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連紅


PBL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于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產生于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醫學院,80年代后期在北美獲得了較快的發展。目前PBL教學已占該校全部醫學教育的60%,而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已全部應用PBL教學取代LBL教學。PBL醫學教育是醫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在輔導教師的參與下,圍繞某一專題或某一具體病例的疾病診治等問題進行討論的學習過程。
PBL在基礎教育中 將學習與更大的任務或問題掛鉤,使我們學生投入于問題中;還可以比較真實,巧妙地把學習設置到了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小組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了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了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PBL教學法可以促進學生不斷地思考,學生為解決問題需要查閱資料,歸納、整理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有利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改變了“我講你聽,我做你看”、“預習-聽課-復習-考試”四段式教學方法,讓呆板孤立的知識片化作整體知識鏈,觸類旁通,突出了“課堂是靈魂,學生是主體,教師是關鍵”的教學理念,PBL教學過程中教師慢慢“隱退”,僅在關鍵時刻起到點撥、支架(scaffolding)與教練(coach)的作用.
根據《數學課程課標》(實驗稿),新教材中的反比例函數教學與原教材相比本章內容要求有所提高,主要表現在:(1)性質的探索過程——根據圖象和解析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質;(2)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這是符合新課改的理念,總的來說是探討知識發生的過程,培養學生自己探索問題,同時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章是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內容,聯系“科學”的知識特別多.這一方面體現教材的橫向聯系,又體現本章內容的實用價值.如密度、壓強與體積、杠桿原理、歐姆定理、電功率計算等.在學習反比例函數時,由于物理教學與數學教學不同步,學生在這方面有缺陷,很大程度的直接影響到本章的學習.所以,在學習反比例函數的章節時。采取PBL模式教學,可以彌補缺陷,還能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圍繞問題開展各種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思考、解決問題,圍繞問題逐漸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的程度,從而增強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例如在利用反比例函數解決實際問題時,我就把物理的歐姆定律與反比例函數結合在一起,即達到了學科整合,又達到了彌補不同學科教學不同步的缺陷。
第一課時,我和物理老師一起安排了一節實驗探究課。
首先,我們為學生準備好實驗器材,由物理老師對實驗步驟進行了講解:
(1)保持電阻R不變時,研究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
(2)保持電阻R兩端的電壓U不變時,研究電流I與電阻R的關系。
然后讓學生們以小組形式進行實驗。學生們有動手連接電路的,還有記錄的,組長也在緊張認真地監督同組同學各盡其責。15分鐘后,各組就完成了實驗
最后,讓學生根據實驗結畫出(1)保持R不變時,研究I與U的關系(2)保持U不變時,研究I與R的關系相應的圖象。
20535005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