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蓓
摘要:在小學階段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信息化思維,同時也能夠使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增強學生的信息素養。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受到教師精力、課程設置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無法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針對這些問題,通過點狀教學法、微課教學法等多種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對信息化教學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進行深入探究,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信息化學習能力。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應用
引言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小學階段通過加強對學生的信息技術培養,可以使學生對信息技術有著更深入的理解,從小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意識。但是大多數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時間較短,教師的講解主要以理論為主,缺少實踐操作,致使學生對信息技術掌握不到位,知識與實踐無法緊密結合,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在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創新的背景下要積極要加強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合理應用,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養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
1.增加實踐機會,鼓勵學生活學活用
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需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電腦操作技巧,教師應該積極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訓練方法,如果單純地對“WPS”文檔使用知識、“WPS”演示制作技巧進行講解,學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甚至認為信息技術知識過于深奧,很多學生會存在隨意操作的行為,導致課堂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微課視頻將所講解的知識內容進行動態化演示,可以顯著加強對學生的吸引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例如,在講解“WPS”文檔制作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結合特殊的節日讓學生制作精美的電子賀卡,并且與其他的同學進行交換。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又能夠增強整個課堂教學的活躍性,使學生快速掌握“WPS”文檔操作技巧,提高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興趣。
2.運用點狀教學,符合學生實際需要
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模式,通過點狀教學的方法使整個課堂教學劃分成不同的知識點,根據學生的不同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所有學生都接受同樣的教學內容,但是部分學生理解能力較差,無法跟上課程進程,會使學生逐漸落后。通過點狀教學的模式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的正確鼓勵,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習興趣。例如,scratch語言具有通俗易懂的教學特點,是目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重點內容。這是一種能以較好的方式運作。以信息化教學為基礎,進行數據分析與提取,確保科學決策。在信息化教學產業中,數據分析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講解scratch腳本編寫時教師可以預先編寫一段小程序,將不同的錯誤類型劃分為不同等級,讓學生在運行程序時也能夠快速尋找出現錯誤的環節,最終根據學生所找出的錯誤類型進行綜合打分,給表現好的同學獎勵小紅花。小學生可以對不同的程序進行語言規范化訓練,使學生既能夠熟練掌握scratch語言的編輯,也能夠減少學生在今后編程中出現錯誤的幾率。教師通過播放教學的知識視頻,講解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既可以增強學生的編程能力,也可以減少課堂中教學滿堂灌的問題,提高學生的編程水平。
3.利用微課視頻,簡化教學難度
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利用微課視頻的教學方式,能夠真正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使課堂教學的效果全面增強。信息技術課程需要學生大量的實踐,能夠對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有著熟練地掌握,而目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時間有限,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過于生硬,學生無法全部記憶和理解,最終影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視頻的形式,將完整的課程進行碎片化設計,使教學內容突出重點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在教師的指導和演示之下,學生可以對信息技術進行熟練記憶,如果學生遇到不懂的環節和操作,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微課視頻來進行分析,最終熟練掌握操作技巧,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學生根據微課視頻的重難點知識講解解決各種問題,幫助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4.創設教學情景,提高教學質量
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等形式,為學生營造真實的生活場景,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參與感。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微信、QQ等學生常用的手機軟件,對相關的信息進行檢索,讓學生掌握一首古詩詞或者學會一首歌,通過將信息技術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能夠加強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重要性的正確認知,并且鼓勵學生能夠更好地提高信息技術安全意識,讓信息技術為生活提供服務。例如在開展有關《收集和共享信息》這一活動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播放資源的搜索步驟,將學生們的計算機與多媒體連接到一起,通過投影的方式把電腦桌面映射到大屏幕上,然后讓學生們打開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進行資源的搜索,完成整個單元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流程不僅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減輕教師以往在備課、設計內容時的教學負擔,以最為直觀的方式把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迅速集中起學生們的注意力。
結語
信息技術課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因此在信息化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教師應該主動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構建真實生活的信息化教學場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可以通過微課視頻的方式,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開展點狀教學,讓學生能夠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對于信息技術教師來說,應該加強對信息化教學的研究力度,立足信息化教學背景不斷尋找更多有效的教學途徑,促進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改革和創新。
參考文獻:
[1]王惠珍.合作探究式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上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9,(3):110.
[2]李靜.基于項目化學習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實踐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20,36(1):90-91,94.
[3]李亞楠.探究性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探索[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17):465.
[4]石俊彬.基于項目學習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8,(7):135.
1635501186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