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竣凱(山東職業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4)

國家想要實現快速發展,需要有源源不斷的高素質職業技能人才投身其中。高等職業院校作為打造職業技能人才隊伍的重要平臺,不僅要注重大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提升,還要注重培養其職業素養和責任意識。思想政治教育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設計中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模式,可以幫助大學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深刻內涵,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由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時代高職課程思政理論與實踐》一書從理論剖析和案例分析兩方面,闡述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采用理論與實際結合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和重要意義。第一章簡要講述課程思政的相關概念;第二章闡述各專業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第三章介紹在大學公共課和學生社團中開展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研究;第四章講述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案例;第五章到第七章分別介紹通識課、經管類專業課、理工類專業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模式,首先要考慮思政類課程自身特點。傳統思政類課程教學模式,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不高,對相關知識點理解不夠深入。在課堂教學中開展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思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時效性,通過全媒體手段,實現與學生的良好互動。教師在課程教學設計中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并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理論有效聯系起來,幫助其理解深刻內涵,加深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對認知活動的良性指導作用。尤其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相關內容,對于大學生樹立職業使命感和責任感具有重要意義?!缎聲r代高職課程思政理論與實踐》中第一章指出,開展好思政課程教學實踐對于大學生主體性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不僅有利于其對思政課程理論的認識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為合格的職業技能人才。
其次,要充分考慮專業課程的特點。專業課程教育是進入課外實習環節的理論學習階段。思政理論滲透于各專業課程中,指導大學生加深對專業課知識的理解,提高其動手能力和職業素質。在專業課程教育中融入主流價值觀教育,讓大學生在學好專業課程的同時,認識到作為合格的職業技術人才需要樹立正確價值觀,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保持正能量;在專業課程教育中融入強國情懷教育,對于大學生認識我國在相關技術領域取得的成績和優勢,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缎聲r代高職課程思政理論與實踐》第五章,通過在語言課程中融入家國情懷教育,樹立文化自信,讓大學生在學好語言的同時,體會中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中國文化的先進性和包容性,增強其在語言學習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再次,從開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出發點考慮。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補充,豐富了人才培養方式,滿足了國家對職業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學生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多要在課外實習中努力培養自身職業技能,提高職業素質。在課外實習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設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實習基地、工廠車間,教師可以根據實習特點,導入相關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內容,讓大學生在專業實習當中,體會其中思想政治理論的深刻內涵,從思想上領會自身專業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性,提高認真投身課外實習的思想意識,充分認識作為職業技能人才的使命和責任。《新時代高職課程思政理論與實踐》在第六章中,闡述了在會計電算化實訓教育中融入敬業精神,讓大學生在思想上樹立“職業成功沒有捷徑,只有愛崗敬業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做好高職思政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設計,是開展思政課程教育的客觀需要。國家不斷發展,需要具有正確世界觀和崇高責任感的高素質職業技能人才作為支撐。高職院校要創新思政課程教育模式,在專業課程教學和實踐實習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增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效性,為國家培養出思想上合格、業務上過硬的高素質職業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