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鑫(河南理工大學鶴壁工程技術學院 河南鶴壁 458030)
帶有“新鮮”和“健康”標簽的低溫乳品在國內越來越受歡迎,低溫液態奶相關產業鏈也經歷著發展與變革。在低溫乳品制作過程中,通過巴氏殺菌最大程度地實現產品保鮮的同時,也為消費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冷鏈物流就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通過冷藏設備和技術配送低溫奶制品,可以說冷鏈物流與乳品產品質量甚至乳品行業本身存在利益相關性。低溫乳品在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畜牧品種選育、產地環境、畜牧投入品質量控制、養殖過程、收集貯存、運輸過程、加工過程和包裝過程等一系列環節,而冷鏈物流設施和技術的不斷成熟,讓很多具有區域特色的乳制品可以源源不斷地走出本地,在全國流通。同時,整個冷鏈可以在溫控環境下運輸農產品,確保低溫乳制品的品質,減少損失。據統計,目前使用冷鏈造成的損失率在5%左右。所以,乳品冷鏈物流將是保證乳制品質量、降低成品損耗率的基礎。只有冷鏈物流不斷發展壯大,一批批新鮮美味的乳制品才能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
乳制品是指以生鮮牛(羊)乳及其制品為主要原料,經加工而制成的各種產品。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乳制品有純牛奶、調味牛奶、酸奶、奶粉、含乳飲料、煉乳、奶酪及奶油,同時這些乳制品還被廣泛運用到冰淇淋、奶茶、奶糖等產品中,極大地增強了產品的口感風味和營養成分。
低溫乳制品屬于溫度升高后就極易腐敗變質的乳品,為了維持新鮮口味和營養物質,從擠奶、進場,到貯藏和罐裝,全程需要保持低溫并最好在6個小時內完成。低溫乳制品冷鏈就是利用冷凍工藝技術,將原產地牛奶或奶制品的生產、貯藏、配送、分銷全程保持低溫條件的物流。如果做不到全程冷鏈,乳制品極易變質,這對乳品企業造成了較大損失。低溫乳品冷鏈物流保證了乳制品的質量,在減少食品受到污染的同時,提升了乳品行業競爭力。
首先,中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亟待完善。一方面,冷藏車數量少,冷庫規模得不到保障,冷庫的技術和工藝落后,這進一步導致冷藏庫單元溫度控制不善,甚至因冷藏設施問題導致食品在配送過程中變質。對于低溫乳制品來說,其亟待需要冷鏈物流技術的加持。但是從目前來看其地區差異較為顯著,城市乳品冷鏈比農村地區完善,所以城市地區的乳品品種和乳品質量都優于農村地區,未來冷鏈物流體系完善發展就需要重點關注農村地區。另一方面,在冷鏈物流中部分設施陳舊老化,不僅需要添加氟利昂維持制冷,設施使用時限久了還會滋生病菌。這些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最終將導致配送到消費端的乳品發生變質,影響消費者身體健康。
其次,構建完整的供應冷鏈成本較高,一些企業實力不夠,冷鏈物流布局零散,利潤率偏低,更加沒有動力進一步擴大或完善冷鏈供應鏈系統;同時,冷鏈運營成本高,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乳品行業是產業鏈最長的食品行業,涉及多個行業和領域。乳制品產業集牧場養殖、規模化奶牛養殖、生產加工、物流倉儲、流通鏈食品冷藏、鏈控、售后服務為一體,涉及到全方位、多領域的積極配合,而這些都依托供應鏈配套服務來確保低溫乳品供應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從整體上看,目前跨區域性的乳品冷鏈供應存在斷層,導致整個物流運輸過程中乳品容易產生變質問題。所以,完善的冷鏈物流發展將是提升中國乳制品質量的有效保證。
乳品冷鏈物流領域除了需要必要的基礎設施外,還需要解決冷庫技術水平低、部分冷庫溫度不達標的問題。冷庫物流需要高水平的冷庫技術作為支持,但是目前缺乏良好的冷藏技術不利于低溫乳制品流通,而且不同種類的乳制品對溫度要求也不同。例如冷凍乳制品與冷藏乳制品就應該分開儲存保管。但在一些冷鏈物流中心,大部分產品都是直接混在一起,露天分揀。加之物流長、許多環節的工作沒有形成密切的配合,從而造成供應鏈中斷現象。
此外,全國冷庫也供應不足。2018年上半年,全國冷庫可供出租面積超過330萬平方米,但分布不均。一方面是冷庫數量多,質量低;另一方面,冷庫規模以小型冷庫居多,偏遠地區冷庫數量少。一邊是中心城市、大城市冷庫過剩;一邊是小城市、偏遠地區冷庫不足,供需失衡,而且全國層面上都缺乏大型冷鏈配送中心,冷鏈配送中斷的風險被放大。目前低溫乳品企業使用的冷鏈儲運設施主要是冷藏技術和工藝落后的機械速凍車,具有標準規格和溫控設置技術的冷鏈運輸車數量稀缺,乳制品這類易腐貨物的低溫運輸缺口大。
冷鏈物流行業對專業理論和實際操作經驗也具有較高的要求,但目前許多冷鏈物流負責人員素質較差,相應專業水平不高,服務意識不足。如今,許多高校開設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專業,2020年中國各中、高等學校開設物流專業715個,但這類教育培養計劃僅局限于中專高職院校,冷鏈物流專業相關知識較為陳舊,學術水平不高,進一步制約了國內冷鏈企業的科研實力。在現實中,乳制產品的配方、生產工藝都在與時俱進,相應地冷鏈供應物流也在不斷發展,這就對物流從業人員的技術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并非所有從業者都能跟上行業發展的速度。此外,乳品冷鏈企業的人才流失也十分嚴重。冷鏈企業一般采取“師徒制“模式進行專門化冷鏈人才培養,新人的成長也主要得益于進入行業后的學習和實踐。這樣的培養形式,一方面使得冷鏈物流人才的培養速度緩慢,冷鏈人力缺口較大;另一方面,很多人因為職業規劃或者自身原因還沒有真正學會冷鏈行業知識就跳槽改行,這些都加劇了冷鏈物流人員缺乏的問題。
