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娜娜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八幼兒園 (甘肅省定西市 743300)
幼兒園的戲劇藝術教育素材一般都是以童話故事為主,因為童話故事情節簡單,便于幼兒理解,更重要的在于童話故事當中積極向上和幸福美好的故事內容能夠直接引導幼兒的正面思想,幼兒通過對故事中具體角色的模仿和表現,感受到善意和美好,從而對周圍事物的是非和善惡形成一個初步的判斷和認識,增強對事物的客觀認知能力。
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幼兒園的戲劇藝術教育一般采用內容短小精悍的故事情節,這樣方便幼兒理解。在戲劇排演過程中,如果情節內容太過繁雜,幼兒不能快速的反應其意思,就會產生抵觸心理,對老師的配合也會失去耐心。因此,教師在選擇戲劇素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故事情節的可操作性,盡量選擇情節單一、能夠引起幼兒興趣的故事內容,只有引起幼兒的興趣和表現欲望,他們才會愿意配合教師參加到戲劇教育活動中去。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年齡尚小,認知能力較弱,對事物的認識需要通過具體的演示才能明白和理解。因此,幼兒教師在選擇戲劇活動素材的時候,要注意故事情節的生動豐富性,讓幼兒在對具體故事情節的實機演示當中去感受和理解故事,在親身實踐和具體操作中獲得戲劇藝術教育教學帶來的樂趣,從而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積極,進而達成與教師的完美配合,保證戲劇藝術教育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
幼兒園的戲劇藝術教育對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幼兒園一般是3-6 歲的幼兒,而這個年齡段是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進行鍛煉的關鍵時期。戲劇藝術教學是讓幼兒通過肢體動作和生動的語言對故事情節進行聲情并茂的實際演繹,在揣摩角色特征的基礎上感受文字的表達情緒,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讓幼兒的思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更是促進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具體內容的理解能力的積極發展。
除了對故事繪本的模仿,在具體戲劇的排演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大一點的幼兒進行自主創造和編排自己喜歡的戲劇情節。到幼兒園的中班或大班,幼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戲劇演繹經驗,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幼兒感興趣的主題,鼓勵幼兒進行自主創造故事情節,并自己進行角色分配和具體排練,教師只在旁邊細心觀察,在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提供相應幫助。這樣不僅能夠很大程度的激發幼兒對戲劇藝術教育教學的參與積極性,而且對幼兒大腦的創造力、想象能力以及對事物的理解認知能力都是一個很好的鍛煉。
隨著教育政策的不斷改革和更新,人們對幼兒教育越來越關注和重視,也對幼兒園的教學方式表現出了更多要求和更高的期望。面對家長和幼兒發展的實際需求,現在很多幼兒園的教學形式逐漸豐富多樣化,增加了一些特色課程比如戲劇、鋼琴、繪畫、體能等,其中戲劇課程在實際操作中涉及面最為廣泛。戲劇的故事內容需要幼兒開動腦筋編制具體情節,道具的制作又涉及到繪畫和動手制作,到了具體演繹環節少不了音樂的氣氛烘托。這一套完整的流程走下來,不僅讓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更重要的是為教師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創造思路和無限的發展空間。
戲劇藝術教學相對來說還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育理念,目前為止可能只是教育行業的一個政策倡導,幼兒園教師在戲劇藝術方面缺乏系統、完整的理論和專業素養的培訓,面對這一教學要求大多數幼兒教師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這就造成了幼兒園教師在戲劇藝術教學能力上的良莠不齊。一般情況下,幼兒園在招聘的時候對幼師的個人才藝方面都有明確的要求,但也僅限于傳統的琴棋書畫方面,而戲劇藝術教育理念除了要求具備一定的才藝技能之外,還必須具備足夠的文學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和足夠的創造能力,如果教師思維固化,不能為幼兒在選擇戲劇藝術素材時起到指導作用,那么幼兒將無法分辨哪些對自己的成長有積極影響,哪些會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影響,這不利于幼兒是非觀念的形成和個性成長,更不利于幼兒園戲劇藝術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有序進行。進而影響到戲劇藝術教育的教學質量。
由于目前缺乏針對幼兒園戲劇藝術方面的專業研究和技能培訓,幼師只能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情景教學,即就是選定一個故事情節,自己為幼兒分配好角色,然后帶領幼兒大概了解故事梗概之后,就安排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在整個過程中,幼兒發揮自主意識的部分基本上沒有,全程都是教師在安排,甚至有的幼兒及時被分配到自己不喜歡的角色時,因為教師的要求只能委曲求全的繼續扮演,這樣的教學不僅禁錮了幼兒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天性,而且也讓幼兒的自由表達欲望受到阻礙,對戲劇藝術教育課程失去興趣,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參加戲劇藝術教學活動。
很多教師在面對幼兒教學的時候,總是認為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什么都不懂,因此在教學模式上容易一刀切的整體對待。殊不知,雖然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年齡比較偏小,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想意識和對事物不同的喜好。因此,教師需要針對幼兒園的不同階段對幼兒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小班的幼兒一般剛步入學堂,由于分離焦慮癥的影響,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和表現力都比較弱,教師針對小班的幼兒可以選擇多媒體播放幼兒感興趣的故事短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然后帶動幼兒進行角色扮演,讓幼兒逐漸熟悉幼兒園的生活和節奏。而中班大班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意識逐漸成熟,對待事物都有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這個時候教師可以以引導為主,讓幼兒自己選擇戲劇素材,分配角色和排練演習都交給幼兒自行安排,教師只在旁邊隨時提供幫助即可。
