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目的:探究個性化護理在消化道腫瘤患者化療中及對疼痛程度影響。方法:以消化道腫瘤患者64例為對象,分為參照組32例與研究組32例,分別應用常規護理、個性化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護理后HAMA評分、HAMD評分均優于參照組(P<0.05)。對于護理后疼痛評分,研究組明顯更低,與參照組比較(P<0.05)。研究組患者經過護理后應對方式評分均優于參照組(P<0.05)。結論:消化道腫瘤患者應用個性化護理,有效消除負性情緒,緩解疼痛,改善應對方式,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消化道腫瘤;化療;疼痛程度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 chemo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tumor and its influence on pain degree
LIU Min
Chengdu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Chengdu, Sichuan 6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on the degree of pain in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cancer during chemotherapy. Methods:64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tumor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32 cases) and the research group (32 cases). Routine nursing and personalized nursing were applied respectively 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Results:After nursing, HAMA score and HAMD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P<0.05).For the pain score after nursing,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P<0.05), the scores of coping styles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P<0.05). Conclusion:Individualized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negative emotions, relieve pain and improve coping style for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tumors, and the nursing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Words】Personalized care; Tumors of digestive tract; Chemotherapy; Degree of pain
以消化道腫瘤患者64例為對象,分為參照組32例與研究組32例,分別應用常規護理、個性化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研究組護理后HAMA評分、HAMD評分均優于參照組(P<0.05)。對于護理后疼痛評分,研究組明顯更低,與參照組比較(P<0.05)。研究組患者經過護理后應對方式評分均優于參照組(P<0.05)。研究結果顯示消化道腫瘤患者應用個性化護理,有效消除負性情緒,緩解疼痛,改善應對方式,護理效果顯著。
1.1 一般資料
以消化道腫瘤患者64例為對象,分為參照組32例與研究組32例,研究時間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參照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齡45歲~55歲,平均年齡(50.67±5.09)歲,食管癌12例,胃癌16例,大腸癌4例。研究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齡45歲~55歲,平均年齡(50.83±5.46)歲,食管癌11例,胃癌18例,大腸癌3例。對比分析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差異是(P>0.05)。
1.2 方法
1.2.1 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內容包括褥瘡護理、靜脈輸液護理、吸氧護理等,在治療過程中,關注患者情緒變化,監測生命體征各項指標。
1.2.2 研究組采用個性化護理:(1)心理護理:從患者確診當日起即為其展開認知行為干預及支持,心理干預方案根據患者年齡、文化程度、心理評估結果及其知識接受程度進行實時調整。每周進行2次,每次進行30min左右;(2)健康宣教工作的開展,在患者確診后立即組織患者參與疾病知識宣教座談會或視頻講座,在組織宣教語言時,注重將醫學專業化語言轉化為日常交流性語言,使患者對疾病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1],從患者及其家屬的角度剖析疾病知識,使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進展、并發癥預防、臨床干預手段有更全面的認知;(3)生活行為糾正與干預,引導患者每天進行20min~30min的有氧運動,同時強調膳食結構合理,作息規律[2],選擇新鮮及富含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的食物,囑咐患者多飲水,飲食清淡,少食多餐;(4)置管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置管部位。護理人員在換藥之前需清洗雙手,佩戴無菌手套,一般情況下,第一周3天更換一次敷貼,隨后每周更換一次,敷料污染時需立即更換。掌握正確封管方法、導管沖洗,采用脈沖式沖管,使用生理鹽水10mL~20mL,隨后使用肝素鹽水脈沖式正壓封管。導管妥善固定,若貼膜卷起,應當及時更換,對于穿刺后滲液、滲血情況需及時處理,潮濕松動以后對貼膜及時更換;(5)疼痛護理:綜合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結合實際情況采用止痛藥物治療,如雙氯芬酸鈉和黃體酮針。若患者活動疼痛敏感性高,主訴疼痛感受較為強烈,需遵醫囑應用鎮痛藥物治療;對于劇烈疼痛患者,其身體虛弱,需合理補充營養液;對于疼痛程度輕患者,指導患者進行移情、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訓練,和患者進行溝通,采用面對面聊天方式,使得患者的疼痛注意力轉移。
1.3 觀察指標
針對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評估,焦躁情緒、抑郁情緒使用HAMA量表、HAMD量表進行評估;了解疼痛程度,應用VAS量表。隨后,使用醫學應對方式問卷評估,由三方面組成,即屈服方面、回避方面、面對方面。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較
對比護理后HAMA評分、HAMD評分,研究組更優,與參照組比較(P<0.05),見表1。
2.2 比較疼痛程度
研究組患者在護理以后,疼痛評分降低與護理后的參照組比較,數據差異是(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應對方式比較
研究組患者經過護理后應對方式評分均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3。
消化道腫瘤患者在患病以后,不僅對身體健康產生威脅,同時精神壓力較大。消化道腫瘤患者多采用化療,有效控制病灶,但伴隨多種毒副反應,使得患者產生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影響治療的有效性[3]。基于這個原因,在化療期間為消化道腫瘤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至關重要。個性化護理為新型護理方案,重視患者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在護理的過程中根據患者年齡、文化程度、心理評估結果及其知識接受程度進行實時調整[4],每周開展2次,0.5h/次,使用音樂療法輔助患者睡眠,改善睡眠質量,使患者抑郁癥狀得到緩解,同時注重患者的個體化心理變化情況,結合患者實際病情與情感需求為患者展開了具有個性化特點的心理疏導工作,患者可及時宣泄內心苦悶,繼而改善不良情緒[5]。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后HAMA評分、HAMD評分、應對方式評分均優于參照組(P<0.05)。另外,化療過程伴隨不同程度疼痛,通過實施個性化護理,對患者疼痛表現及時反饋,依據科學經驗、臨床經驗,在疼痛發生前、疼痛發展中實施科學護理技術、醫療技術,促使疼痛風險、疼痛影響降低。研究結果可見,研究組護理后疼痛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消化道腫瘤患者應用個性化護理,有效消除負性情緒,改善應對方式,護理效果顯著,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李娟.個性化護理在消化道腫瘤患者化療中的應用效果[J].家有孕寶,2021,3(11):252.
[2] 郭玉瑾.個性化護理在消化道腫瘤患者化療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20,33(22):174-176.
[3] 程雪.個性化護理對降低老年消化道腫瘤病人的PICC堵管和其他并發癥的效果探究[J].飲食保健,2021(11):208.
[4] 冷愛華,王倩倩,張珍珍.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消化道腫瘤化療后心理、生命質量和睡眠質量的影響分析[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0,7(11):1963-1965.
[5] 劉建敏,茍瑞晨,郭靜,等.多樣化護理模式在老年消化道腫瘤合并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