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萌 劉玉琴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個念頭就是早點見到班上那群可愛的孩子。一個周末的早上,我6點鐘準時醒了,正準備去學校,家人提醒我今天是星期六,躺回床上,我的心里竟有一些失落。”這是陳磊對學生的眷戀。
“教在今天,想在明天。言傳身教,做學生的同行者,教給學生終身受益的技能,為學生的明天奠基。”這是陳磊的教育理念。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憑著對學生的愛、對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執(zhí)著踐行,湖北省十堰外國語學校的陳磊榮獲2021年湖北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特等獎,被評為湖北省第六屆“新銳班主任”、十堰市德育先進個人、十堰市優(yōu)秀教師。2021年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動典型經(jīng)驗名單中,陳磊榜上有名。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陳磊認為,教育無處不在,生活中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可以為教育所用,從某種程度上講,教育是沒有邊界的。
教育,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中
陳磊認為,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管理者,更應(yīng)該是學生的同行者,要和學生一起面對困難,一起學習,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引導學生。
中途接手九(3)班,陳磊心里基本沒底:九(3)班學習氛圍不足,班級缺乏凝聚力,很少參加學?;顒?,要想在畢業(yè)前讓班級有一個質(zhì)的改變,必須另辟蹊徑。
看到全班密密麻麻42個名字和照片上的42張笑臉,陳磊突發(fā)奇想:我如果能在第一次和他們見面的時候就叫出每個人的名字,他們會不會被我鎮(zhèn)住?或者能夠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
果然,陳磊的妙招奏效了:孩子們覺得這個新來的班主任和以前的班主任不一樣,嘻嘻哈哈自有章法,很對他們的胃口,便“磊哥,磊哥”地叫開了。
拉近距離是第一步,幫助他們重拾信心、投入學習才是關(guān)鍵。九(3)班的語文成績不是很好,特別是作文,扣分很多,陳磊準備先從作文開始,提高全班同學的信心。
機會來了!開學后語文課上第一次隨堂測驗,陳磊在經(jīng)過語文老師同意后,也做了一份試卷。在這張卷子中,陳磊寫了一篇題為《看見》的作文,講述了他來到九(3)班之后的心路歷程,語文老師給了45分的高分。陳磊借機告訴學生:“寫作文就是講故事,講故事就是講身邊的故事,有情節(jié)、有情感、有高度。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老師兼班主任,我愿意和你們一起寫作文?!?/p>
說干就干。他寫麗麗自制粉筆盒給他帶來的感動,寫洋洋看《共產(chǎn)黨宣言》帶給他的震驚,寫批評小民之后的后悔……他把班里發(fā)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寫成文章,先發(fā)布在QQ空間,再打印出來張貼在教室的墻上。陳磊想用這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同時用這種方式告訴學生:老師一直都在關(guān)注著每一個人。
“我想告訴學生,我們并不缺少寫作素材,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陳磊說。
有一段時間,班級違紀現(xiàn)象比較嚴重,陳磊在班會課上說:“我聽說有人要撕我們班‘優(yōu)秀班集體’的獎狀?!?/p>
孩子們面面相覷。陳磊接著說:“今天我接到年級組的通知,說我們班的學生不遵守宿舍紀律,請相關(guān)同學自覺站起來?!?名女生自覺站起來了。
陳磊走近小松,問:“聽說有人踩了宿舍走廊的凳子,請問你見過沒有?”小松不好意思地站起來了。
“聽說有同學回宿舍的時候,選擇的開門方式也不是我所提倡的,可有此事?”阿堂也紅著臉站了起來。
“同學們,難道此刻站起來的同學不是在用他們的行動撕毀我們‘優(yōu)秀班集體’的獎狀嗎?”陳磊提高聲調(diào)問道。
“阿堂,去,把獎狀撕下來。”陳磊堅定地說。
猶豫了好久,見陳磊是認真的,阿堂只好不情不愿地掀起獎狀的一角,小心翼翼地“拿”了下來。