冷鏈服務企業應建立起冷鏈信息共享機制,完善物流信息網絡,推動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發展,實現冷鏈物流現代化、智能化,讓企業有追溯機制,這樣一旦有問題發生能及時糾正,還有利于生產企業對乳制品實施低溫監控,降低企業的損耗成本。建立起冷鏈信息共享機制,首先要建立起冷鏈生產信息系統。冷鏈生產信息系統可以實時監管生產中的乳制品質量,通過自動識別,記錄乳制品原料、配料和生產信息。其次,建立冷鏈儲藏信息系統,監管乳制品的冷藏作業和冷藏環境,做好后續倉儲、運輸、銷售等環節的準備工作。冷鏈信息共享機制建立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乳制品的“低溫“運輸,以推動整個低溫乳制品行業的產業化運作。在具體實行過程中,冷鏈服務企業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構建生產企業、配送企業、銷售企業三端共同發力的冷鏈物流一體化信息共享網絡,讓三方都能掌握乳品的低溫物流信息;在人口密集、銷售活動密集的區域規劃集散中心,方便供應商在當地對乳制產品做進一步地集散、分揀、分包、配送,化整為零,再配送到基層銷售點處。
推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低溫乳制品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良好的基礎設施才能保證冷鏈物流工作的效率,保證冷藏、冷凍乳制品的正常配送和運輸。首先,在操作設備上,增強對清洗和加工包裝設備的管理工作,以維持清潔衛生的乳制品生產工作環境,同時還要加強冷庫、城市低溫配送處置中心的建設工程。從地區來看,城市乳品冷鏈比農村地區完善,城市地區的乳品品種和乳品質量都比農村地區好,所以未來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工作重點應放在農村地區,有的放矢解決問題。其次,在冷鏈物流配送設備上,要增加冷藏車、冷庫、冰箱的數量,在車輛不足的地區,可以借助市場上其他專用冷鏈運輸車輛和司機資源,統一調度,解決區域內乳制品的冷鏈物流問題。最后,在冷鏈物流軟件建設上,積極學習并推廣新型冷鏈技術。所有的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最終都是為了提高配送能力,國外使用的生鮮乳品預冷技術和低溫環境分等、分級技術也應在國內的乳品生產過程中得到應用。應大力推廣乳制品全程溫度監控設備,完善與冷鏈物流相配套的查驗,建設研發快速準確的檢測設備。此外,在分揀與配送作業中,加強對于冷鏈物流過程的專業化教育,推動集約化管理,減少物流各環節人員與乳制品的直接接觸。
冷鏈物流產業是圍繞著生產端和銷售端而展開服務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冷鏈物流人才也一直是緊缺人才,針對冷鏈物流專業課程落后的問題,應當將專業課程的教材、教法進行更新,對傳統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及結構進行重新整合,著力解決教學內容重復、交叉、落后的問題。具體而言,應根據冷鏈物流的專業要求,加強產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直接接觸冷鏈物流工作環境的機會,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保障冷鏈物流的人力資源,以提高冷鏈物流的效率,最終降低運營成本,同時也為企業的成長和進步提供良好的內外部條件。近年來,年國家明確提出加快冷鏈基地建設,用冷鏈物流建設來推動地方特產銷售,進一步刺激居民消費提升,這是脫貧攻堅、鄉村產業振興的配套手段。據此,地方也要高度重視城鄉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為了改善本地農產品通往外界的運送通達度,要積極推進本地交通物流基礎建設。物流企業可以借此東風,加強冷鏈物流人才的招聘工作,增強物流人力資源儲備。對于很多人因為職業規劃或者自身原因的跳槽改行問題,企業可以設立明確的薪酬和升職制度,堅定冷鏈物流從業者的職業信心。
冷鏈物流與乳品生產行業息息相關。乳品冷鏈物流是保證乳制品質量、降低成品損耗率的基礎,目前國內乳品冷鏈物流建設還存在巨大空間。一方面,冷藏車數量少,冷庫規模得不到保障,冷庫的技術和工藝落后;在冷鏈物流中部分設施陳舊老化,不利于實現低溫乳制品的高效運輸。另一方面,乳品冷鏈物流產業配套設施落后,尤其是現代冷藏冷凍車輛嚴重短缺,此外乳品冷鏈企業的人才培養和流失問題也成為制約低溫乳制品快速發展的障礙。對此,企業應建立起冷鏈信息共享機制,完善物流信息網絡;強化設施建設,提升冷鏈物流效率;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冷鏈建設提供支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進低溫乳制品冷鏈物流建設成效,推動我國低溫乳制品產業得以又好又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