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劍
摘要:深度學習是相對于表層學習的一種概念。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事業的不斷深入,以及各種創新性教學理念的不斷形成,引導學生展開深度學習,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義務。本文立足于當前我國普通高中化學教學的實際情況與教學任務,基于深度學習法提出了化學教學策略建議,培養學生更高的化學核心素養,以期提升高中化學的教學效率,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深度學習;教學策略
一般來說,深度學習可以理解成是一種對知識進行深度思考、深入研究的學習模式。在深度學習模式下,學生要將“理解”作為學習的核心,能夠利用批判性思維對所學內容展開分析,探尋其中蘊含的思想和知識內容,并且能將其融合到自身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實現新知識與舊知識的有力銜接。當他們再次遇到類似問題、情境時,能夠對這些所學知識實施有效遷移。深度學習與淺度學習是相對的,兩者在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在目標上分析,淺度學習一般是圍繞一個階段性的學習任務開展,在表現上有一定的模糊性、不確定性。深度學習則是針對一些復雜問題展開分析,能夠表現出一種較為明確、集中的學習特點。在方法上,淺度學習更關注對知識的表層記憶,所用的授課語言也多是機械化講解。深度學習則更加強調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主要的課堂形式是學生間實施交流合作、任務探究等動態化的學習形式。在態度方面,淺度學習下的學生主要是被動地、機械地聽講,深度學習則要求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知識探究中。
一、基于核心概念,促進深度理解
化學知識存在一定的抽象性、枯燥性特征。在授課時,部分教師很難激發高中生參與到化學課堂的積極性,這對其展開深度學習會造成極大阻礙。為此,我們可嘗試引入媒體視頻,借助生動的圖像、視頻等資源,將化學知識轉化,為高中生構建一個趣味性、授課性兼具的化學情境,以此增強高中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在為高中生選擇媒體視頻前,教師應對高中生的理解能力、知識儲備、興趣愛好等因素實施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擇取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媒體視頻,增強實際授課效果,發展高中生深度學習興趣。
以電解質這一概念為例。我們可以先借助網絡技術或思維導圖為學生羅列出電解質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見的電解質、非電解質。之后,可以為學生介紹與電離有關的概念信息及相關實驗。最后,引導學生學習書寫相關的電離方程式。在層層遞進的狀態下,逐步夯實學生的基礎,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
二、建設問題情境,激發深度學習
情境認知理論研究證明,不同情境下學生的學習效率、狀態有很大區別,這就要求我們在引導學生展開深度學習時,應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幫助他們在情境中將所學知識與問題結合起來,從而加深他們的學習深度。一般來說,問題時引發學生思考,開展深度學習的重要部分,為此,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優質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把握化學知識的本質,強化自身對所學知識的遷移與應用能力。另外,深度學習要求高中生在理解情境的同時,還應對其中的關鍵要素展開準確把握,以此實現對知識的舉一反三,在新情境中將原則、思路等進行遷移、優化。在情境中,學生若是不能靈活應用所學化學知識,只是對教材內容的機械記憶、膚淺理解,將很難解決情境中的問題。深度學習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創造性地解決現實問題。同時在深度學習中,問題也同樣重要。所以,我們要基于具體的授課內容,合理創設與之相關的問題情景,帶領學生展開深度學習。
例如,在講解鋁與堿的反應時,我們可以先為學生展示固體管道疏通劑,并為學生介紹疏通劑中的主要成分。當學生對疏通劑這一物品形成基本認知后,我們可向其提出問題,例如為什么在疏通劑中要加入鋁粉?加入鋁反應生成反應后會產生哪些氣體?要求學生對問題加以分析探討,認知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達到深層學習。
三、利用實驗操作,深度關注本質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在高中化學課堂上運用深度學習策略,教師還應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這是因為實驗需要多個人配合完成,如果實驗過程中,學生配合不融洽,實驗就無法順利實施。合作學習要求在課堂上,全體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相互配合完成特定實驗,在實驗結束后分別討論實驗過程、實驗結論,以及存在的不足和其他注意事項。在深度授課中,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展開實驗操作,促使學生可以深度地關注化學知識本質。例如,在講解化學反應速率時,我們可將學生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然后為其分發鎂、鹽酸等不同的實驗材料,并要求學生測定壓強的變化。學生需要在實驗過程中,詳細記錄實驗現象并計算化學反應速率,從而全面認知知識的核心本質,并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方法。在達到深度學習的基本上,也可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助于其自身核心素養的穩步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教育環境中帶領學生展開深度學習,十分重要。深度學習,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同時也有助于其自身能力及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需要發揮自身的引導功能,通過樹立核心概念、建設問題情境、展開實驗操作,不斷的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本質,對知識形成全面掌握。
參考文獻:
[1]劉麗美,劉淑.高中化學深度學習的策略研究[J].課程與教學,2018,09(19):78.
[2]張黎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三化”教學設計原則[A].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7.