陳磊說:“你把獎狀撕成6片,發(fā)給站起來的同學,讓他們珍藏起來?!?/p>
阿堂沒有辦法,只能執(zhí)行。看著獎狀被撕碎,全班同學的心都被深深刺痛了。
“等我覺得你們配得上這張獎狀時,我會把撕碎的獎狀粘起來貼回原處。或許,一張有裂痕的獎狀不夠美觀,但它時刻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陳磊說。
當天,陳磊把這件事寫在班級日志上,全班學生都看了,再一次受到了觸動。后來,阿堂考試時寫了撕獎狀的經(jīng)歷,寫他的懊悔和心痛,這種真情實感讓他的作文獲得了高分。其他同學紛紛向阿堂請教寫作水平突飛猛進的“秘訣”,阿堂則像個小老師一樣,說:“我就是寫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情,寫自己的真情實感?!?/p>
起初,為了保護學生的隱私,陳磊在寫班級日志時,會使用化名,或者“3名學生”這種籠統(tǒng)的說法,但是,有一次《十堰晚報》刊登了陳磊的一篇班級日志,一些同學就有意見了:“老師,你以后寫文章的時候能不能直接寫我們的名字啊,這樣我們也能上報紙了!”此后,陳磊在展示學生好的一面時,就在文章中直接寫當事人的姓名。學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有可能出現(xiàn)在陳磊的文章中,甚至有可能上報紙后,就更加自覺地約束自身的言行,展示自己好的一面。
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對行為的模仿,遠遠超過對道理的理解,父母、老師說再多的道理,不如做給孩子看。陳磊深深理解這一點,便努力在各個方面與學生“同行”:他不是體育教師,但每天早上會帶領(lǐng)全班同學跑操;他不是美術(shù)教師,但每期黑板報上的配圖和藝術(shù)字都有他的參與;他不是一個專業(yè)的主持人,但他時常主持學校的大型活動,每逢此刻,學生在臺下都會自豪地說:“這是我們的班主任!”
用身邊的榜樣教育身邊的人
2017年末,陳磊計劃做一本班級掛歷,從全班44名學生中選出12名學生,作為掛歷每個月的封面人物。
評選封面人物只是一種形式,最終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價值取向。陳磊不是簡單地以成績來確定人選,而是鼓勵大家推薦品行優(yōu)良的學生。
“12名學生中,我推薦3名學生,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推薦理由?!睘榱俗寣W生明確推薦方向,陳磊率先示范。
“第一名,小坤。小坤家離學校比較遠,單程需要兩個半小時。他每周都自己乘坐公交車上學、回家,更可貴的是,他從來沒有遲到過。我希望我們班的學生都能像小坤一樣自立自強。”
“第二名,思瑜。思瑜是我們班唯一個單科得過滿分的學生。99分和100分,哪怕只有1分之差,卻有本質(zhì)的不同。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有‘差不多’的思想,因為‘差不多’的結(jié)果就會‘差很多’?!?/p>
“第三名,小智。每個星期五放學,大家背著書包離開教室后,小智都會把教室打掃干凈再離開。小智家離學校很近,他知道班里其他同學的家離學校較遠,便自愿承擔了打掃教室的工作。這種心里時刻想著班集體的同學應(yīng)當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p>
陳磊的話音剛落,教室里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證明,學生很認可他推薦的人選。
陳磊繼續(xù)說:“封面人物,美在追求。在我看來,小坤追求的是自立與擔當,思瑜追求的是嚴謹與完美,小智追求的是團結(jié)與奉獻。我希望所有封面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質(zhì)都能成為全班同學的追求。剩下的9名同學由大家來推薦,4人一組討論,每組推薦1名候選人,10分鐘后,各小組派代表發(fā)言,介紹你們推薦的候選人。”
“我們組推薦的是小博。他作為體育委員,每次都能帶領(lǐng)我們班快速有序地到操場集合,跑操比賽獲得冠軍,他功不可沒。我覺得我們應(yīng)該學習他的責任心?!薄拔覀兘M推薦的是夢瑤。從七年級開始,她每天下課都會擦黑板,而且擦得特別干凈,這種認真和堅持值得我們學習?!薄總€小組的發(fā)言都有理有據(jù)。
當代表著“自強”“嚴謹”“團結(jié)”“責任”“奉獻”“孝順”“進取”“執(zhí)著”“善良”“認真”“寬容”“耐心”的12名學生確定下來后,同學們心中的努力目標也清晰了。
沒想到,掛歷的激勵作用沒有立竿見影,問題卻隨之而來。
小博是體育委員,同學們推薦他的理由是“責任心強”。在陳磊看來,小博整理隊伍、喊口號很有一套,但是,小博的脾氣有些暴躁,有一次,他在列隊時竟然踢了同學一腳。跑操結(jié)束后,陳磊把他叫到辦公室,把掛歷翻到小博那頁,問:“你覺得你今天的行為對嗎?”
