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齊德小學 韓玥
不同的英語學習階段需要學生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生也面臨著不同的英語學習標準。學生的英語學習和英語水平提升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許多小學生在剛剛升入初中時無法盡快適應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節奏,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案,這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諸多障礙。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在學生升入更高的英語學段之前做好教學銜接。本文重點關注從小學到初中這一英語學習的過渡階段,結合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和初中英語教學實況進行簡要分析,提出幾點實效性較強的英語教學銜接策略,以供參考。
新課程標準針對不同的英語學習階段,提出了不同的英語學習目的和英語學習要求。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之間存在著很多現實差異。和小學英語課程相比,初中英語課程的知識體系更加完善,課程內容更加系統,學生的學習難度往往也會更上一層。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小學英語課程和初中英語課程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天塹,小學英語課程是初中英語課程的基礎,二者之間也是密切互聯的,如果小學英語教師在小學階段幫助學生打牢英語大廈的地基,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就可以幫助學生平穩、順利地過渡到初中英語學段,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整體質量。切實加強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做好小學英語和中學英語的過渡銜接是小學教師和初中教師共同承擔的教學任務,小學英語教師需要重視中小學英語學習的過渡銜接問題。但是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許多英語教師會發現中學和小學階段學生的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是不連貫的。
一方面,部分地區的小學和中學的英語教學還不夠規范,因此不同學校選擇的英語教材版本和課堂上講授的英語教學內容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目前市面上英語教材種類繁多,有人教版、蘇教版、粵教版、魯科版、浙教版等許多版本,學校對英語教材的選擇空間相對較大。雖然同一地區有選擇同一版本的英語教材的教學趨勢,但是教材種類多、學校數量多,依然不能保證英語教材的完全統一。同一地區的不同小學在選擇教材上都可能存在較大差異,當學生從小學升入新的初中學校時,截然不同的教材內容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程度的阻礙。
另一方面,不同學校會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選購不同的英語輔助資料材料,家長也會給自己的孩子購買不同的英語資料,還有一些學校會按照本地區的英語特點和學校的教學標準開發英語校本課程,不同的英語學習資料會給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不同的影響。此外,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也會根據自己的英語學習經驗,給孩子做出一定的英語學習指導。這些原因都會導致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所學到的英語知識不盡相同,甚至學生在課外階段所學習的英語知識還可能和教師課上講述的教學內容存在矛盾之處。
小學英語教師和中學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上所采取的教學策略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多數小學會在三四年級開設英語課程,也有部分小學會按照本校的教學規劃在更早的基礎學習階段指導學生學習一些英語課程。一般來說,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心智逐漸成熟,思維水平不斷發展,英語學習能力也呈現一種動態的上升趨勢。因此,在不同的學段英語教師課堂上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也是千差萬別的。
例如,在小學基礎學段,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被一些新鮮事物吸引和轉移,再加上教師的教學任務相對比較輕松,教師不需要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提出過高的教學要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課堂的專注程度,小學英語教師會在課堂上采取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將一些趣味性元素導入課程體系中。小學階段學生的英語課堂的氛圍相對生動活潑,是一種以任務驅動為主的學習模式,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簡單的學習任務推進英語學習過程。但是當學生升入初中學段時,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英語基礎知識,而且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認知,所以小學階段的一些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的學生,教師需要嚴格按照教學計劃推進教學進程,逐漸增加課程難度。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過分追求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采取了一些不恰當的教學方法,很可能會耽誤原有的教學計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不同學段的英語教師采取的不同的教學方法也會影響學生過渡階段的學習效果,導致小學英語課程和初中英語課程的銜接出現障礙。
在不同的學段,教師需要制定不同的課堂教學目標。在小學三四年級,學生學習的英語知識相對淺顯,英語課程課時數量有限,學生主要學習一些基礎的英語單詞、短語、句式。等到學生升入五六年級,學生學習的英語知識的難度會逐漸遞增,英語課時也會逐漸增加,學生需要逐漸培育應用英語的能力,發展聽、說、讀、寫各項英語學習能力。學生不僅要掌握英語教材上的基礎單詞、短語、句式等,還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探究式學習,開始逐漸構建英語基礎知識框架。當學生升入初中學段時,初中教師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生需要熟練掌握課本上的英語基礎知識,學習并且應用英語語法針對各種英語題型展開專項訓練,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語言文化素養。
除此之外,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過往的英語學習經驗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處在同一班級內的學生之間的英語學習水平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種學生之間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過程需要立足學生現狀,從學生主體出發,關注學生的客觀需要,面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教師設立的教學目標也應該存在一定的差異。
