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李波 朱志鑫


摘 要:本文闡述了專業(yè)課實施課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以《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為例,探究了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路,采用“三寓三式”模式的課程思政改革做法和教學效果。在“課中課”理念下進行課程思政改革的探索,對《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師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學生的考核評價機制及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等方面進行改革,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培育良好的職業(yè)精神和職業(yè)品質,培養(yǎng)德藝雙馨的技術技能人才。
關鍵詞:汽車電工電子技術 課程思政 三寓三式 改革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of “Three Combinations and Three Sty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Qu Yuan,Li Bo,Zhu Zhixin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Taking the course of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dea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adopts the practice and teaching effec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mode of “three apartments and three styles”, studi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the course under the concept of “class in class”, and reforms the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 moral awareness and ability, student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stimulating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of the course of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socialist cause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art and labor, while adhering to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s the central link, ru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ultivating good professional spirit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morality and art.
Key words: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ree apartments and three styles, reform
1 引言
職業(yè)教育是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yè)技能或職業(yè)知識、形成良好的職業(yè)精神,從而成為適應生產、服務一線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的一種教育活動。目前,職業(yè)院校的學生職業(yè)認知水平不高,職業(yè)理想、職業(yè)素養(yǎng)不強,崗位適應能力不能滿足企業(yè)和用人單位的需求,職業(yè)成長與發(fā)展目標不夠明確,這是高等職業(yè)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課程思政是指“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yè)課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各方面,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即尋求專業(yè)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并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匯于教學當中,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它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2] 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指出梳理各門專業(yè)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2018年,教育部先后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在全國推廣“課程思政”。2017年、2018年教育部先后兩次在滬召開的現場推進會上,課程思政被認為向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提供了“上海方案”,各省份借鑒上海各校做法,推進本地改革。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形成了思政教育融入各類課程的“課中課”同向同行教學模式。該模式聚焦課程育人、實踐育人和文化育人等全新領域,創(chuàng)新性地將德育元素融入知識技能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打通了顯性知識技能培養(yǎng)與隱性素養(yǎng)培育相互促進的通道,最終凝練出基于“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樂”,具有“畫龍點睛式、專題嵌入式、元素化合式”實施標準的“同向同行”范例,成為全國高校“課程思政”改革成功的先行者。[3]
2021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第二十九條,高校黨組織應當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構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加強意識形態(tài)陣地管理。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拓展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圍和工作機制。
2 《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介紹
《汽車電工電子技術》是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等汽車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汽車電工電子技術》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要求學生掌握電工電子技術方面的基礎理論,以及常用電工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具備電工電子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增強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和繼續(xù)學習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重視在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語言表達能力及文字表達能力、自律能力等基本能力,有效處理人際關系和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等關鍵能力。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團隊合作精神、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知識和技能的遷移能力等,見表1、表2。
《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學習目標主要有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