“我想讓小雨不要打鬧了,趕緊排好隊下去,這就是我作為體育委員的職責,當然配得上‘責任’二字。”小博似乎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
“你把日歷翻到12月,看到了什么?”
“龍龍的照片和‘耐心’二字?!?/p>
“那你做到這一點了嗎?你覺得制作班級掛歷僅僅是為了表揚你們嗎?你的關(guān)鍵詞是‘責任’,你就只關(guān)注‘責任’,其他的精神品質(zhì)都不重要了嗎?認真工作沒有錯,但是非要采取這種暴力方式嗎?”小博不作聲,低下了頭。
班會課上,陳磊說:“制作班級掛歷,其中一個原因是表揚品行優(yōu)良的同學,但更多的是想要全班同學,包括掛歷封面人物,對照榜樣找不足。小博的責任心強,我們有目共睹,但他缺乏耐心,這就是他需要向掛歷人物學習的。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要從這12名同學身上汲取力量,老師也不例外。”
除了制作班級掛歷,陳磊還引導學生從日常小事中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為他們創(chuàng)造學習的機會。
一天下午大掃除后,學生在教室自習。陳磊坐在教室最后面,他對身邊的小鳴說:“小鳴,你去看一看講臺是否被踩臟了?”小鳴飛快地跑到講臺前瞟了一眼,告訴陳磊:“踩臟了。”然后看著陳磊,等他發(fā)話,見陳磊沒說話,便問:“要不要拖一下?”陳磊沒回答,只是叫遠處的小京做同樣的事情,小京回來說:“踩臟了!”陳磊見小京也沒下文,便讓他回座位。之后,陳磊又叫坐在教室后排的小鑫去看看,小鑫從教室后門出去,在前門看了一眼,并沒有馬上回來向陳磊匯報,而是拿了一個拖把,把講臺拖了一遍。整個過程,小鳴都坐在陳磊身邊看著,最后,小鳴說:“老師,你是不是在拿我和他們做比較?”陳磊說:“面對同樣的情況,其實你們3個人都知道應(yīng)該做什么,但是,你選擇了猶豫,小京選擇了不理睬,而小鑫選擇了承擔。”
一些教師會為學生樹立諸如錢學森、袁隆平那樣的榜樣,但陳磊不止于此。他認為,拿身邊優(yōu)秀的學生做榜樣另有一番教育效果:見賢思齊,把身邊的同學當作榜樣,榜樣就有了鮮活的形象,優(yōu)良品格就有了具體的行為體現(xiàn),學生就不會覺得目標是遙不可及的。
一事一思總關(guān)“育”
“當學生離開學校后,留在他們記憶中的不是語文考了多少分,不是具體的學科知識,而是一種價值認同、行為習慣、學習方法和生活態(tài)度。作為初中班主任,盡管只能陪伴孩子們3年,但我從不把自己當成他們生命中的過客?!痹诎嗉夐_展“三省吾身”活動就是陳磊教育理念的生動注腳。
獲得“優(yōu)秀班集體”的榮譽稱號后,一些學生開始驕傲自滿,不遵守紀律,多次受到學校的批評。陳磊思來想去,認為還是學生對自身行為的反思不夠,于是,他開展了“三省吾身”活動,通過每日填寫“日明一智、日恕一過、日行一諾”表格,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習慣和能力。
日明一智,引導學生做一個有心人,對日常小事進行觀察、思考,從中悟出一個道理;日恕一過,引導學生用寬容的心迎接成長,與人為善;日行一諾,培養(yǎng)學生的恒心,無論事情大小,只要在計劃內(nèi),就要努力完成。
如何落實?陳磊每周一發(fā)給學生一張表格,讓學生每天放學前用3至5分鐘填寫。周末,孩子們將表格帶回家與父母分享,家長就能夠及時把握孩子的心理動態(tài)。同時,陳磊把全體學生上周的表格收起來,評選出“最有價值”“最有突破”和“質(zhì)量不佳”3類作品,在班會課上與全班同學交流。每周的填寫和教育工作完成后,陳磊將孩子們的表格裝訂成冊,配上封面,保存起來,作為學生的成長檔案。
陳磊的初衷是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習慣,不曾想,有意外之喜:學生在填寫表格時,會提到老師不了解的班級情況。通過學生的“曝光”,陳磊能不露痕跡地掌握班級動態(tài),從而更好地管理班級。例如:
“今天,我在數(shù)學課上打瞌睡了,老師沒有批評我,我感謝老師的體諒?!卑舶?,一個自覺且內(nèi)心敏感的女孩,以后對待她,要更加委婉、溫柔一些。
“小青上課老是找我講話,但是我想認真聽講,就沒理他?!笨磥恚∏嗟淖恍枰{(diào)整一下了。