簡而言之,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面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存在較大差距。教學目標之間存在的差異也可能會導致小學英語課堂和初中英語課堂無法實現順利銜接。
實際上,許多學校執行的英語教學標準和英語教師開展具體的教學過程時都會受到各種現實因素的制約,種種因素導致小學學段和初中學段的教學內容無法實現有效連接。兩個學段的教學策略存在較大差異,教學目標缺乏有效過渡,學生缺乏攻堅克難、持續發展的英語學習能力和積極向上、主動求索的英語學習動力。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和初中英語教師之間存在誤解,缺乏交流溝通的機會,小學英語教師和初中英語教師對彼此的工作流程的了解程度不足,所以在設置教學內容、規劃教學計劃時會存在疏漏之處。
由于存在教材不統一、英語課程體系差距較大等現實原因,許多小學和初中之間的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不能實現有效銜接。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在英語課程體系中設置一些過渡性的教學內容,盡量減少教材無法銜接給學生帶來的消極影響。小學英語教師也需要積極進取,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保有一種終身學習的職業態度,精益求精,忠于職守。為此,小學英語教師也需要充分了解初中英語教師講授的英語知識,然后按照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標準,在完成基礎英語教學工作之余,補充一些探究性的英語知識。
需要額外注意的是,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補充一些開放性的英語教學內容是為了更好地銜接小學英語課程和初中英語課程,使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更加系統、完整。語教師需要注意不要設置過難的英語學習內容,防止學生對英語學習喪失信心,也不能因為講授這些開放性的英語知識而影響了正常的教學計劃,打亂了學生本來的學習節奏。
在不同的學習階段,英語教師會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這是由學生學習的主觀訴求和教師教學的客觀需要共同決定的。在基礎學習階段,教師希望學生盡快融入英語教學課堂,所以采取的教學方式更加直觀形象,教師希望寓教于樂,喚起學生內心深處語言學習的熱情。在升入更高學段之后,教師會更注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育和發展,為了盡快完成講授知識的教學任務和并且指導學生完成足量的英語訓練,總是會削減一些額外的教學活動,希望盡可能地提升教學效率。
不同學段的英語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存在較大差距,許多學生不能盡快適應這兩者之間的轉變。為了實現教學方法的平穩過渡,幫助學生在升入更高學段后盡快適應初中學段更加緊張的英語學習節奏,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未雨綢繆,注重小學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教師也要循序漸進地提升課堂的教學難度,拓展學生的理性思維,注重各項英語技能的專項訓練。
為此,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在課堂開始前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如果遇到一些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可以制作一些多媒體課件整合教學內容、梳理課程體系、預設教學框架。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整理匯聚自己收集的各種教學視頻、英語朗讀音頻、教學動畫、英語聽力材料、英語習題等教學素材,然后按照教學計劃呈現給學生,既可以極大程度地節約教學時間,還能實現教與學的密切結合。此外,小學英語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探究性的、開放性的英語學習活動,如在課下時間舉辦英語主題競賽、單詞接龍游戲、編排英文課本劇、組織多元化的教學游戲等,竭力打造生活化的英語學習氛圍。
為了實現小學英語課程和初中英語課程的有效銜接,小學英語教師還需要設立明確、科學、合理的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在不同學段,學生需要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教師的教學規劃也會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必須參考學生具體的學習階段。例如,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英語學習,已經積累了相當數量的英語基礎知識,但是學生的基礎知識體系還處在構建過程,中學生的各項英語學習能力也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教師不能好高騖遠,設置過于繁難的教學目標,而是要貼合學生的學習現狀,確立一些相對明確、具體的學習教學目標。此外,當教師面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時,教師所規定的教學目標也要進行一定程度的變更,教師不能完全按照一個統一的、死板的學習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因為學生英語素養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設立的教學目標要靈活機動,可以按照學生的日常表現、學業成績、個人能力等多種因素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進行合理分層,在不同的學習層次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
雖然小學英語教師和初中英語教師是相對獨立的,二者處在不同的教學課程體系中,但是為了實現共同的教育目標,做好英語教學銜接工作,規劃好英語教學適應期,小學英語教師和初中英語教師必須改變隔離現狀,了解對方的工作流程,探討各學段的教學策略和教學目標,加強不同學段之間教師的溝通互聯。
當然,僅依靠教師個體完成這一項任務是非常艱難的。不同學校可以組成英語教學聯盟,定期組織小學英語教師和初中英語教師的雙向交流會,還可以組織教師到其他學校聽課學校,探討如何有效設置學生的英語學習銜接適應期,共同規劃教學銜接階段教師應該采取的教學策略、共同完善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也可以通過一些行政手段牽線搭橋,組織不同學段的教師溝通交流,分析本學段的教學心得,探討各學段的教學特質和學生發展情況。因為學生整體也呈現動態變化趨勢,當前的學生和數年之前的學生之間明顯存在較大差距,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可以幫助教師迅速掌握不同學段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
總而言之,本文先簡要分析小學教師面臨的小升初英語銜接課程的教學問題,然后淺談如何切實加強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的銜接,從四個角度分別進行了策略闡述。小學英語教師和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現實差異,小學英語教師必須正視客觀差距,努力做好教學銜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