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培池,王 娟
(1.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徐州 221116;2.徐州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6)
2020年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賀信中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這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明確要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我國教育制度的創新,是具有職業教育類型特征的一項重大制度設計,現已形成了技能大賽“覆蓋所有院校、覆蓋所有專業、覆蓋所有教師、覆蓋所有學生”的良好局面。但技能大賽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產與賽二域分離、賽與教二元割裂、產與教相互疏離等現象[1]。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已經形成了國賽、省賽、市賽、校賽四級競賽體系,位于競賽體系中間部分的市賽和省賽主要體現了為高一級技能競賽選拔人才的功能,競賽內容也直接對接國賽。競賽體系最底層的校賽是實現技能大賽“覆蓋所有專業、覆蓋所有教師、覆蓋所有學生”的關鍵,也是四級競賽體系賴以存在的基礎。校賽賽項內容的開發設計尤為重要。目前,藥學類專業尚未有國賽項目,部分院校在開發校級技能競賽賽項過程中,僅以部分課程中的實訓項目代替競賽內容,賽項設置、賽題設計、賽標制定不能體現醫藥企業生產的真實場景、真實任務以及真實標準,導致產與賽二域分離。
技能大賽和技能教學不能深度融合、二元割裂主要表現在:技能大賽中積累的優秀教學資源不能有效運用于技能教學,技能大賽中獲獎的優秀選手在技能教學中的“傳、幫、帶”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醫藥行業的特殊性造成藥學類生產性實踐教學資源的有限性。由于藥品是一類特殊的商品,藥品生產企業必須通過GMP認證,藥品經營企業必須通過GSP認證。校內實訓基地所生產的產品或所提供的服務雖然具備了內在價值,但不能應用于實際,這就為藥學類專業在校內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實訓不能在真實職場環境中進行,導致實訓教學只能在“真實”(基地物理環境真實,但不能生產實際產品或提供真實服務)的實訓環境中進行模擬教學,產教不能有效融合。
基于以上背景,通過構建產教賽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技能教學方法、手段,實現技能競賽、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相互促進。
以競賽項目再現企業生產,競賽覆蓋所有專業,實現產業鏈、教育鏈、競賽鏈“三鏈”融合。學校成立由企業專家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由企業技術人員和專業教師組成,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結合產業需求和企業技術要求,按專業(群)開發涵蓋藥品生產、質量檢驗、藥品倉儲與配送、醫藥商品購銷的競賽項目,競賽內容對接醫藥企業生產過程和主流技術,采取單項技能項目和綜合技能項目相結合模式,形成“專業基礎技能競賽—專業基礎素養競賽—專業核心技能競賽—專業綜合素養競賽”四階遞進競賽項目鏈,并賦以相應學分,以“技能競賽月”形式固化于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中。通過人才培養方案實時滾動修訂,實現學生技能培養緊扣崗位要求、教學標準緊跟生產需求、技能競賽覆蓋所有專業,實現了產業鏈、教育鏈、競賽鏈“三鏈”融合。
競賽內容轉化為教學資源,惠及全體學生,實現職業標準、教學標準、競賽標準“三維”融合。通過研究賽項各環節的內容和標準,分解賽項的知識點、技能點,依據教育規律、認知規律及職業標準,從方法、流程、教學等方面進行設計。通過賽項資源分析環節(賽項資源整理、知識要點梳理、賽教關系分析)、教學資源轉化環節(項目教學設計、教學資源建設、融入對應課程)、賽教融合實施環節(常規教學、團隊集訓、模擬競賽)3個環節9個步驟(見圖1)的實施,對技能大賽所呈現的典型工作任務分解重構,對所依托的課程優化組合,開發產教賽融合教學資源,有效解決技能競賽和常規教學“兩張皮”問題,實現職業標準、教學標準、競賽標準“三維”融合。

圖1 賽教資源轉化流程
獲獎選手轉變為技能助教,賽訓融入課內、課外,實現生產過程、教學過程、賽訓過程“三域”融合。為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大賽活動中,組建學生社團,社團負責人由在國賽或省賽中獲獎的選手擔任,聘請技能大賽指導教師擔任學生社團指導教師。由于經過大賽的練習,獲獎選手已熟練掌握相關專業技能,在常規社團活動中可以作為“輔導員”指導學生練習技能,起到“以老帶新”的作用。同時在社團教師指導下,專業社團可以組織開展技能大賽,為配合社團活動,學校在課外時間向學生開放實訓基地,為社團活動提供場地和器材。根據指導教師擬定的活動計劃,使社團活動和專業培養目標同步。此外,各專業社團還通過組織學生技能鑒定,參與各級技能競賽的準備活動,在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同時使技能競賽覆蓋每一位學生。“課內+課外”教學模式構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技能大賽機制,形成了人人參與技能訓練的體系和氛圍。根據學校具體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大賽訓練選拔制度(見圖2),并納入專業技能教學常規管理系統。以分級比賽、梯隊選拔、技能社團等多種形式建立人人參加訓練、選拔的機制,激發學生技能學習的興趣,提升整體技能水平,為提高技能大賽成績打好基礎。同時,技能大賽和技能教學有效融合,實現了生產過程、教學過程、賽訓過程“三域”融合。

圖2 四階遞進賽訓融合模式
企業技師、專業教師結對擔任競賽教練,競賽檢驗企業實踐效果,實現企業技師、專業教師、競賽導師“三師”融合。到企業實踐是職業教育教師的主要培訓方式,為保障企業實踐取得成效,我們構建了通過教師技能大賽檢驗企業實踐效果、選拔大賽教練的模式。我們組織企業專家針對產業生產或工作崗位的關鍵技術、先進工藝和技術流程,對照職業技能大賽(賽程和標準)科學設計競賽內容,由企業技師和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執裁,以競賽方式檢驗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的效果。選拔成績優秀的教師和企業技師結對擔任大賽教練,構建產教賽融合教學團隊,實現了企業技師、專業教師、競賽導師“三師”融合。
學校出場地,企業置設施,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實現生產工廠、競賽場地、實訓基地“三場”融合。“共建共享,產教融合”是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和運行的有效機制。引企進校使企業的產品生產與學校的人才培養得以有機融合,有效突破醫藥職業教育中實踐教學資源的有限性。為滿足實踐教學要求,提升學生崗位能力和職業素養,使學生各個階段的專業學習均與真實生產相結合,我校于2012年以引企進校模式成立徐州廣濟健生藥店。
徐州廣濟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始于1848年的廣濟堂藥店,至今已經有160多年的歷史,是淮海經濟區頗負盛名的百年國藥老店,現為南京醫藥旗下的現代化醫藥零售企業,是徐州市首家GSP認證企業,全國醫藥連鎖百強企業之一。我校成立的徐州廣濟健生藥店設施布局按照《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建設并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GSP認證,完全符合藥品經營要求。該實訓基地在為周邊居民提供藥品服務的同時,為我校學生實習實訓提供了真實的職場環境,實訓教學全方位對接藥品經營企業的質量要求和管理規范,實現消耗性實訓向生產(經營)性實訓轉變,使得校企“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分工合作,協同發展”,實現生產工廠、實訓基地、競賽場地“三場”融合。
總之,產教賽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充分發揮了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作為產教結合連接器的作用。通過競賽項目開發、賽項資源轉化、教學模式創新、校企師資共享、引企進校等具體做法,使得競賽標準對接生產實際、技能培養緊扣工作崗位,實現了產業鏈、教育鏈、競賽鏈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