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檔案館館長 陳向陽
檔案業務建設是檔案事業的立業之本、發展之基。近年來,江蘇省檔案館堅持把基礎業務建設作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檔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主戰場,守正創新、攻堅克難,盡銳出戰、全力以赴,有效地推動了檔案業務建設高質量發展。
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新時代檔案業務建設的方法、路徑,確保檔案業務建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夯實思想之基。“沒有脫離政治的業務,也沒有脫離業務的政治”。我到省檔案局(館)工作后,歷時近一年時間,專題調研全省檔案業務建設情況,并作了深入思考,明確提出了“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和“為黨護旗、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的新時代江蘇檔案工作和檔案業務建設新定位,并通過思想解放大討論、各種會議、報刊,深刻闡釋、廣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作出7·6重要批示后,省檔案館第一時間分層分類推進學習貫徹,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站位。
鉚住發展之要。面對機構改革后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我們把深入開展“爭第一、創唯一、樹品牌”活動,作為不斷開辟江蘇檔案館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境界的發展理念,引導大家“不甘人后、敢于突破”“闖無人區、勇探新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努力使江蘇檔案服務、江蘇檔案品牌,成為檔案業務建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動力源泉和鮮明標志。
開辟奮進之路。我們大力倡導“紅色為先、信息為要、人才為本”檔案業務工作目標路徑,制定《江蘇省檔案館“十四五”檔案資源建設規劃》《江蘇省“十四五”檔案信息化發展規劃》《江蘇省檔案館“十四五”干部人才隊伍發展規劃》。堅持把信息技術手段作為“提速器”,堅持把用好用活檔案人才作為突破口,為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主動對標對表黨中央、省委重大決策部署,找準服務中心大局的交匯點、融合點,做到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檔案業務工作就跟進到哪里。
在服務重大戰略中積極作為。2018年,我們實行工作倒逼機制,率先建成全國首個省級統一全流程在線辦理、電子簽章遠程跨館出證的民生檔案服務平臺,2021年研發“江蘇省智慧人社跨區域民生檔案查詢平臺”應用系統,高標準推進長三角地區民生檔案“異地查檔,便民服務”。積極服務大運河文化帶戰略,組織大運河沿線8市、60縣(市、區)檔案館共同成立“江蘇大運河檔案文化聯盟”,并積極開展活動。積極融入鄉村振興大局,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檔案管理工作的政策調研制定工作。
在參與重大活動中主動作為。為紀念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50周年,推出《南京長江大橋檔案》叢書、檔案文獻展、電視紀錄片、口述史及大橋檔案全文數據庫等“五個一”成果,并提煉新時代南京長江大橋精神內涵,列入省委黨校“晚講堂”必講課和雨花臺干部學院精品課。組織評選“江蘇百件紅色珍檔”,不斷擴大紅色檔案的社會影響力。聯合舉辦“建黨百年 初心如磐——長三角紅色檔案珍品展”,成為傳承和發揚偉大建黨精神的熱門“打卡地”。參與“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國共產黨在江蘇歷史展”布展工作,精選730件紅色檔案、制作1500多頁檔案仿真件參展。參與攝制百集黨史微視頻《記憶100》,獲中組部第十六屆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一等獎。拍攝25集電視片《紅色珍檔》,獲“百年風華”全省黨員教育全媒體作品大賽一等獎。在《江蘇黨史學習教育簡報》開設“江蘇紅色檔案故事”增刊,編發26期。深度挖掘越南胡志明主席訪問江蘇檔案,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在疫情防控檔案和脫貧攻堅檔案工作中傾力作為。