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加快實施,各個地區鄉鎮經濟建設也越來越快。在實踐中,鄉鎮經濟建設是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也是推進城鄉經濟全面發展的關鍵。從當前鄉鎮經濟發展實際看,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在實踐中必須針對這些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此進一步增強鄉鎮經濟發展活力,促進鄉鎮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的持續開展提供依據。
關鍵詞:鄉鎮經濟;經濟環境;農業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22)05-0038-02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5.038
鄉鎮經濟主要是以鎮為中心,輻射于鄉村的經濟結構,其本身是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區域經濟結構體系[1]。鄉鎮經濟建設是國民經濟建設的根本,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單位。在實踐中加強鄉鎮經濟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可以顯著提升當地居民生活質量,有助于改善區域貧困狀況,同時還能升級當地農業產業結構,有助于新農村建設。所以在實踐中,做好鄉鎮經濟發展管理工作尤為關鍵。
1 鄉鎮經濟建設的重要意義及機遇
在實踐中,加強鄉鎮經濟建設不僅可以促進我國國民經濟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還可以進一步推進扶貧工作、鄉村振興的開展,為廣大鄉鎮居民提供更加優越的生活、工作環境,這對于鄉鎮居民生活質量提升有很大幫助[2]。做好鄉鎮經濟建設的重要意義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通過大力發展鄉鎮經濟,可以穩定提高鄉鎮財政收入水平,確保鄉鎮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資金用于鄉村建設中。同時鄉鎮經濟建設還能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當地就業問題,拓展了居民的就業渠道,這對于提高農村群眾收入、幫助貧困人群脫貧、鄉村振興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二,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在實踐中加強鄉鎮經濟建設,還可以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的建設,增加了農村居民的收入,縮短了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這對于推進城鄉建設、控制城鄉二元化結構有良好的作用。同時鄉鎮經濟建設的推進還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城鄉統籌發展。
第三,鄉鎮經濟建設有利于鄉鎮結構改革。通過大力發展鄉鎮經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鄉鎮經濟功能的提升,促進了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提高鄉鎮企業經濟價值創造力,這對于改善鄉鎮經濟結構有很大幫助。
新時期下,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3],鄉鎮經濟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機遇,特別是在鄉村振興下,明確指出應該快速推進產業振興,加強對生產要素的引導,保證生產要素、生產資源的分布均衡,從而為現代產業發展提供良好保障,為鄉鎮經濟建設提供依據。近年來,各級政府關于鄉鎮經濟發展制定了很多政策方針,在金融、財政等方面也給予了鄉鎮經濟建設相應的支持,這為鄉鎮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所以在實踐中,鄉鎮經濟發展也需要及時抓住機遇,實現快速改革發展。
2 鄉鎮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從當前鄉鎮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看,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4]。
第一,管理體系不完善。在鄉鎮經濟健康發展中,管理體系的完善性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當前鄉鎮經濟發展中面臨著管理體系不全面的情況,在經濟發展實踐中難以開展有效的指導和調控。在實踐中管理職責不明確,當遇到事情后就會出現相互推諉的情況,同時績效考核不全面,工作量與相關工作人員的工資沒有聯系起來,削弱了相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此外,在鄉鎮經濟建設中,還缺乏良好的監督機制,工作人員主動服務意識不強,工作效率低。在鄉鎮經濟發展中,財務管理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但是在當前工作中面臨著財務管理不到位、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管理意識不強等情況,提升鄉鎮經濟的影響。
第二,產業結構不合理。就目前而言,在鄉鎮經濟建設中,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問題,有很多鄉鎮并沒有結合自身區域特色開展相應的經濟活動。相關研究顯示,我國鄉鎮人口占總人口的70%,但是鄉鎮經濟發展總量只占我國經濟總量的30%[5],鄉鎮人均生產總值很低,究其根源在于鄉鎮經濟產業結構不合理,鄉鎮經濟多以農業經濟為主,工業化水平不夠,加上鄉鎮基礎設施比較陳舊、老化嚴重,在經濟建設中沒有充分發揮出現代化技術的優勢,也沒有做到現代化和集約化發展,從而影響到鄉鎮經濟發展效果。
第三,監管力度不夠。在鄉鎮經濟發展中,加強監督管理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實踐中,有的鄉鎮部門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監督力度不足,甚至存在監督流于形式的情況。有的鄉鎮部門沒有及時淘汰落后的產能,并且在安全監督上面不太重視,造成了鄉鎮經濟發展存在低質量、安全風險大等問題。鄉鎮政府在經濟發展中起著紐帶作用,是城市與鄉鎮經濟發展的橋梁,但是有的工作人員自身能力不強,缺乏良好的思想覺悟,工作主動性不夠,難以很好地引導經濟建設。
第四,經濟環境制約問題。在鄉鎮經濟發展中,經濟環境情況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外部環境更是會對鄉鎮經濟發展帶來直接影響。而在實踐中,還存在鄉鎮經濟環境比較差的情況,對環境治理不到位、環境污染比較嚴重,這就會對外資投入造成影響。同時鄉鎮經濟建設中缺乏良好的科技成果支持,這也會對外資引入造成制約,最終影響到鄉鎮經濟發展。
3 促進鄉鎮經濟發展的對策
