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 李敏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醫院后勤部門的數量逐漸增多,人力成本也逐年增多,多部門協調工作在醫院屢見不鮮。控制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團隊管理水平,成為醫院后勤精簡化追求的目標。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醫院后勤硬件、軟件設施得到完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并引入了移動互聯網、信息化技術,搭建了后勤辦公、維修、巡檢、倉管、遠程監控、物業管理等后勤信息化管理平臺,醫院后勤正朝著智慧物聯網方向發展。
關鍵詞:醫院后勤;物聯網技術;精細化;智慧化
中圖分類號:R197.3;TP311.5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2)05-0186-02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5.186
1 引言
現代醫院后勤涉及范圍廣,專業繁多復雜,并且設備能耗高、運行環境差,需要不間斷運行,降低了設備安全性。對后勤多系統交叉運行的狀況,要求管理人員能力高、專業強,而人易感性、易疲勞、受外界干擾較多,無法全面及時地了解設備的運行狀況,物聯網智慧后勤模式應運而生。
2 傳統醫院后勤管理模式
醫院后勤也是醫院重要的組成部分,后勤的服務水平直接影響到臨床科室的醫療質量及患者的就醫感受。目前醫院后勤信息技術尚未普及,先進設備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設備運行數據、材料出入庫、設備維護周期,大部分工作都是依靠人工來完成,完成周期較長,效率低下,準確率得不到保障,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資源,不便于后勤工作精細化管理。設備大部分時間都是無人值守運行,當發生故障時,設備往往是帶著故障繼續運行,擴大事故的影響,抑或停止運行,影響到供應。而至于故障原因,往往需要人工檢測以后才能找到。
2012年12月3日,河北獻縣婦幼保健院電力外網停電,未及時啟動應急供電系統,停電4.5小時,又因醫護人員疏忽,輸氧過程中出現斷氧,導致新生兒死亡。
2003年12月19日,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對患者進行動脈瘤栓塞手術時,突然停電手術被迫終止。人民法院認為手術中發生停電,而且短時間內不能恢復供電,手術因此被迫終止,在醫院管理中存在疏漏,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后勤設備故障導致醫療事故屢見不鮮,往往都是設備無報警裝置、無人值守運行時釀成大禍。這種傳統的設備管理模式已不適應復雜多樣的后勤設備,在人力資源稀缺的社會環境下,物聯網后勤將成為一種新模式,也有利于醫院后勤的統一管理。
3 現代醫院后勤管理模式
現代醫院后勤是以醫院安全運行為基礎,保障患者與員工安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高效、綠色、低耗、低成本的運營。同時,先進設備的引入,對員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高素質人才也將成為更稀缺的資源。大量引進人才顯然不符合后勤精細化管理要求,隨著5G網絡、互聯網的普及,為一人管理多設備的方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物聯網后勤也勢在必行。文章將介紹物聯網技術在醫院后勤各部門的應用,供各位同人參考借鑒。
3.1 物聯網的定義
物聯網就是通過射頻識別、嵌入式系統技術、傳感器等技術,在約定的協議下將物品與互聯網連接,使物與物、人與物之間進行通信與信息交換,從而實現對各個設備安全、高效、節能、環保的管控。簡單來說就是硬件或產品接入互聯網,發生數據交互。
3.2 物聯網后勤構想
3.2.1 物聯網能源系統
將院區樓宇在物聯網系統中采用分層架構設計,通過數據分析、采集、監控、調節等功能,實現設備數據互通、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手段聯動、科學合理,使物聯網樓宇控制系統的設計簡潔明了、布局緊湊、運行更加安全可靠。
將信息數字化轉為三維立體化,院區管網、閥門進行可視化管理、遠程控制,帶來更直觀的管理效果;精準定位故障位置,減少運維盲點,節省故障排除時間;將行業專家經驗與大數據分析相結合,讓物聯網智慧能源系統更安全、智慧、高效。
物聯網智慧能源系統以龐大用戶群體數據作為基礎大數據分析技術,對能耗數據進行全面監測和采集,分類分項統計能耗信息,智慧分析能耗情況,分析結果以圖表、折線圖、柱狀圖等多種方式清晰直觀的展示,根據分析結果找出高能耗設備和不合理的使用習慣,并對異常數據發出警報信息,給出針對性的節能方案,為設備更換和節能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3.2.2 物聯網安防系統
物聯網智慧安防系統與傳統安防相比,優勢在于智能化。傳統安防依靠人力,存在很大漏洞,在進行核查時浪費大量的人力,而物聯網安防系統通過圖像技術、監控技術、警報技術共同處理工作,一旦發生異常,會迅速報警,工作人員可以及時對報警事件采取措施,降低損失。