在全國率先開展“為英雄建檔、讓英雄留名”活動,為江蘇2800多名支援湖北一線的醫護人員建立一人一檔數據庫,入選中央網信辦、中央電視臺主辦的2021中國正能量“百項精品網絡正能量專題活動”。指導全省市縣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歸集疫情防控檔案目錄數據541522條、實體檔案475987件、錄音錄像檔案17620分鐘、原生電子檔案64702條、數字化副本334049件。建成全省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檔案基礎數據庫、市縣兩級分布式疫情防控專題數據庫。與省扶貧辦聯合建立江蘇扶貧專題檔案數據庫,舉辦“檔案見證小康路——江蘇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檔案史料展”網上展,編纂出版《江蘇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檔案史料圖冊》,指導全省市縣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歸集脫貧攻堅實體檔案250多萬件,錄音錄像、原生電子檔案和數字化副本近45萬件。
始終把“創新”作為推動檔案業務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不二法寶。
檔案業務工作指導出“新”招。從改進工作作風的角度出發,下決心取消“評星定級”的有關做法,實行業務建設綜合評價,先后印發《江蘇省市縣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業務建設評價辦法》《全省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檔案工作檢查評價辦法》等文件,2021年對12個設區市檔案館業務建設情況進行現場考核,評出4家示范檔案館、8家規范檔案館。2022年指導推進縣(市、區)國家綜合檔案館業務建設評價工作,開展機關團體事業單位檔案檢查評價工作。同時,改變以往一竿子插到底的業務工作指導辦法,分層分級開展業務指導工作,從整體上提升了檔案業務指導工作的力度和水平,很多設區市領導專門為此作了批示。
檔案人才隊伍培養闖“新”路。選拔10名首席專家、50名高級專家以及100名優秀中青年業務骨干為培養對象,實施檔案人才“151工程”。大力倡導“當學習型干部、做研究型工作”,制定《省檔案館學術研究任務管理暫行辦法》,提高學術研究和實際工作水平。深入開展業務大比武、崗位大練兵活動,舉辦江蘇省檔案職業技能競賽,全省4935名檔案人員踴躍參賽。印發《江蘇省檔案館2020—2023年干部隊伍建設規劃》,健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
檔案資政輔政作用彰“新”為。創辦《江蘇檔案資政參考》內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事件、重要活動,聚焦國內外重點熱點問題,努力為省四套班子有關領導、省級機關部門及各設區市黨政領導班子提供鑒往知來、資政襄政檔案參考,吳政隆等省委領導先后批示給予肯定,南京大學將其中文章作為黨課教材,部分省市同行前來學習借鑒。2021年1月,《檔案——〈江蘇檔案資政參考〉選編》讀本作為江蘇省兩會代表委員輔助讀物受好評。
正視基礎業務建設中的差距不足,實行問題倒逼、掛圖作戰,以補短板、強弱項引領和推進檔案業務建設高質量發展。
系統規范檔案進館標準。緊緊抓住政出多門、檔案進館標準不一等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項督辦,出臺《省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檔案移交與接收進館規范》等,進一步規范進館檔案的標準和流程。組織開展40家省級機關進館單位檔案工作年檢,對東部戰區總醫院等8家在寧相關醫療機構出生醫學證明檔案管理和移交進館工作進行集中指導。
扎實推進“四重”檔案征集工作。為提高館藏檔案的層次和價值,明確提出圍繞“四重”(重大活動、重要事件、重大工程、重要人物)開展征集接收工作,并制定印發《江蘇省重要人物檔案管理辦法》《江蘇省重大活動和重要事件檔案管理辦法》。征集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專題檔案資料,省主要領導重大活動影像檔案,征集淮河流域退捕禁捕、抗戰老兵等口述史視頻資料,匯集全省檔案部門館藏及新征集江蘇重要人物536名、檔案資料5萬多件,推出“江蘇重要人物檔案征集展示”活動。
加快推進檔案開放審核。為有效落實習總書記關于檔案工作要“走向開放”的指示精神,自2021年開始,把加快館藏檔案開放作為檔案館工作的重中之重。召開全省館藏檔案開放工作會議,推進館藏檔案開放工作法治化、規范化、常態化。聯合全省設區市檔案館依法向社會公布開放105.2萬多件館藏檔案。制定《江蘇省各級國家檔案館館藏涉密檔案解密辦法》《江蘇省各級國家檔案館開放審核辦法》等,檔案鑒定劃控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