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運香,李小芒,廖 珺,楊 潔
(桂林醫學院護理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十四五”規劃期間我國將步入中度老齡化階段,對老年護理人才需求激增的同時,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把傳統面授和線上學習優勢相結的混合式教學成為當前高等教育研究的聚焦點[1-2]。由于我國老年護理教育尚處于初始階段,傳統課堂講授法存在著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課堂氛圍沉悶枯燥、學習積極性與能動性較差等問題,難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3]。有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期望在后疫情時代采用融合傳統面授和線上教學雙重優勢的混合式教學模式[4]。由此,本研究通過調查了解護理本科生對老年護理學課程應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學習需求,以期為不斷優化老年護理課程教學提供參考。
2021年6~7月,以桂林醫學院護理學本科三、四年級已選修過老年護理學課程的學生為對象,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103 名,其中女99名,男4名。
采用問卷調查法,依據霍苗等[5]、范羅丹等[6]的研究,制定“老年護理學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需求問卷”,共包含4個部分:①第一部分為引言,用于解釋本次調查的目的及意義;②第二部分為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級等;③第三部分為護生對《老年護理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需求,由16個條目組成,從“完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賦值1~5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生對其需求越高,部分條目呈反向計分;④第四部分是平臺學習資源和線上線下成績所占比例。
通過“問卷星”平臺發放問卷,共回收問卷103份,回收有效問卷103份。

護生能力提升需求為3.74,教學方式需求為3.92,線上環境需求為3.86,線下環境需求為3.82,教學評價需求為3.17,見表1。

表1 護生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需求
護生在學習平臺上喜好的學習資源中視頻教程為第一位,占87.5%,課件講義為第二位,占76.0%,見圖1。

圖1 護生喜好的平臺學習資源
護生認為老年護理學線上線下成績所占比例最好為1:1的占32.7%,1:2的占31.7%,見圖2。

圖2 線上線下成績所占比例
本研究中,護生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顯示了較高的期待值,其中能夠“促進知識技能掌握”“利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得分最高。朱衡[7]將混合教學模式應用于老年護理學課程教學,結果顯示,86.89%的學生認為學習興趣增加,91.11%認為上課注意力集中,與本研究結果相似。老年護理學為多學科交叉課程,常見健康問題、常見疾病的教學內容與成人護理學課程內容有一定交叉重復,傳統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混合式教學并不是單一的技術混合,而是線上與線下學習方式相互滲透、無縫切換和多樣對接,是為學生創造積極參與和個性化學習體驗。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充分評估,對教學策略進行“再設計”,開展靈活的課程結構和適度調適,構建開放的學習情境,拓展自主學習空間,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自主式學習,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參與學習轉變為積極思考、主動學習,促進學生在學習中深度反思,形成深度學習。
混合式教學并不是線上與線下教學的簡單疊加,而是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線上與線下學習方式相互滲透、無縫切換和多樣對接,為學生創造積極參與和個性化學習體驗。從本研究調查的結果來看護生對線上線下教學需求是多方面的,87.5%的學生認為線上“在學習平臺上喜歡的學習資源為視頻教程”,其次為課件講義和老年相關電影、電視;線下能夠“安排同學分組展示”,復習時能在線上“找到復習的知識庫”的分值最高。肖惠敏等[8]研究結果顯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能夠使教學延伸至課前、課中、課后,將碎片化的知識點進行串聯,有助于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并為解放學習自由提供可能。因此,線上與線下應進行有機“融合”,通過線下教學幫助學生整合和運用線上所學習的知識,促進知識的內化。
本研究中,護生認為“線上教學平臺應該有跟現實、臨床相關的案例,以便工作的時候用得到”均值為3.93,在線上環境和線下環境需求中得分最高。張宏晨等[9]研究結果也顯示與傳統教學法相比,80%的學生更愿意接受案例教學法授課,88%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增加了學習興趣、主動性和師生互動。老年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線下授課由于課時所限難以為學生提供足夠見習機會,線上授課無法模擬老年護理的實踐,導致理論與實踐有效串聯的不足。數字化媒體的發展為視覺化、動態化、虛擬化的教學實踐提供可能,針對老年護理學課程中的健康問題、常見疾病等教學內容,通過數字技術設計和組織基于臨床真實案例的學習體驗和學習環境,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開展翻轉課堂、PBL等混合式教學,促進學生在學習中反思,形成深度學習。
本調查中,32.7%的護生認為老年護理學線上線下成績所占比例最好為1∶1,1∶2的占31.7%,與楊海昌等[10]的研究結果相似。從學習投入的視角來看,混合式教學評價主要包括行為投入、認知投入和情感投入,本次調查的護生更加喜好在線測試、在線作業等認知投入方面的評價,而對同伴點贊、發回帖次數等行為投入支持率較低。這主要是由于行為投入雖然能反映學習者學習投入的時間和參與度,但不能充分反映學習者學習的深度和學習品質,只能作為教師對學習者學習過程評價的一種參考[11]。于洪濤[12]發現,大多數線上教學活動主要是發布課程通知,在線作業和在線測試開展較少,作者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在網絡綜合教學平臺上開展在線測試操作繁瑣,部分教師對此技能不熟練導致。Dabbagh[13]在提高混合式學習效果研究中指出,增強網絡作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培養學生必備的技能。創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真正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學習體驗和多元化評價方式,不斷提升老年護理人才培養質量是非常必要的。
綜上所述,護生對老年護理學課程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持開放、積極態度,更加喜好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講授式教學模式,支持認知投入的評價方式較高。這說明有必要創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環境,以不斷增強學習動機、自我效能感,提高學習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