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玲 王燕雯

摘要:目的:探究精細化管理在老年患者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本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80例老年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與常規護理結合精細化管理,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事故發生率與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事故發生率為3.33%(3/9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11.11%(10/90),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56%(86/9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評分86.67%(78/90),P<0.05。結論:在老年病房護理安全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護理事故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建議廣泛推廣。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老年患者;護理
前言
由于老年患者一般對護理的要求較高,而以往的常規護理護理行為過于被動,護理內容也過于簡單,無法滿足老年患者的需求[1]。因此,對老年患者護理需要一個全面化、個性化的護理模式。精細化管理屬于創新性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能精細化到每一個細節,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執行力。本文將精細化管理在老年患者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8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于對照組,每組各90例患者。觀察組男52例,女38例,年齡62歲~89歲,平均年齡(70.58±10.28)歲;對照組男55例,女35例,年齡64歲~87歲,平均年齡(71.23±11.45)歲,患者其他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且患者均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協議書。
1.2研究方法
為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護理,觀察組則在對照組患者護理內容基礎上,增加應用精細化管理,具體如下:
① 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建立由床位護士、組長和護士長組成的三級護理服務體系。由護士長為管理者,主要負責總體規劃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指出,提出解決方案,并監督小組成員的實施;組長負責細化工作內容,向床位護士分配任務,科學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床位護士作為患者的直接管理者,負責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管理、病情觀察等[2]。
②加強護理培訓:定期組織護士參加學習培訓,不斷學習除顫、心電監護、靜脈穿刺等新知識、新技能,豐富自身知識儲備,提高操作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確保護理質量。
③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對工作強度和人力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對排班方式進行改進,有機結合彈性排班與連續排班,合理安排護理工作,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
③護理環境優化:對醫院內走廊、衛生間內設置扶手,防止墜落或滑倒,設置明顯的標志牌,病房內安裝落地燈,避免護理事故的發生。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2組患者護理發生事故情況,包括燙傷、輸液外滲、跌倒等;
②運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價2組的患者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其中<60分為不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80分為滿意。
1.4統計分析
本文所有統計的數據均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存在統計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事故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事故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評分,P<0.05,詳見表2。
3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在事故發生率對比中,觀察組患者為3.33%(3/9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11.11%(10/90)。由此說明,精細化管理應用于老年病房護理,可以有效降低其事故發生的概率,提升臨床護理的安全性。在護理滿意度的評分對比中,觀察組患者為95.56%(86/9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評分86.67%(78/90)。由此說明,患者更容易接受精細化管理在護理中的應用,滿意度更高。
綜上所述,精細化管理應用在老年患者的護理安全中,能提升護理安全性,改善護理滿意度,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張艷會,張玉玲.探究精細化管理在老年病房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20,17(04):19-20+23.
[2]王自芳,唐濤.精細化管理在預防住院老年患者護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06):735-736.
徐美玲,性別:女,民族:漢 ? 籍貫:上海,出生年月:1991-7,學歷:本科,職稱:護師,工作單位:上海市三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單位所在省市 :上海市,單位郵編:200124 ? 研究方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