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是楊武的以身示范,在學生心靈深處種下了“善良”的種子,為他們的求學歲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教學生一天,想學生一生。堅守課堂的歲月里,楊武除了傳授給學生知識,更引領著他們走穩走實人生的每一步,在生涯規劃里,在班會課堂上,他的幽默風趣,時常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感悟。
生涯規劃:為學生找準發展方向
良好的生涯規劃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明確人生定位和生涯目標,還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當下學習和生活的思考,對高中階段的眾多選擇做出更合適的決策。“不是每個學生都要靠文化成績去考取好的學校,有特長的學生同樣有走進名校的條件和權利。”楊武表示,從教路上,他一直都很關注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
早在2016年,中山外國語學校便先行先試,設立了生涯規劃中心,楊武擔任中心主任,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幫助學生做好生涯規劃。2018年,重慶市成立了教育學會生涯規劃委員會,中山外國語學校成為第一批授牌的學校。“近年來,通過生涯規劃,我們將不同的學生送往不同的大學,為其人生發展找準了方向。”楊武說道。
2019年1月,中山外國語學校為學生開展了一場“生涯規劃”通識培訓,對學生進行生涯發展觀教育、自我認知教育、學涯規劃教育、職業探索教育,讓學生從高一開始便對學業規劃和生涯規劃有了感性的認識。當月,該校還為高一年級的家長舉辦了“規劃當下,遇見未來——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通識培訓”講座,讓家長了解新高考,與學校一同規劃學生的幸福未來。講座中,楊武從什么是生涯規劃、為什么要進行生涯規劃、學生怎樣進行生涯規劃、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做好生涯規劃四個方面進行了生動詳細的講解。
“在新時代新高考的背景下,家長也需要與時俱進,與學校共同助力學生的未來。”楊武說道,通過生涯規劃,他幫助眾多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成就不同的人生。楊武班上曾有一名學生,文化成績不太理想,如果按照正常的升學模式參加高考,其分數只能考上專科學校。但該學生具備較強的語言天賦,楊武借機鼓勵其發揮優勢,專心學習韓語,最后該學生申請到韓國成均館大學就讀,實現了上大學的理想。諸如此類的事例在楊武過去的教學生涯中還有許多,2020年考入清華大學的劉長兵、陳昌富,高考成績雖然不差,但還是沒達到清華大學的錄取分數線。通過生涯規劃,他們倆通過高校專項自主招生通道,順利就讀清華大學。
楊武常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來勉勵學生,讓他們從小懂得君子慎獨的道理。2016年,他在網上了解到云陽當地的一名教師不幸患上了尿毒癥,思慮過后,他萌生了網上義賣的想法。找出藏書,寫明原因,放到了朋友圈,雖然價格比市價高,但知道緣由的親朋好友都紛紛慷慨解囊。了解真相后的學生們,也都把各自書籍捐到楊武處,讓他代為義賣,再把款項捐給那位不幸的教師。正是楊武的以身示范,在學生心靈深處種下了“善良”的種子,為他們的求學歲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班會課:為學生注入成長養分
班會課是班主任的必備法寶,也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學校教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楊武的班會課,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對學生的影響卻極為深刻。一位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楚萌在手寫給他的信里,如是寫道:“您的班會課,是我每周最期待的課之一。不管是‘毒雞湯還是‘鮮雞湯,總給人精神的力量。‘眼界‘格局似乎從初三那次講座開始,就播撒在心里。”由此可見,楊武的班會課,不僅帶給學生新知,更讓他們獲取了力量,助力成長。
當然,班會課并不局限于教室,學校的梅園、蘭園、竹園、菊園、松園等處,都曾留下了師生身影。最值得一提的,是楊武帶著學生登上磨盤寨的情景。
在學校后面,有座形如磨盤的山峰,由此得名磨盤寨,山勢陡峭,風景秀麗,是難得的開展班會課的絕佳去處。
在一次班會課上,楊武讓學生們各自帶好所需物品,排著長隊登上了磨盤寨。楊武自己也背了個大包,登山過程中,學生們好奇地來詢問包里所裝物品,楊武故意賣了個關子,沒有明說。待到了山頂,大家東倒西歪、饑渴難耐的時候,他打開背包,從里面拿出45瓶礦泉水,分發給每個學生。學生先是面面相覷后又激動萬分的場景,楊武至今記憶猶新。在山頂,楊武對學生們說道:“首先,雖然我負重前行,但是幫了你們,我很開心;其次,雖然上山的時候很累,但是把水給了你們之后,下山我就是輕裝簡行,但你們上山和下山都背這么多東西,因為你們沒有給予;最后,人一生的成長就像攀登磨盤寨,‘無限風光在險峰,爬山雖然很累,但能看到這么美的風景,再苦再累也值得。”楊武的一番話,再度鼓舞了學生。
2016年3月24日,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楊武應邀在2016年第三屆全國優秀班會課觀摩展示現場會上展示了一堂班會課,執教的是一堂名叫《風景這邊讀好》的關于“閱讀”話題的班會課,授課對象是高一年級的理科班學生。
基于學科屬性,學生們平日里關注較多的是數理化,對于閱讀,大部分學生沒有時間,更談不上興趣。作為語文教師,楊武太清楚閱讀的重要性,通過一堂班會課,他不僅要扭轉學生們對閱讀的認識,更要讓他們學會閱讀,走進閱讀。
課上,楊武首先深入淺出給大家講解了閱讀的重要性,再給師生分享了樂讀暢讀的方式方法,不僅學生聽得認真,現場觀摩的教師也一度被吸引,并紛紛表示:“這樣的班會課,有底蘊,有文化!”聽課學生的校長現場承諾:“一周之內給這個班配齊楊武老師推薦的所有書目!”一堂班會課,影響和改變了整個班級。
“班會課應成為班主任的重要抓手,成為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載體。”楊武說道,經過總結提煉,他提出,班主任要上好班會課需在“三心兩意”上下功夫,“三心”即精心設計、用心實踐和盡心創新;“兩意”指有意思和有意義。這些年,無數學生在他的班會課上領略人生的風景,為成長成才汲取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