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堅持科技創新體現了發展生產力的必然要求,堅持科技創新體現了發展生產力的方位導向,堅持科技創新體現了發展生產力的實踐要求。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推進全球科技創新協作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持續推進全球共同治理的重要舉措。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黨組書記 方力
邊緣計算在當今時代愈發重要,是真正支持萬物智能化的關鍵點。云邊端融合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可以把未來設備、邊緣計算和云虛擬成大的計算設備看待。未來虛擬世界會有更多讓計算發揮空間的地方,如自主智能系統,其具備感知分析決策和反饋的能力。未來,英特爾將秉承開放心態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合作伙伴合作,共同探索智能計算、邊緣計算帶來的新機遇。
——英特爾研究院副總裁、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 宋繼強
從創新方向來看,對于AI創新,從開源到開放都非常重要。過去的40年互聯網和開源是真正地幫助了中國,大力推動了中國科技的發展。我國科技發展必將堅持開源,繼續保持和世界的開放和連接。如果有更好的工具和平臺,未來中國的程序員必將通過開源獲得更多的成長,為中國和世界作出更多貢獻。
——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理事長、微軟原全球執行副總裁 沈向洋
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是不可阻擋的潮流與趨勢,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在科技創新方面,任何國家想單打獨斗都是不可能的。在創新的征途上,開放的系統充滿活力,封閉的系統必將被淘汰。人類社會科技創新發展在開放、包容、協同創新、互利共贏中不斷前進。
——金磚智庫CBGG主任、世界金融論壇WFF秘書長 馮興科
幾年前,通過國際合作項目曾解決過有關肺炎鏈球菌肺炎疫苗如何惠及貧困國家的問題。方法是由世界銀行為此籌集一筆資金,這筆資金來自各個國家的捐款,然后由世界銀行管理這筆資金。它把資金獎勵給那些愿意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向貧窮國家提供疫苗的制藥公司。實際上,是世界銀行彌補了差額,因此制藥公司在向貧窮國家提供疫苗時不會虧損。肺炎鏈球菌肺炎國際合作項目層面的成功,極大降低了非洲肺炎鏈球菌肺炎的死亡率。基于此,我認為這種國際性的政府間合作,對新冠肺炎的情況同樣有效。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埃里克·馬斯金
能源國際合作需要進行創新。中國和歐洲在可再生能源的合作領域具有較高的互補性,可從4個方面展開:其一,打造技術交流推廣平臺,包括生物質技術、智能電網技術、海上風電技術等,雙方在這些領域合作潛力非常大;其二,聚焦新能源、新技術,助推企業研發合作平臺建設,中國的許多企業處于起步階段,比如中國華能集團成立的海上風電技術研發中心,希望歐洲的先進企業能夠參與進來共同合作,加強企業間的交流;其三,開拓第三方市場合作平臺,可再生能源特別是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和光伏未來在應對氣候變化及全球能源轉型過程中,將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市場前景廣闊,因此可以結合雙方的優勢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
——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總規劃師 嚴秉忠
后疫情時期,全球經濟必將迎來新一輪創新高潮,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將構建新的產業生態,重新定義全球分工和比較優勢,形成更強大的創新活力,并對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近年來,我國數字技術發展尤為活躍,正在向生產生活領域和公共治理領域廣泛滲透。如何抓住新一輪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機遇,培育創新生態,加快向創新型經濟轉型,關系到未來的戰略定位和發展位勢。為此,要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發展創新型經濟,加快更新創新理念,培育數字化創新生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王一鳴
北京文化科技融合發展速度指數總體呈現加快態勢,但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有待提升,應積極推進數字技術、5G技術、互聯網等技術集成創新,注重其在文化領域的轉化應用。北京要進一步完善產業結構與企業發展路徑。支持“文化+科技”新業態,促進文化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賦能“文化+科技”新業態,優化文化產品供給,激活文化消費新動能。大力支持數字文化產業等新型文化科技服務業發展,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術、較強產業帶動力、區域輻射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文化科技企業。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創新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伊彤
“智慧”激發增長新動能,數字經濟是全新的發展思維和模式,有大量的新課題、新范式亟待探索與研究。智能制造必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將進一步帶動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全面崛起。隨著數字經濟持續深化發展,智能制造將成為進一步提升效率、推動制造業革新的關鍵,智能制造將成為數字化生產的主流趨勢。
——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雷軍
服務貿易作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塑國際經貿規則、深化國際經貿合作、踐行全球經貿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國對外開放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之一,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不斷推動科技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是提升服務貿易活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擴大服務貿易規模的重要內容。為此,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前提下,必須注重技術引進和技術出口并重,堅持技術引進來和走出去雙向策略。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 伍建民
多年來,我們見證了服貿會影響力的顯著提升。服貿會可以迅速適應防疫要求和經濟發展變化,確保每年的展會順利平穩舉行,這使其對全球許多重要公司很有吸引力。中國在數字技術、可再生能源、電力交通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和綠色發展領域處于領先地位。中國不斷提高的創新水平拓展了全球貿易的發展空間。中國將繼續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世界貿易網點聯盟主席 布魯諾·馬謝
要加速服務貿易特別是數字服務貿易的發展,讓數據這個新的生產要素盡可能自由、便利地流動起來,特別是跨境流動。在此過程中,要統籌好數據流動與安全監管之間的關系,加強對數字經濟、數字貿易的理論研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隆國強
中國數字貿易走在世界前列,在數字貿易規則建構方面應作出積極貢獻。中國亟須在自身制度建設和全球規則對接上采取積極行動,選擇具備壓力測試條件和能力的自貿試驗區開展壓力測試,形成數字貿易先行先試效應,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經驗,為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開放合作基石。
——浙江大學副校長 黃先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成就全球矚目。隨著自身經濟實力不斷提升,中國參與國際分工程度日益加深,創新發展服務貿易、數字貿易日益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亮麗名片。媒體為服務貿易發展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在推動全球商貿信息交流、促進數字貿易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與相關部門、各行業一道,共同推動數字媒體和數字貿易相互促進、高質量發展,媒體應從3個方面著力:以創新驅動為數字貿易“賦能”、以開放合作為數字貿易“助力”、以媒體服務為數字貿易“添彩”。
——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秘書長 程慶民
幫助更多企業實現業務轉型、數字化轉型、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數字技術領域的共識。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數字貿易呈現飛躍式發展。立足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幫助更多企業實現業務轉型、數字化轉型、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數字技術領域的共識。隨著數據要素引領作用的充分發揮、數字化應用場景的縱深推進,中國數字貿易將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全新動能。
——思愛普全球執行副總裁 黃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