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弋佳
(景德鎮陶瓷大學 江西 景德鎮 333000)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物上常見乳釘裝飾紋樣,形狀為凸起的乳突組合,以單排或是多排的形式出現,影響著陶瓷乳釘紋裝飾發展。乳釘紋作為古陶瓷早期裝飾,為陶瓷裝飾起了點綴與美化的作用。許多著名的窯口都采用過乳釘紋裝飾的手法,例如鈞窯、哥窯、龍泉窯等。伴隨著彩繪瓷的迅速發展,乳釘紋依然作為紋飾依襯使用,在陶瓷裝飾中有著不同的視覺效果,豐富了古代陶瓷裝飾的紋樣。
春秋晚期,依附青銅器的宗法政治權力結構逐漸解體和消亡,附帶政治性質的青銅器物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由漢至今,陶瓷對青銅器的仿制從未間斷,依據《博古圖錄考正》中的青銅造型,可見后世陶瓷以青銅器作為制作器物為范本的痕跡,青銅器物的發展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陶瓷的發展。常見于商周時期青銅禮樂器上的乳釘紋也隨著陶瓷對青銅造型的模仿在陶瓷上運用起來。戰國時期,東周浙江的原始瓷進入了繁榮期,逐漸形成了古越人特有的陶瓷制作技藝。如這時期的原始瓷甬鐘(見圖1),和青銅材質的甬鐘樣式無異,甬中空,呈十棱形,鉦鼓部截面呈合瓦形,乳突狀紋飾,每一區間有9個,共36個。因陶瓷與青銅器的造型模仿,如乳釘紋,云雷紋等青銅的裝飾紋樣在陶瓷上也得到了運用。

圖1 戰國原始瓷甬鐘
仿青銅禮器始于宋代,盛于宋代。王國丙在《古陶瓷鑒定口訣》中說:“汝窯河南寶豐縣,青色粉豆卵蝦現。胎體薄來釉層厚,玉石質感細開片。多為仿古青銅器,更有彌足價上萬。”在陶瓷仿制青銅造型的同時,青銅器上的紋飾乳釘紋受其影響在陶瓷上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
汝窯色澤清潤,以青瓷聞名立世。汝窯三足鼓式洗、弧壁、外壁裝飾乳釘一周。其下承以三如意頭足。造型大方,制作講究,釉面開片,口沿處一周乳釘裝飾,使其造型更顯靈氣精致。在存世汝窯器中,可見眾多器物上裝飾有乳釘紋。如汝窯的豆青釉乳釘洗、月白釉乳釘紋水仙盆。
除了汝窯,鈞窯也是中國北方的名窯。鈞窯是宋徽宗時期的專燒御用貢瓷,胎體堅實、造型質樸、釉色絢麗。乳釘紋亦是鈞瓷中常見的紋飾,有許多以乳釘紋命名的器物,如乳釘洗、乳釘瓶、乳釘碗等。
青島市博物館藏的鈞窯鼓式三足洗(見圖2),口外裝飾兩道弦紋,弦紋及足部有兩周乳釘等距離排列,造型古樸、莊重大方。此類鼓式洗的乳釘紋裝飾,因乳釘紋凸出的形體表面釉面的流動、厚薄、聚散都形成了豐富的裝飾效果,在光的照耀下更為絢麗。乳釘凸出處釉層較薄因而形成露胎,口邊上所起突線因無法掛釉與下部積釉處產生了明顯的對比,凸起的乳釘紋使造型的敦厚,古樸之意更為濃厚,也豐富了鈞瓷釉面流動變化。

圖2 鈞窯鼓式三足洗
贛州七里鎮窯工匠們以精湛的制作技藝和獨特的裝飾技法,制作出了獨具特色的乳釘罐,尤其是在黑釉上裝飾以白釉積成的乳釘紋以及在露胎上刻劃篦狀旋渦紋這兩種裝飾的乳釘罐。在當時全國窯址眾多的情況下,為七里鎮窯贏得了一席之地。贛州七里鎮窯的乳釘罐,有一特征是在頸部或肩部飾一圈白釉乳釘紋。其乳釘紋飾的特點:一是工藝上更精致和復雜,采用的是點釉技法,用筆蘸釉滴在釉面上形成一定形狀的釉珠。二是在色彩上別具一格,采用白色釉點。用白色來點綴褐色的罐子,不僅醒目,也讓原本質樸的罐子更顯精致。三是部分白釉乳釘的中心又點褐色,這小小的一點體現了匠師們的高超技藝。乳釘紋作為贛州七里鎮窯乳釘罐的裝飾紋樣的重要特征之一,發揮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讓七里鎮窯的乳釘罐在素雅、平淡中又增添了一份精致。
