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京翎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廣西 柳州 545035)
在本工程的項目建設中,借助國內外現今規劃建設水平,采取更多先進性、開放性的樓宇自動化設備,在保障系統先進性的同時,也完善了實際效果與功能的應用。在本項目的施工中對溫度的精度控制比較嚴格,尤其是對地下室空調系統技術的嚴格控制,其主系統溫度分別為20±0.3℃、20±0.5℃,其他的一些溫度控制指標相對較為寬松,分別為20±1℃、20±1℃、20±5℃等。
樓層中的中央空調系統設置,其內部包含了冷水機組、新風機、空調機等多個系統,在高層的中央空調設計中,其由3臺310RT螺旋式的冷水機組、20臺空調機以及10臺新風機組成,將組成的系統應用在不同的樓層中。針對于機組中的相關設備,在保障設置本地控制的同時,也將所有的系統接入到BMS中,實現對其遠程監控與管理,為樓宇內中央空調系統的應用提供監控與管理的優化發展,保障在工作開展中完善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等工作目標,將多種監控設備應用在空調設備中,借助編程控制器的應用,提升資料與數據收集的準確率與工作完成的效率。通常在中央空調系統的應用中,進行遠程監控借助的是傳感器、檢測器等監控設備的應用,事先設置出相關機械設備運行的參數,保障已經完成編程的控制程序正常運轉,強化設備監控的控制管理,結合相關的操作控制器,發送出更多的指令以供設備進行參數調整,也可以對監控的設備進行相應的改變。在中央空調系統運行中,借助可編程控制器能夠收集到很多數據資料,在網絡數據傳輸的過程中,匯集到中央管理器中,為用戶提供出人機對話的截面,實現對中央空調系統應用的遠程監控與管理。
樓宇內的中央空調在應用的過程中,內部設備根據室內外的空氣循環傳送方式,將表冷器盤管中的內水冷量傳輸到室內,在相關要求下結合使用新風設備。中央空調的運行在進行監控設計時,需要工作人員掌握內部監控工作開展的重點,圖1為空調機組工作開展的內容。在監控系統設計的過程中,對空調機組與新風機組的監控使用原理是不相同的,空調機組的應用是對室內外溫濕度的控制,并不是送風,還需要與房間內部的溫度、室外季節等因素加以考慮,新風的應用是一種變化的調節。
圖1 空調機組監視與控制原理圖
(1)空調機啟停控制。將空調機設置為自動控制的情況,可以按照變成的時間自啟停,同時執行相應的控制程序。當機組收到了啟動的信號之后,會延遲15s進行自檢,確保其沒有故障時,才能夠啟動送風離心風機,再后續延遲5s之后,根據相關設定進行自啟。如果在機組運行過程中,收到了相應的故障信號,就會自動停止;當其停止之后,送風機也會隨即停止,關閉新風閥與水閥。(2)室內溫度控制。對于室內溫度的調節,則是根據回風溫度對溫度差之加以設定,同時使用冷水閥對PID加以調節,對回風的溫度進行控制。如果回風的溫度提升之后,相應的加大調節水閥開度,如果溫度降低,則需要減小開度,保障室溫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中。根據室內環境溫度進行手動的調節新風閥開度,從而維持到一種恰當的比例。(3)其它模式控制。①手動控制:手/自動轉換及屏幕手動控制。②設備故障自動停機(煙霧報警、熱繼電器動作)。③時間程序控制。④參數設定。
在使用中央空調系統時,想要促使室內舒適度、空氣新鮮度等提升,還要適當的使用新風,新風量的使用在空調的冷熱負荷中占據較大的比重,對新風量控制的范圍是比較合理的。當一棟建筑中有著較多的新風機組時,每一個機組就需要負責一個區域,所以在后續的監控設計中,需要掌握新風機組對于監控需求的關鍵點。但是新風機組與空調機組之間有著一定的不同,新風機組是對室外空氣溫濕度的一種調節,并不是回風參數,就需要在送風總管中,設置相應的溫度傳感器,將其作為溫度控制調節的一種參照數值。
(1)新風機啟停控制。在使用新風機時,采取自動控制,由相應的編程完成自動啟停,根據程序執行以下的控制。當空調機組接收到信號之后,開始進行延遲15s的自檢,保障無誤時,啟動送風離心機,如果此時出現故障,需要停止新風機組的工作,停止送風機,繼而關閉新風閥與水閥的應用。(2)送風溫度控制。結合機組實際運行的需求設定相應的送風溫度,結合實際與設定的溫差值,有效調節冷水閥的開度,對送風的溫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如果送風的溫度比較高,就要加大節水閥開度,反之亦反,保障其送風的溫度始終處在設定的范圍中。(3)其它模式控制。①手動控制:手/自動轉換及屏幕手動控制。②設備故障自動停機(煙霧報警、熱繼電器動作)。③時間程序控制。④參數設定。