物聯網安防系統已經實現系統化,通過視頻監控、門禁管理、消防監控、環境監測、給水監測、集中管理等方式,對院區運行狀態進行智能檢測控制,實現安全節能與舒適的統一。
3.2.3 物聯網運維系統
物聯網智慧安防系統通過遠程監控、數據分析預警、機房無人值守、重點區域動態環境監控、電話/短信報警、運維中心專人集中值守等方式,實現遠程抄表、自動報表、跨區域管理。設備運行情況也將通過傳感器、攝像頭、互感器等連接到網絡平臺中,使設備之間可以聯系,數據進行互換,進行數據分析,甚至進行自適應運行,基本脫離人工值守、人工操作,邁向全自動化運行。
運用物聯網技術及智能感知交互等先進技術對員工實時指導,完全摒棄了先看工作手冊再現場操作的傳統學習方式,員工可以快速上手,在沒有熟練掌握操作手冊的情況下也能規范操作,提高員工的學習效率,縮短培訓周期,大幅節約培訓成本。
3.2.4 物聯網物業系統
物聯網智慧物業系統以提高患者就醫滿意度為目標、員工工作環境為己任、節省人工成本為目的。通過物聯網物業系統,物業公司能夠隨時了解院區物業情況,對當日工作進行安排,員工通過移動端知曉自己的工作任務。病區可以通過物聯網搭建的平臺提出服務要求,反饋服務滿意度,物業公司根據員工實時任務量,合理分配,提高工作效率。平臺記錄每位員工的工作量,服務效率,滿意率,可以根據大數據知曉員工擅長領域及不足之處,也是優秀員工評比的重要依據。
3.2.5 物聯網園藝系統
通過物聯網技術將每塊植株進行編號歸檔,記錄每塊植株的種植時間、生長狀況、注意事項、責任人等,將植株的信息制成二維碼,懸掛在植株上,種植人員可掃描二維碼知曉植株的養護信息和養護時間,游客亦可通過二維碼認識植株。對同一片植株,技術人員可單獨制定灌溉時間和灌溉方式,實現定時、定點將養料輸送至植物根部,節省水利資源和勞動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物聯網技術會根據植株的光照時間、日常維護、氣候條件,估算植株的健康狀況及下一個養護周期,后期工作人員補種,也可以根據該區域的數據記錄栽種合適的植株。
3.2.6 物聯網辦公系統
通過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系統科學、管理科學等先進的技術,以醫院為中心,建立OA網絡平臺,臨床可以通過電腦、電話、手機進行故障報修,信息中心收到報修后,通過OA平臺將維修任務分配給相應的工作人員,從而節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耗損,改善辦公質量,實現群體協同辦公。
在OA辦公平臺上還可以實現人員分配、材料管理、臨床報修、安全維護、考勤考核。實現對人過往信息記錄及當前工作進度的追蹤,可以反映出員工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業績,實現多重辦公,簡化辦公流程,達到各項處理工作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和現代化。
3.2.7 物聯網餐飲系統
傳統餐飲服務需要工作人員進入病區與患者進行訂餐服務,再由工作人員將預定的餐飲送至病房,不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影響到患者休息,不利于病房的管理。傳統餐飲服務與物聯網技術結合后,患者可以通過電腦、手機、電話進行訂餐服務,并可以隨時修改預定的餐飲,打破了傳統定時、定點、定量的限制。工作人員送至病區后,由患者自行提取,減少了無關人員進入病區的次數,便于病區的管理,減少人員的交叉感染風險。
3.3 物聯網在醫院后勤中的作用
后勤管理人員無論身處何處,都能通過網絡平臺查看設備的運行情況以及其他人員的去向。實現對水、蒸汽、醫用氣體、電力系統、燃氣、病區溫濕度的監控、反饋、遠程操作,保障醫療安全運行;對報修數據進行分析,為做好預防性維修提供保障;對能源消耗數據實時和匯總分析,為節能減排提供決策數據支持;同時也為今后綠色醫院建設、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和數據支持。
4 結語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物聯網技術已得到飛速發展,在技術研究、標準制定、產品培育和行業應用等方面具備一定的基礎。醫院有著龐大的體系,許多工作需要多個部門協同合作,共同完成。物聯網體系將多個部門聯系在一起,減少工作流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通過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服務載體,推送給患者及臨床工作人員相關的后勤服務,服務患者,方便臨床。
參考文獻:
[1]朱永松,陳方,魏建軍,等.后勤智能化管理平臺在醫院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資源,2014,17(5):375-383.
[2]張起貴.物聯網技術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3]王保云.物聯網技術研究綜述[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09,23(12):1-7.
[4]張起貴,梁風梅.物聯網技術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279.
[5]張琳,趙博琛.基于卒中組織化管理需求的醫院后勤服務支撐體系框架構建綜述[J].中國卒中雜志,2020,15(9):1033-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