2.1 知識目標
(1)能進行直流電路、交流電路的基本原理分析。(2)能悉練使用萬表、直流穩(wěn)壓電源、信號源、示波器等常用儀器儀表。(3)能進行一般交直流電路的搭建與測試。(4)能進行常用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等常用元件的檢測與識別。(5)掌握磁路的基本概念和變壓器工作原理。(6)了解安全用電知識。(7)掌握模擬放大電路、整流電路的工作原理、組成及種類。(8)掌握脈沖數字電路的工作原理,及常用數字電路的邏輯功能。(9)學會與本課程有關的技術規(guī)范,培養(yǎng)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創(chuàng)新精神。
2.2 能力目標
(1)能正確使用常用的電工儀器儀表和電工工具。(2)能識別與檢測常用的電子元器件,并較熟練地正確選用電子儀器測試其基本參數,判定元器件的質量。(3)能閱讀常用的電路原理圖及設備的電路方框圖,并且具有分析排除電路中簡單故障的能力,以適應企業(yè)的電子產品裝配崗位。(4)具有熟練查閱手冊等工具書和設備銘牌、產品說明書、產品目錄等資料能力。
2.3 素質目標
(1)具有職業(yè)素質:養(yǎng)成敬業(yè)樂業(yè)、執(zhí)著追求、一絲不茍、準確守時、崇尚卓越、團結協作的職業(yè)素養(yǎng)。(2)具有合作意識:具有團隊精神、刻苦耐勞。(3)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有良具好的語言溝通能力與文字書寫功底。(4)聯系能力: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并且具有初步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5)安全意識:具有安全生產常識和安全用電知識,熟悉電氣作業(yè)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制度。
3 《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改革思路和做法
3.1 課程思政建設思路
在《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改革實踐中,借鑒上海版專的先進經驗[4-5],將“三寓三式”(三寓: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樂,三式:畫龍點睛式、專題嵌入式、元素化合式)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應用到《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用可復制、可推廣的“上海經驗”進一步推動《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改革。將“課中課”理論用于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深入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發(fā)揮課程育人功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形成協同效應。在課程設計和課程建設中因地制宜、有選擇地應用“三寓三式”模式,重新修訂教學計劃、大綱,教案等相關教學資源,在已有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上,探索用“三式”教學法有機融入思政要素,形成了典型案例,見圖1。
3.2 課程思政改革的做法
針對目前職業(yè)學院存在的學風問題,響應習總書記提出的“立德樹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探索實踐《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改革的“道法術器”,設計“課中課”,挖掘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教學。探索《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改革的“道法術器”,挖掘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不僅能夠寓道于教、寓德于教、還能寓教于樂,老師在課堂上踐行并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及好習慣、好修養(yǎng),促使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變?yōu)橹鲃樱箤W生學習走向素養(yǎng)化,使得學生剛開始接觸專業(yè)時,就能潛移默化的培育良好的德行。同時,想借助《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改革,形成相關的研究成果和改革模式,為其它專業(yè)基礎課程的改革提供些思路。
聚焦“立德樹人”,借鑒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的做法,研究《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改革的 “道法術器”,具體包括:一是挖掘《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所蘊含的能實現價值引領的 “道”,講道理、走正道、行道德;二是探索《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改革中的“法”,即找到《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和思政課達到同向同行,協同效應的教學規(guī)律,搭建二者的契合點;三是探索《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改革中的“術”,即《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改革的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四是探索《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改革中的“器”,在改革的同時,一定要融入信息技術,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展示思政元素,見表3。
4 結論
推進《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改革,將思政教育貫穿于專業(yè)課教育教學全過程,將教書育人的內涵落實在課堂教學主渠道,讓《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都上出“思政味道”、突出育人價值,讓立德樹人“潤物無聲”。在《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專業(yè)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使其實現全課程育人、全階段育人,形成協同效應。將“三寓三式”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應用到《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通過打造既有“高度”,又有“溫度”的專業(yè)課,實現專業(yè)課程的育人功能。切實突出了專業(yè)課程教學的育人導向,通過大量的與《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相關的信息資源、典型案例的收集,提煉出核心價值觀教育具體而生動的資料載體,讓《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上出“思政味”,實現課程思政推動課程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研究形成的《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典型經驗做法,可示范帶動課程思政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形成輻射效應。以“課程思政”為載體,探索“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有效路徑,培養(yǎng)學生既具有個人的小德,也具有國家、社會的大德,體現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育人導向。
基金項目:鄂爾多斯市新時代職業(yè)教育研究所職業(yè)教育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EZJK1904;鄂爾多斯職業(yè)學院科研基金項目,項目編號EJSZZ1901。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2019-3-18.
[2]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3]騰躍民,張玉華,肖綱領.高職專業(yè)“課程思政”的“道法術器”改革[J].遼寧高職學報,2018(20):53-61.
[4]上海版專教研.我校課程思政改革又獲新成果.2018-4-2.
[5]陳斌,騰躍民.課程思政“三寓三式”范式探索與研究[C],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