檢測確 保,沖壓件外觀整潔性主要看是否有油污等污染[3]。
結束語: 機器視覺是非接觸測量,可以檢測到人眼無法感受到的紅外 和微弱的光,并且在長時間穩定運行,保證檢測精度和重復精度雙指標良 好。機器視覺運行質量良好的前提是整體系統的機械穩定性,盡可能小的 減輕機器人本體抖動且保證檢測目標的位置標準化。
參考文獻:
[1]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智能制造與機器人產業呈現四大發展趨勢[J].中國 電子商情(基礎電子),2017(5):58,60.
[2]譚建榮.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應用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J].機器人技術與應 用,2017(3):18-19.
[3]李鐵芳.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應用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J].科技風,2019 (20):25.
[4]于亞平.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應用關鍵技術研究[J].時代汽車,2020(16):8-9.
[5]汪詰.智能制造:機器人發展的重要推手[J].資源再生,2020(1):64-66.
162350170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