(4)數據采集及計量。在采集數據的過程中,需要控制中心可以對各類新風機組的送風溫度加以監測,根據過濾網的壓差給出報警信號,繼而清洗濾網,對其運行中的狀態加以監測,采取電動調節方式,加強對設備的遠程狀態監測。(5)主要畫面顯示。當機組啟動之后,就會呈現出一種彩色圖形,主要是對設備運轉的狀態進行提示,并且將數據采集中的各類運行參數實施顯示出來;在機組運行中使用鼠標,能夠修改相應的溫度設定值,或者是手動對冷水閥的開度加以調節;對于顯示的模式、按鈕等內容加以設定。(6)新風機系統總畫面顯示。新風機的總畫面,可以在BMS系統的使用中,對10臺新風機的實際運行狀態進行瀏覽,當新風機的風葉在轉動則表示在運行狀態中,點擊相應的圖標進入到設備內部,報出各項參數與故障。(7)單臺新風機具體控制細部圖畫面顯示。在單臺的空調機的控制細部圖,對空調機組的控制模式、溫度等進行設定,從冷水閥中可以獲取相應的控制畫面,將其設定為手動模式,對其PID參數加以設置,可以根據系統的溫度進行自行的調整。
在使用中央空調系統時,在使用冷暖設備的空調機組與新風機組之外,同時還有風機盤管,其主要的作用與空調機組相似,但是整體較為簡單,主要是由盤管、三速風機以及控制器等組建起來。在樓宇中使用風機盤管與新風系統的結合,在樓宇中每一個樓層都有30臺風機盤管,依照樓層建筑面積與空調運行環境,合理的設計空調風機盤管,將四個區域劃分為一個區域進行管理。針對于區域中的風機盤管均采取集中控制方式,并且風俗可以分為三速開關,彼此實現單獨的控制,溫度的控制需要根據每個分區安裝的溫感器,將其傳遞的數值作為空調調節的參數,區域中的風機盤管使用電磁閥統一實現開關,繼而實現對區域中的環境溫度加以控制。
想要保障樓宇的中央空調遠程監控系統得以安全的運轉,避免出現非授權人員的誤操作產生的故障發生,需要經過注冊并獲取相應授權才可以進入到系統中。同時對操作人員的職責范圍進行規劃,強化系統運行中的安全性因素,避免出現操作性失誤,在工作中明確員工崗位職責,針對不同等級員工給予不同操作權限,繼而保障操作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樓宇中使用智能化空調控制系統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出全新的智能控制器,結合先進的儀器設備,實現對中央空調系統設備與運行參數的分析控制,保障系統的運行更加節能。在現今智能化樓宇中使用中央空調系統,主要是對模糊控制技術與神經網絡控制技術的一種應用,上述相關技術主要應用在電力、家用電器系統中,同時此類技術的應用為中央空調系統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定風量系統的應用中,其吹出的風量是固定的,不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風機需要進行全風量運轉,有效地改變其送風的溫度,才能夠滿足室內的溫度變化需求。在現今的智能化建筑中,通常使用的都是定風量空調系統,其具備供冷、取暖、除濕等多種應用功能,在設備中添加使用了智能化控制技術,實現對回風機、排風口等設備的控制,保障在運行中能夠實現自動混合式、全新風的正常運轉,在實際使用中有著比較好的節能效果。使用定風量空調系統,對空調的回風溫度進行自動調節、空調回風適度自動調節以及新風閥等進行有效控制。
在空調系統中應用變風量系統時,可以根據室內的冷熱負荷程度變化進行有效的溫度調節,其在運行中采取送風量的改變方式,而不是在工作開展中改變送風的溫度,繼而有效的控制室內的溫濕度。變風量空調控制系統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所有房間都會有送風的入口,并且設置末端裝置,裝置的應用有效實現對風速的控制,通過風閥的應用控制進入室內風速的大小,同時對各個房間的溫濕度進行單獨的控制,讓人們始終處在舒適的居住環境中。變風量空調系統的應用在送風的過程中保障其溫度的不變,就是在應用中表冷水回水調節閥的開度并不會出現變化。在一些工程中也會使用變頻器,對空調送風電機的運轉速度加以控制,有效的轉變了空調的實際送風量,其自身所有的結構設備能夠對相關內容加以控制,例如送風量自動調節、回風機自動調節以及濕度自動控制等參數。
該系統已經在樓宇中運行多年時間,整體的運轉較為穩定、圖形界面友好以及參數準確可靠等效果,在中央空調的實際運行過程中,節省了非常大的運行時間與維護工作,最終獲取較好的節能效果,同時最終的運行結果表示符合系統實際需求。在實際應用中,樓宇自控系統的應用是建立在中央空調系統之上,加以使用工控組態軟件FIX,有效實現對樓宇的中央空調系統的監控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