3.1 樹立正確的經濟發展觀念
就目前而言,在我國鄉鎮經濟結構體系中,還存在人口、自然資源、經濟建設相互矛盾的情況[6],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全面推進鄉鎮經濟建設、促進鄉鎮居民生活質量提升,就需要結合現實情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念,堅持科學發展道路。在實踐中,要樹立正確的經濟發展觀念,應該在切實保護廣大居民合法利益的基礎上,發展經濟、建設經濟,協調好經濟增長與自然環境、人民大眾需求之間的關系。鄉鎮相關部門應該在可持續發展中調整好自身角色定位,積極的探索、引進先進技術,注重綠色經濟建設,保證鄉鎮經濟的持續發展。
3.2 明確經濟發展規劃
在鄉鎮經濟發展建設過程中,應該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居民生活水平,對鄉鎮經濟發展進行準確的定位,設置科學的發展目標,并以此為基礎對鄉鎮經濟發展進行規劃[7]。鄉鎮相關部門應該對鄉鎮經濟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健全鄉鎮經濟發展體系,在符合鄉鎮市場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實現對鄉鎮經濟的轉型,為鄉鎮經濟快速建設提供保障。首先,要對鄉鎮經濟發展現狀進行全面調查,充分把握當前鄉鎮經濟結構特征,尋找鄉鎮經濟的增長點和創收點。其次,要結合國家頒布實施的相關政策,適當的淘汰鄉鎮經濟發展中的部分落后產能,全面進行鄉鎮經濟規劃,以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基礎,來優化鄉鎮經濟建設模式。
3.3 改善資源配置
在鄉鎮經濟建設中,一方面要關注鄉鎮內部環境,另一方面要提高對鄉鎮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的關注度,注重優質經濟項目的引進,以此優化鄉鎮經濟結構[8]。首先,要積極地引進省市級建設項目,或者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對于鄉鎮內部的中小企業要加大扶持力度,通過財政補貼、社會資金等方式,為其提供發展資金,通過中小企業的發展來帶動鄉鎮經濟建設;其次,要堅持鄉鎮經濟建設的綠色化和特色化,要優化鄉鎮環境,立足于城鄉一體化的大背景,在鄉鎮經濟建設中突出鄉鎮特點,如原生態、綠色化,為鄉鎮經濟發展提供良好支撐。
3.4 改善鄉鎮經濟發展環境
在實踐中,為了更好地促進鄉鎮經濟發展,還需要注重對鄉鎮經濟建設環境進行優化調整,要將鄉鎮打造成宜居、宜養的生態環境,為其經濟發展提供保障。首先,鄉鎮經濟建設情況與基礎設施建設狀況有很大關聯,所以在實踐中,要切實提高對鄉鎮基礎設施的完善力度,如電力設施、水利設施、交通運輸設施等。其次,鄉鎮公務人員本身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服務態度也會影響到鄉鎮環境,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鄉鎮公務人員的服務水平,增強群眾的滿意程度,為鄉鎮經濟建設提供支持。此外,還需要進一步加大監督管理力度,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定,明確其實施細則,堅決打擊違法亂紀行為,為鄉鎮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3.5 提高對中小企業的扶持
以往的鄉鎮經濟發展過于依賴農業經濟,對于一些缺乏強壯勞動力的貧困家庭,在農業發展中難以獲得好的經濟利益,會出現越來越貧困的情況。所以,實踐中鄉鎮經濟建設中應該在發展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要通過中小企業發展來為居民創收提供路徑,幫助貧困居民走向脫貧的道路,促進當地居民生活質量提升。鄉鎮部門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通過政策優惠、資金扶持、金融扶持等方法來幫助中小企業開拓、創新,增強中小企業的經濟建設。同時鄉鎮部門還應該鼓勵當地居民自主創業,借助“互聯網+”的優勢,開展網絡銷售農產品的方式,拓展農產品銷售路徑,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鄉鎮經濟建設水平。
3.6 強化鄉鎮產業融合發展
為了進一步促進鄉鎮經濟建設,還需要結合鄉鎮經濟發展實際,引導鄉鎮現有產業的融合發展。首先,要推進農業產業的融合,如改善農業種養結構,對區域內的種植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并推進農業、畜牧業的融合,實現種養殖業的一體化建設,打造完善的循環經濟鏈。其次,需要在鄉鎮產業建設中,對現有的產業鏈進行延伸,如推動農產品行業的深加工發展,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引進先進的技術,實現對傳統農業產業技術升級,促進鄉鎮農業現代化發展。此外,還要加強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要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生態環境,發展鄉村旅游、醫養健康、教育實踐等產業,以此促進鄉鎮經濟結構體系的優化。
4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各界對于鄉鎮經濟建設的關注度也越來越大。在實踐中為了更好地促進鄉鎮經濟建設,就需要對當前鄉鎮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更加科學的優化調整方案,優化鄉鎮經濟發展環境,探尋契合鄉鎮實際的經濟建設道路,為鄉鎮經濟發展提供良好保障。
參考文獻:
[1]黃新娜.試析鄉鎮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國科技投資,2019(35):174.
[2]陳環環,唐娟娟.淺析鄉鎮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品與質量,2020(7):178.
[3]呂鐵燕.試析鄉鎮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9(34):95-96.
[4]崔志紅.分析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現狀與優化對策[J].中國科技投資,2019(27):140.
[5]徐在萍.鄉鎮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10):493.
[6]曹紅妍.新時代鄉鎮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9(34):112-113.
[7]丁培艷.鄉鎮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9(8):72,74.
[8]羅濟香.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優化策略分析[J].消費導刊,2020(5):125.
[作者簡介]于泉(1976—),男,漢族,安徽太和人,本科,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財政管理、經濟類、稅務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