“今天的體育課上,我的校服丟了,我原諒那個不小心拿走我校服的同學?!痹瓉?,那是昊昊的校服。前幾天,體育老師交給陳磊一件校服,因為一直沒有人來認領(lǐng),陳磊就一直保管著。
不只校服,陳磊這里有很多學生遺忘在教室里的物品,久而久之,學生自己都忘記了,以為丟了,陳磊卻還記得清清楚楚。陳磊覺得,這個現(xiàn)象反映了孩子們不懂得珍惜,應(yīng)該在班會課上聊聊這件事。于是,一場關(guān)于節(jié)儉的班會課應(yīng)運而生了。
“很多老師會為班會主題發(fā)愁,但在我看來,這不是問題,因為‘三省吾身’表格中的班會素材太豐富了!學生的一句話,一個反思,描述的一個現(xiàn)象,都可以拿來作為教育素材?!标惱谡f。
從學生無心的一句話中發(fā)現(xiàn)班會主題,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陳磊發(fā)現(xiàn),小凱多次在“日行一諾”中寫道:“我今天按時完成作業(yè)了,媽媽答應(yīng)讓我吃白色戀人餅干。”這不禁讓陳磊好奇,是怎樣的餅干,能讓經(jīng)常完不成作業(yè)的小凱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于是,陳磊上網(wǎng)查,才知道產(chǎn)于日本北海道的白色戀人巧克力餅干是同類食品中的“佼佼者”,價格也不菲,小小的一塊餅干大約要6元錢。
陳磊想借餅干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個夢。班會課上,他為每名學生準備了一塊白色戀人餅干。他小心翼翼地發(fā),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接,當每個人都拿到餅干后,陳磊讓同學們描述吃完餅干之后的感覺。
小巖說:“餅干入口即化,甜味久久停留在舌尖,和平時吃的餅干確實不太一樣。”遠遠說:“餅干綿軟香甜,牛奶味兒特別濃。毫不夸張地說,吃了這個餅干就不枉此生了。”他邊講邊做出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子航說:“這么好吃的餅干是怎么做出來的?國內(nèi)有沒有這么好吃的餅干?”……
桐桐說:“老師,我感覺你在給白色戀人餅干打廣告。”
阿宇接過話說:“才不是,我知道老師介紹這個餅干的目的,是激勵我們將來開創(chuàng)一個屬于自己的品牌?!?/p>
陳磊順勢總結(jié):“這款白色戀人餅干是日本的經(jīng)典零食,贏得了各國消費者的青睞,暢銷全世界。日本連一塊小小的餅干都能打造出如此經(jīng)典的品牌,可見他們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是深入骨髓的,我們應(yīng)該學習他們這種態(tài)度。為中華復興而讀書,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應(yīng)當成為我們身體力行的信念?!?/p>
一塊餅干,一個夢想。陳磊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引導他們樹立理想信念。教育從來不缺少素材,從生活中隨手抓來都是活書、都是學問,只是需要思考采用什么樣的方式。
陳磊就是這樣一個善于思考的人:他通過“男子漢振興計劃”培養(yǎng)男孩的自信、勇氣和擔當;制訂目標卡培養(yǎng)學生規(guī)劃時間的能力和自律意識;將國旗引進教室,培植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一切看似偶然的活動,其實都是陳磊的精心安排。因為對教育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陳磊總能從生活的點滴中找到教育契機,并不露痕跡地達到教育目的。
盡管當了18年班主任,陳磊仍然樂此不疲。問及原因,陳磊說:“能把我對教育的探索和思考實施在班級管理中,并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動力。”人民教育家于漪說過“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這也是陳磊記在心里的話。(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