很多家長對于戲劇藝術教學缺乏全面正確的認識,只是通俗的認為不過是幼兒園教師帶著孩子們做的游戲,也是由于家長們對于戲劇藝術沒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在幼兒園邀請家長配合幼兒進行戲劇藝術表演的時候,很多家長表現出了不愿意和不理解的態度。其實如果家長愿意更多的關注幼兒的幼兒園教學,并且能夠進行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那么將會激發幼兒更大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在戲劇藝術活動中的表現欲望就會更加強烈,這不僅能夠刺激幼兒對新鮮事物的探索能力,而且家長給予的關注會讓幼兒在參加戲劇藝術教學活動中找到成就感,進而提升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更加主動和積極。
要想提高幼兒園戲劇意識教育教學效率,首先應該考慮加大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方面的問題。對此,幼兒園可以定期組織幼兒教師進行戲劇教學技能方面的培訓,或者幼兒園還可以邀請戲劇藝術專家到園區內開展知識講座,為幼兒教師普及關于戲劇教學的理論知識和成功案例的分享,為幼兒教師的教學方式打開思路。其次,幼兒園可以在校園內組織教學技能競賽,對優秀的班級和教師進行相應的獎勵,通過獎勵的方式激發幼兒教師不斷提升個人專業素養,同時在幼兒教師隊伍中營造競爭氛圍,促進全園區的教學技能提升和發展。最后,幼兒園可以搜集大量的藝術作品在園區內進行展示,并組織教師和幼兒進行鑒賞和討論,讓他們在充滿藝術氣息的教學環境下,感受到藝術的熏陶,從而對自身的藝術素養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情景教學是幼兒園戲劇教學中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在塑造角色方面,教師要區別對待,針對不同階段的幼兒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于小班的幼兒,認知、表達、理解、動手等各方面的能力都相對較弱,前期教師可以以講故事為主,讓幼兒逐漸理解戲劇角色扮演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幼兒了解了角色扮演的具體意思之后,可以選擇幼兒們都熟知的角色,比如龜兔賽跑的故事,讓幼兒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進行角色扮演,對于小班的戲劇教學,教師可以不做評價,以了解幼兒的真實感受為主。對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兒,教師可以增加戲劇教學的難度,比如說設置角色扮演游戲,一個幼兒模仿某一種動物的形態和聲音等特征,其他人猜答案,或者讓幼兒自己制定主題,通過集體討論設置故事角色,自行分配角色后進行戲劇演繹。針對中班和打扮的幼兒,在戲劇藝術教學方面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幼兒對故事情節細節的把控、角色性格特征的分析,以及情感的發現和表達。通過塑造角色創建情景式教學,豐富幼兒園戲劇藝術教學形式的同時,提升幼兒的各方面的能力發展。
不管是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最終都是需要落實到實際生活中去的,而教學活動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也需要結合實踐活動,不能脫離實際生活。對于幼兒園的戲劇藝術教育教學活動來說,更是如此。戲劇教學本身就是對實際生活的藝術演示,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在幼兒的日常活動中發現和挖掘戲劇素材,這些素材里面包含了幼兒的喜好和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根據這些素材教師可以進行故事情景設計,然后引導幼兒參與戲劇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幼兒在實際演繹過程中感受真實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從而讓幼兒的藝術情趣得到啟蒙和開發。
家長在幼兒的教學活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剛剛步入幼兒園階段,很多幼兒都會產生分離焦慮,面對幼兒園的新環境一時難以適應,在情緒的影響下對幼兒園的各種教學內容都不感興趣,甚至產生抵觸心理。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幫助幼兒度過艱難的適應期。因此,幼兒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戲劇教學的優勢,邀請家長和幼兒一起進行情景劇表演,在家長的陪同下,幼兒更容易全身心融入到故事情節中去,感受戲劇活動的豐富內容帶來的快樂,從而樂于參與到戲劇活動中去。另外,家長的鼓勵和支持也是幼兒參加活動的最大動力,有了家長的參與和陪伴,幼兒將更容易接受幼兒園生活,能更快速的適應幼兒園的教學節奏,從而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計劃。幼兒園在充分意識到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前提下,可以組建家長工作坊,促進家校合作,為幼兒的健康全面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綜上所述,幼兒園的戲劇藝術教學活動對幼兒的個性發展和能力成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際教學操作過程中,由于教師缺乏專業能力的訓練和缺乏家長全力支持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幼兒園階段開展戲劇藝術教育也出現了一些困難和問題。因此,針對這些教學問題,除了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加強自身戲劇教學技能方面的專業能力之外,還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藝術的感知和理解。此外,家長也要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配合幼兒園達成提升戲劇藝術教學效率的教學任務,最終為幼兒的綜合能力發展和個人成長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