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婉丹
摘 ?要:新課改要求教師突破傳統教學的束縛,在提升學生基礎知識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各項核心素養,將學生培養成具備學習能力的智慧型學習者。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革新教學方法,利用創新型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智慧,全面提升學習成績,已成為廣大小學數學教育者的熱門研討方向。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自身經驗,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措施,與廣大教育者共勉,希望對相關從業者有所啟迪。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小學是學生初步接觸數學學科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數學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培養數學思維為主。通過豐富有趣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較為積極的情感認知。數學學科是一門實用性強的學科,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對學生后期的學習具有較大幫助。筆者認為: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體驗式教學,深化課堂體會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是深化學生課堂體會、輔助課堂講解的有效措施。體驗式教學以深化學生課堂體驗為課堂設計落點,利用情境創設、生活場景模擬、應用教學工具等方式,勾連學生對生活和知識的想象,在腦海中建立清晰的數學學習模型,深入理解并掌握當堂知識重點,促使學生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體驗式教學的優勢是: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合理想象和課堂引導,產生對知識點的認同感。在獲得良好課堂體驗的同時,鞏固知識技藝,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克和千克》為例,本課教學重點為:讓學生掌握克與千克計量單位的換算規則,教師為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視覺感官、產生記憶關聯的教育目的,將壓力秤教具帶入課堂。在課堂上向同學們介紹壓力秤的使用方法,請同學們親自動手稱量生活常見事物的重量。教師鼓勵學生以文具為例,猜測文具的重量,并利用壓力秤進行實際稱量。學生在教學工具的幫助下,實際體會了知識內容的含義,對克和千克產生清晰的認知。收獲難忘的課堂體驗。體驗式教學有助于學生深化課堂體會。
二、互動式教學,促進思維活躍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互動式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思維活躍,獲取學習靈感?;邮浇虒W注重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式教學方式,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共同面對學習任務,以討論的方式闡述個人學習觀點。學生在群體發言的過程中,激發個人觀點靈感、產生思維碰撞、促進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采用創意問答方式推進課堂進程,促進師生交流,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用階梯性問題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思考,促進思維活躍。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例,本課教學重點為:讓學生掌握分數的含義、分數大小比較,掌握分子分母的表達內容及其應用方法。教師為達到促進學生思維活躍、鍛煉表達能力的教育目的,設計課堂導入問題:“小明將西瓜平均切成八塊,吃了兩塊還剩下幾分之幾?”以此展開學生討論。學生猜測答案,并在后續課堂學習過程中檢驗答案,由此鞏固知識記憶。
三、實踐式教學,提升應用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實踐式教學,是提升學生知識應用能力、鍛煉解題能力的有效策略。落實實踐教學可以從設計實驗環節、布置專題訓練、設計生活實踐作業三方面入手。就設計實驗環節來說: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實踐類教學活動,請同學們利用簡單的實驗驗證數學知識、落實數學理論;就布置專題訓練來說:教師通過題目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以此提升知識應用能力、助力成績穩步提升;就設計生活實踐作業來說,教師可以在課后作業中布置生活實踐作業,請學生從生活中找到答案,讓知識與生活構成有效鏈接。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為例,本課教學重點為:讓學生掌握平移、旋轉、軸對稱的運動概念和運動軌跡,并能熟練判斷出正確的運動方法。教師為達到提升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教育目的,設計課堂作業:“畫出多邊形的平移、旋轉、軸對稱圖形”布置課后作業題:“生活中有哪些物體運動的軌跡是平移、旋轉或軸對稱?請列舉幾例?!睂W生由平移想到有軌電車對物體運動軌跡的規律理解得更為深入。
四、分層式教學,助力個人成長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分層式教學,是實現精準提升、促進個體成長的有效策略。分層式教學的優勢是:根據學生個人學習能力和基礎,配備相應的學習提升內容,讓學生避免因追逐集體目標而產生厭學心理。教師根據分層教學原則為學生定制個性化學習方案,追逐個人學習目標,實現精準成長。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有趣的乘法計算》為例,本課教學重點為: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法的相關內容。教師為達到精準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教育目的,設計分層作業:將作業分成基礎A級和提升B級,請同學們必做A級作業,選做B級作業。此舉既減輕了課業負擔、鞏固基礎知識,又預留學習空間、滿足各階段學生學習需要。分層式教學,讓學生可以在鞏固基礎的范圍內,有向上提升的空間。在分層式教學的引導下,學生逐漸向更高難度的作業內容發起挑戰,實現個人成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體驗式教學,以豐富的課堂學習體驗,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采用互動式教學,利用小組互動、師生互動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靈感,促進思維活躍;采用實踐式教學,讓學生在實際生活和實戰題目中應用數學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分層式教學,讓學生對個人綜合學習能力產生清晰的認知,追逐個人學習目標,脫離群體教學目標的束縛,助力個人成長。以上均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
參考文獻:
[1]宋建慧.新課改下如何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工作[J].新課程,2022(03):60-61.
[2]李發明.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J].教師博覽,2021(36):69-70.
[3]陳艷.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