乳釘紋作為陶瓷裝飾紋樣,受陶瓷制作工藝的影響,其在陶瓷上的表現方式也多種多樣。
(1)點彩乳釘。宋代景德鎮的青白瓷以其薄如紙、聲如磬的胎骨,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釉色受人追捧,其中青白釉褐色點彩這類裝飾在青白瓷中是比較少見的,主要以褐色點彩、褐色彩斑為基本元素,組合成圖案對青白瓷進行裝飾。點彩乳釘紋是其常見的一種形式,一般以多個褐色點彩組成圓周形狀,一般用來裝飾瓶、罐等器物的口沿或肩、腹等部位。在潔凈、瑩潤的青白釉上加呈色淳厚的褐色調,以鐵為著色劑的加彩工藝,在胎體上點出乳釘,褐色乳釘紋飾在青白釉烘托下十分醒目,以鮮明的對比帶給人們視覺上的沖擊,使其更顯雅致脫俗。
(2)釉乳釘。使用乳濁釉或者用釉堆積燒制后形成乳釘的方式。常見于贛州七里窯,釉形成的乳釘顆粒飽滿,如同在荷葉上凝聚的水,生動凝練,像會從胎體滑落一般。褐色的胎體頸部裝飾一周白色釉釘形成的乳釘紋,使質樸大方的乳釘罐增添了一份靈動雅致。
(3)彩繪乳釘。從乾隆時起,粉彩的樣式不同于雍正時的淡雅秀麗,在裝飾技法上漸趨繁縟。乳釘紋在這些裝飾工藝繁復,色彩濃艷明麗的器皿中除本身的乳凸造型外被施加金彩,粉彩等釉上裝飾。如乾隆琺瑯彩豆青地開光山水圓瓶,在集多種裝飾工藝于一身的器皿中被加以彩繪,讓器皿顯得富麗華貴,達到錦上添花的藝術效果。
(4)梅花乳釘。乳釘紋一般以凸起的圓點狀出現,除了點彩、釉釘、彩繪等方式外,乳釘本身也有裝飾性的變化。如宋代龍泉窯青瓷梅花乳釘爐,這是龍泉窯南宋時期的一種爐式,敞口、身扁腹鼓,腹部上下有兩排梅花乳釘紋飾,共39枚,左右裝飾銜環,腹下承三支蝙蝠足,器型沉穩。乳釘組成的兩周乳釘紋裝使其更加精巧,增加了幾分靈動之氣。
乳釘紋常以點狀的形式出現,點是所有造型要素中最簡潔的形態,其面積雖小,卻可因其在畫面中的聚合分布,影響整體畫面的節奏感和平衡感,形成不同的視覺張力。
從視覺效果分析,乳釘紋的點狀具有高度的視覺集中效果,合理地利用乳釘紋,會產生意料之外的特殊效果。單點的乳突具有單純和集中的特點,給人以集聚性的視覺心理作用。當乳釘在畫面中心時,視覺容易集中,此時的點具有安定、嚴肅、停滯的視覺效果。當乳釘在畫面上方時,會產生能量提升的效果,具有動感。當乳釘紋在畫面的下方時,畫面會因為重心的下移,讓人產生穩定感。當乳釘的形狀呈凸形時,有向外擴張的感覺,力量感增強。多點的視覺效果,水平的兩點在形態設計中可以產生對稱,均衡的藝術效果。
在同平面內,大小相似,有一定間距的兩點,會形成連線效果給人以秩序感。乳釘紋圍繞器型所組成的周圈紋樣簡潔、爽朗。單排乳釘紋在同一水平線時,會讓人產生靜止、莊嚴、寧靜、平和的感覺。多排的乳釘紋富有寬調、厚重的心理效果,讓觀賞者有肅目、崇高之感。形體較大的乳釘紋豪氣、敦厚、富有力量感。較小的乳釘紋精致,靜謐、給人安寧之感。不同的組合排列的乳釘紋表現不同的意念(見圖3)。它們以不同裝飾手法給人不同感受。當乳釘紋裝飾以面為構成形式出現時,給人以充實、整體、穩定的效果,甚至會有表現規則等較為理性的視覺效果,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圖3 不同裝飾手法的乳釘紋對比
乳釘紋在陶瓷上的出現,豐富了古代陶瓷裝飾的紋樣,各個窯系也將乳釘作為裝飾紋樣運用到器皿上。汝窯的豆青釉乳釘洗,月白釉乳釘紋水仙盆,鈞窯乳釘洗,贛州七里窯的褐色乳釘罐等。乳釘紋的組織形式眾多,裝飾手法多樣,從而形成了其獨特的裝飾風格。作為邊飾,突出了主體紋飾,對主體紋飾在畫面中的效果起到了均衡作用。作為主體紋飾,豐富了視覺效果。當我們在研究傳統紋飾的同時,要注重對傳統陶瓷裝飾藝術繼承發揚,讓傳統陶瓷裝飾紋樣延續其蓬勃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