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穎(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江蘇南京 211170)

書 名:中國高校英語教育:實踐、反思與展望
作 者:隋剛
出版單位:外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定 價:35.00元
ISBN:9787119101590
以需求為導向的教育模式,本質上就是要把握就業的主線,提升高職畢業生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高職英語專業教育要根據人才需求趨勢,瞄準培養高端英語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創新教學模式,豐富課堂與實踐教學內容,增強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高校英語教育:實踐、反思與展望》,在充分闡述新時代高校英語教育模式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基礎上,分析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新模式的可行性與方向性,破解高校英語在教改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推進高校英語的內涵式發展和復合型人才的全面培養。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從教學主導者的角度,闡述創意寫作和英美文學教學策略,分析學生思維和深度學習的策略和理念,探索提高趣味性和人文性的方式方法;第二部分從學習主體者的角度,分析英語文學教育的目標、策略、作用和意義。
當前以職業需求為目標的英語專業教育,明確了高職英語專業人才教育教學的努力方向。首先,要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英語專業教育不同于非專業英語,學習內容豐富全面,不僅包含常規知識,還需要掌握流利口語、創意寫作、英語文學、歷史地理及風土人情等內容。隨著國家間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需要大量的高端英語應用型人才。高職英語專業教育要突出培養應用型高端人才的特色,增強對相關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按課程分專題對英語國家進行專題講解,借鑒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和多媒體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相關國家的政治生態、人文思潮及社會價值取向。教師通過教學平臺發布課前預習作業,重點明確專題關鍵詞,學生自行查閱有關資料,回答問題,在課堂中進行師生交流,活躍氣氛,激發學習的濃厚興趣,提升教學實效。在課后討論議題中,教師提出專題有關的研讀題目,學生根據課堂所學,提出論點進行論述。該書第一部分第四章,講述中國與英美文化交流背景下英語文學教學模式探索,指出世界愿意了解中國文化,同時也需要加深對外國文化的學習。因此,只有加強英語文學的深度學習,才能充分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進程。
其次,要增強實踐教學環節。高職英語專業教育,日常的聽說讀寫訓練,貫穿始終。豐富的實踐教學內容,對于增強學生實際英語交流能力、鍛煉心理素質、了解教材以外的英語國家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學校通過舉辦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主題辯論賽等活動,邀請外教和留學生加入其中,強化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性,宣傳優秀英語人才的學習方法,發現交流過程中的不足和短板。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外實踐,尤其在中外合資或者進出口貿易企業,要格外珍惜難得的實戰機會,充分展示高職英語專業人才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課外實踐初期,教師要將企業概況和行業詳情進行說明,要求學生對常用的單詞、語句和行業規則進行了解掌握,做到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信手拈來,為企業留下良好的用人印象,為拓寬就業門路打下堅實基礎。該書第一部分第七章,談到提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指出通過靈活的課堂設計和活躍的教學內容,以及多種英語活動的舉行,都可以提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投身英語學習的興趣。
再次,要改革單一考核機制。傳統考核環節,不能全面反映英語專業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英語應用復合型人才的考核機制,要充分考慮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堂表現、課后研討、英語活動以及校外實踐環節的綜合評判。尤其英語實際能力的考核,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提出合理考核內容,對于學生格外關注的英語類別,可以適當增加難度,拓展考核的范圍和形式。同時,要探索根據考核成績,向優秀院校和企業優先提供培訓研修和高端實習的機會,一方面增強學生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的自主性和鞭策力,另一方面捕捉最新英語應用能力培養和需求的風向標,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和內容,提升英語專業教育教學績效。該書第一部分第九章,介紹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與其他專業人才標準不同,需要學習的內容全面,應用能力要求高。只有充分發揮語言和應用能力,在就業和升學中才能體現巨大優勢。
高職英語專業教學模式的優劣,直接關系著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高低。以就業需求為導向的教育模式,為英語專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奮斗目標和發展方向。高職英語專業教育要緊抓高端應用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體現自身的專業特色,為對外文化交流和國家貿易輸送更多優秀英語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